英格蘭號驅逐艦

英格蘭號驅逐艦

英格蘭號驅逐艦,是由魚雷炮艦發展而來的一種艦隻。

驅逐艦是由魚雷炮艦發展而來的一種艦隻,19世紀90年代正式登上海軍的舞台。後來經過逐步發展成為能夠反潛、防空、護衛、支援兩棲作戰的多功能艦艇。驅逐艦的排水量、火力、裝甲、航程比起戰列艦、航空母艦和巡洋艦來都小很多,但是它卻有著這些大艦所沒有的一些特點,它機動靈活、吃水淺、航速快等,就憑這些驅逐艦就可以立足於各類海軍艦艇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中,驅逐艦被交戰各方廣泛的投入到戰場中來,經歷了無數的海戰風雨的洗禮。與那些排水量少則上萬噸的大傢伙相比,排水量在2000噸左右的驅逐艦顯得微不足道,它們在戰爭中也大多只是起輔助性作用,擔任配角。然而驅逐艦在這次大戰中也創造了自己的輝煌。
在此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海戰起主導地位的是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在那個時代里,一艘小小的驅逐艦的服役本來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也不會引起人們注意的。但是有這么一艘驅逐艦卻與眾不同,它的誕生卻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更注定著它傳奇的一生。
在二戰的戰場上有數十萬美軍在奮戰,其中有一名名叫約翰·查爾斯·英格蘭的海軍少尉,他誕生於1920年12月11日,1940年9月6日加入美國海軍後備役。1941年6月6日成為現役海軍軍官,軍銜少尉。9月3日,到“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上執勤,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向珍珠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起突襲,“俄克拉荷馬”號身重兩條魚雷和數枚炸彈,不久後沉沒。英格蘭少尉就不幸成為了艦上幾十名遇難者之一。
英格蘭少尉陣亡後,他的母親H·B·英格蘭夫人滿懷悲傷之情,在國內發起了一個捐資造艦的行動。她積極的民間募捐,她的目標是用這筆資金為美國海軍建造一艘新的戰艦。最後她本人也親自捐助了一筆不小的款項。
1942年,海軍當局決定用英格蘭夫人募捐來的資金建造一艘新的護航驅逐艦。1943年9月26日,艦體建成,在舊金山下水;同年年底軍艦全部建成,裝備給了英格蘭少尉生前所在的太平洋艦隊。艦隊用英格蘭少尉的名字命名的這艘新的護航驅逐艦,正式舷號是DE635。
“潛艇殺手”——“英格蘭”號
其武器系統裝備有3座76毫米口徑火炮,1門4聯裝25毫米口徑機關炮,8門20毫米口徑炮,2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1具多管助推深水炸彈發射器——刺蝟彈,8具深水炸彈投放器,1具深水炸彈跟蹤儀。“英格蘭”號的動力系統是兩台通用電力公司的TE型鍋爐,單台馬力1200匹。可以存儲油料378噸。
1944年3月12日,“英格蘭”號在首任艦長帕德萊頓少校的指揮下,來到了硝煙正濃的南太平洋戰場,加入了西南太平洋艦隊的作戰序列。
當時,盟軍正在順利執行於1943年3月發起的大反攻,南太平洋美軍和西南太平洋美軍採用“跳島”戰術,猛烈攻擊日本占領的澳大利亞北部外面島鏈群,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組成的兩棲進攻部隊奮勇奪占日軍占領的重要島嶼和據點,跳躍式地向前推進;海上艦艇部隊四處追捕打擊日軍艦艇,支援登入作戰,切斷日軍各據點之間的聯繫,消滅日海軍有生力量;航空兵部隊則提供全面的空中支援和掩護,作戰力量對比和戰場態勢的優勢已明顯轉向盟軍一邊。盟軍牢牢控制了南太平洋地面、水面和空中主動權。面臨危境的日軍不甘認輸,拚死頑抗,遼闊的大洋上仍是戰雲密布,殺機四伏。
“英格蘭”號與同樣是剛剛服役的“喬治”號、“雷拜”號護航驅逐艦編入第39護航分艦隊,最初在瓜達卡納爾島一帶擔負巡邏任務,4月中下旬,參加西南太平洋美軍奪取紐幾內亞北部荷蘭底亞的進攻,負責護航反潛,荷蘭底亞被拿下後,“英格蘭”號來到索羅門群島的圖拉吉港休整待命。這段時間,它執行的都是輔助性作戰任務,未遇重大戰機。
5月14日,神通廣大的美軍情治單位截獲了一份自日軍E-16潛艇發給塞班島第7潛艇支隊司令小和田少將的電文,經破譯得知,該艇正從加羅林群島特魯克港出發,南下開赴索羅門群島最北面的大島布乾維爾島,向被困守在該島布因鎮的日軍運送食品。西南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立即命令39護航分艦隊司令漢斯派隊出擊,在加羅林群島與索羅門群島之間截住-16,予以殲滅。
5月18日,“英格蘭”號與“喬治”號、“雷拜”號從圖拉吉港升錨啟航,向北開往攔截水域。在同一時刻,E-16潛艇在艇長武內少佐指揮下潛入海底,悄悄向南駛來。
自1943年11月開始,美軍對布乾維爾展開了大規模圍剿,歷經3個月激戰,攻占了島的大部分地區。日軍固守島南部的布因鎮拚死抵抗,美軍將其團團包圍起來,切斷了布因與外海的一切交通聯繫,守軍官兵糧草告急揮部欲派兵解糧救急,但面臨美軍強大海空力量的層層攔截,從水面通過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遂決定採用暗渡陳倉之計,派潛艇從水下偷運。任務交給了武內的E-16潛艇。E-16艇是日本海軍最先進的潛艇,潛深近百米,自服役以來連戰皆捷,已擊沉過美國商船8艘,是帝國海軍手中的一張“王牌”。武內領受任務後,深為上司的信任而榮幸,但對此行的前途也心懷憂慮。多年來與美國人打交道的經歷告訴他,美國海軍的反潛能力也是十分強大的,要想單槍匹馬闖過他們密布的反潛網絕非易事,任務十分艱巨。但事到如今,也只好憑著勇氣、經驗和先進的戰艇去撞撞運氣了。他們自14日早上8時駛離特魯克港後,一路上倒是風平浪靜,未遇險情。到18日,航程已經過半。如果順利的話,再過4天,預計在22日晚22時就可以把這一船白花花的大米送到布因鎮官兵手中了。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知道他的艇已靠近了美國海軍的反潛警戒區。他預計有可能遇到在布乾維爾一帶巡邏游弋的美國海軍反潛船隻,也作好了應付這些麻煩的準備。但他絕沒有想到美國艦艇已擺下陣勢,專門恭候著他,而導致這一致命危險的禍根,就是他在出發前發給塞班島小和田司令的那份電報!E-16毫無察覺地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陷阱。
5月19日,“英格蘭”號和2艘友艦到達了指定的攔截海域。此時,海空清澈,清風微拂,洋面柔和閃動著迷人的粼光。“英格蘭”號、“喬治”號和“雷拜”號上的官兵此時卻已無暇攬勝,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警惕地掃掠著波光閃閃的海面,傾聽著大海深處的響動。二張無形的聲納探測網在海洋深處張開,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近午十分,“英格蘭”號聲納兵率先捕捉到了距離1800碼外異樣的聲波。艦橋上,艦長命令“刺猥式”深水炸彈發射器作好攻擊準備,同時向分艦隊司令漢斯報告“英格蘭”號在右舷前方發現可疑目標,正在搜尋。
副艦長跨進作戰情報中心,確定了航跡推算自繪儀的坐標,又匆匆返回艦橋,協助艦長指揮。在距離可疑目標700碼處,刺猥彈作好發射準備!在聲納兵確定回波確實是潛艇後,艦長命令繼續跟蹤。
“英格蘭”號破浪向前,距離400碼,目標突然左轉,作蛇行規避運動。艦長立即向分艦隊司令報告發現跟蹤結果後。漢斯下達命令“英格蘭”號攻擊,“雷拜’號和“喬治”號在2000碼外作弧形警戒,並隨時準備助戰,一旦目標脫離“英格蘭”號攻擊圈,就實施三艦合圍。
下午1時37分,“英格蘭”號駛向攻擊陣位。40分,目標方位180度,距離460碼。41分,“英格蘭”號第一次攻擊。“刺猥式”火箭助推深水炸彈拖著火焰從甲板上騰空而起,呼嘯向前劃著名絢麗的弧形彈道鑽入海中。片刻,海面恢復了平靜,微小的波浪輕輕涌動,未聽見“刺猥式”深水炸彈的爆炸聲。此時目標狡滑地溜到了“英格蘭”號的右前方,“刺猥彈”落區偏左,沒有命中。
“英格蘭”號聲納兵重新捕捉到目標。第二批“刺猥式”深水炸彈又飛了過去。一枚在水深39米處爆炸,艦上人員估計是命中了目標,但又卻不見潛艇受損的跡象。
海面以下,武內少佐意識到大難臨頭,他知道“刺猥式”深水炸彈這種新式武器的厲害。但身為帝國海軍的鬥士,他怎么能夠認輸呢?他命令E-16改變航向,進入美艦的航跡,以借跡隱蹤。E艇在幾分鐘內下潛到97米,以3節的航速,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迂迴前進。然而,可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艇身猛地一震,一枚深水炸彈在附近爆炸,所幸未造成大的損壞。
“英格蘭”號連續攻擊了4次,都被狡猾的E-16逃過。幸運的是,艦上的聲納始終死死地咬住了它。下午14時23分,“英格蘭”號發起了第五次攻擊。一排“刺渭彈”齊刷刷地落到目標區的海面中。幾秒鐘後,一連串爆炸聲在水中響起,這是艦員們期待已久的聲音,它意味著擊中了目標。官兵們禁不住歡呼起來。2分鐘後,從回50米深處傳來一聲閃雷似的巨響,“英格蘭”號顫抖起來,艦尾竟被抬高了數英寸,然後又重重地跌進水裡。艦上的官兵被摔得東倒西歪,作戰情報中心的偵聽兵被摔掉了耳機,距“英格蘭”號1海里以外的“喬治”號和“雷拜”號也感到了這陣衝擊。
20分鐘後,海面上浮出了潛艇殘骸、碎木片、甲板、鋪板,還有密封的橡皮大米袋。約1小時後,海面上泛起油跡。油跡不斷地擴散,在落日的餘輝中,好似一條油龍。
E-16潛艇在“刺猥式”深水炸彈的打擊下發生大爆炸,葬身於大海深處。
“英格蘭”號創紀錄時的第一個獵物——日本“伊-16”號潛艇
但是“英格蘭”號還沒來得及休整,馬上又迎來了一場新的戰鬥。
5月20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偵察到美國海軍西南太平洋艦隊將從加羅林群島與紐幾內亞之間的海域通過,進入西太平洋,即制定了A-GO作戰計畫,決定派出潛艇在美艦通過的航線上設伏,偷襲美艦。計畫及時下達給了塞班島的第7潛艇支隊司令小和田少將,小和田在當日作日記中記下了作戰命令:在A—GO作戰計畫中,第7潛艇支隊大部將集結在加羅林群島南面海域,進行巡邏、搜尋,並突然攻擊敵人的作戰力量和入侵部隊。
其實,小和田對此任務早有先見之明,他早在派E=16艇救援布因守軍時,就已向加羅林島以南海域派出了一支巡邏和截擊力量。5月15日和16日,他屬下第51潛艇分隊的RO-108、RO-105潛艇即分別駛離特魯克港,5月17日,RO-104、RO-105、RO-109、RO-112和RO-116五艇也離開了塞班港。率領他們的是51分隊司令加戶大佐,他親自坐鎮RO-105艇。小和田接到A-GO計畫後,立即命令加戶大住建立NA巡邏線,伺機攻擊美國海軍艦隊。巡邏線具體位置在北緯1度30分、東經150度30分到南緯0度30分、東經148度30分之間的赤道海域上,呈東北——西南走向。21日零時,7艘RO艇準時進入陣位,在美軍艦隊的前進航線下插上了7把寒光閃閃的魔劍。
RO型艇是日本海軍潛艇的最新型別,艇長略超過60米、寬6米,排水量525噸,艇員40人,裝有4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2座雙聯裝25毫米高炮。它配有靈敏的雷達偵察儀,能有效探知敵方雷達對自己的探測情況,同時還裝備有高敏聲納,能準確測出美艦的聲頻和距離。它的理論安全深度是73.8米,但實用中狂熱的艇員們常常駕駛它潛到這一深度以下。這7艘RO艇建造於1942--1944年間,大都經受過大戰驚濤駭浪的考驗。
第51潛艇分隊的行蹤又一次被神通廣大的美軍情報偵察部門掌握。5月20日下午,西南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給第39護衛分艦隊下達了作戰指令,要他們找到並攻擊在紐幾內亞以北的馬努斯島和特魯克島之間的海域建立巡邏線的7艘日本潛艇,並叮囑他們進港之前,不許發報。
漢斯司令接到命令後,立即率分艦隊的“英格蘭”號、“喬治”號和“雷拜”號啟航北上,他本人在“喬治”號上指揮。
5月22日凌晨3時50分,艦隊到達NA線最北端,隨即展開搜尋攻擊。3艦以NA巡邏線為軸線,左右間距4 000碼,由東北向西南方向齊頭推進。
3時51分,“喬治”號雷達發現一水上目標,方位303度,距離8海里,像是一艘浮出水面的潛艇。漢斯遂令“喬治”號和“雷拜”號巡敵,“英格蘭”號從側翼包抄。
“喬治”號一馬當先,一道強烈的探照燈柱劈開夜幕掃向海面,一艘浮在水面的日本潛艇原形畢露。這艘艇是RO-106。它見被發覺,緊急下潛。50秒鐘後,RO-106艇從水面上消失,留下一個個被探照燈照得閃閃發光的鏇渦。“喬治”號迅速左轉,聲納兵報告發現目標,艦長駕艦進入攻擊陣位。4時15分,“刺猥式”深水炸彈第一輪齊射,但未能命中,目標反而突然消失。
輪到“英格蘭”號顯身手了。RO-106艇逃脫了“喬治”號的搜尋圈,卻一頭扎進了“英格蘭”號的攻擊範圍。“喬治”號丟失目標 10分鐘後,“英格蘭”號抓住了它,距離2500碼。第一輪齊射沒有命中。“英格蘭”號敏捷地掉過頭來,再次進入攻擊航向,疾速向前。此時,RO-106艇也改變航向,迎著“英格蘭”號駛來,這是“刺猥式”深水炸彈實施攻擊的良機。5時10分,第二批“刺猖彈”飛了出去。在82米水下。至少有3顆炸彈擊中了RO-106艇。5分鐘過後,“英格蘭”號上的官兵又聽到了那種熟悉的沉雷,E-16艇迎來了第一位海底夥伴。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英格蘭”號大顯神威,一發而不可收拾,39分艦隊沿著NA巡邏警戒線南下,“英格蘭”號一路痛打,幾乎每攻必中,連戰皆捷。
5月23日上午,擊沉RO-104艇;
5月24日下午,擊沉RO-116艇;
5月26日夜,擊沉RO-108艇。
NA巡邏警戒線完全成了日本潛艇的“死亡線”!
5月27日,“英格蘭”號與“喬治”號、“雷拜”號駛入NA線南面的馬努斯島港口,補充了燃料、食品和彈藥。第2天,“斯彭利爾”號護航驅逐艦趕來增援,壯大了分艦隊的力量。漢斯司令為部下取得的輝煌戰果而鼓舞,命令各艦重返NA巡邏線,剿滅防區中剩下的最後一個敵人——RO-105艇。
此時,另一支美國海軍獵潛部隊已經進入目標海域。5月30日凌晨1時56分,“赫澤爾伍德”號驅逐艦上的雷達發現一個水上目標,距離10000碼。“赫澤爾伍德”號耀武揚威向目標開去,不料雷達螢光屏上的信號突然消失。幾分鐘後,聲納與目標接觸,“赫澤爾伍德”號立即進行深水炸彈攻擊,水下卻毫無反應。狡猾的RO-105艇不知遁向何處。
漢斯立即命令他的艦群馳援。“喬治”號與“雷拜”號位置靠前,漢斯命令他們向“赫澤爾伍德”號靠攏,三艦作為主攻手協同追剿。給“英格蘭”號的任務是與“斯彭利爾”號繼續沿NA巡邏線搜尋助戰。
從30日凌晨4時開始,擔任主攻的三艦團團包圍住目標活動的可疑海區,輪番使用“刺猥式”深水炸彈和艦尾滑道投放式深水炸彈狂轟濫炸,但始終未能斬獲。
RO-105艇不愧是加戶大佐親自指揮的艇,反應十分機敏,每次被美艦捕捉到以後,它總能根據聲納探測到的美艦的位置、航向,巧妙地運動到美艦的航跡里躲藏起來,像一條奸詐的游魚,令捕獵者無法擒獲。
5月31日凌晨,與美艦周鏇了一晝夜的RO-105艇終於露出了尾巴。此時它已在水下潛航了25個小時,急需補充新鮮空氣。在敵大兵壓境的條件下升上水面換氣,這是要冒極大風險的。可在氧氣將盡的情況下,加戶也顧不了那么多了。疲憊不堪的他打起精神親自指揮操舵。夜色朦隴中,RO-105艇突然浮出了水面。
RO-105艇不偏不倚,正好在“喬治”號和“雷拜”號之間出水。獵物自己撞到了槍口上,美國人大喜過望。可兩艘驅逐艦距離太近,彼此都在有效射程之內,弄不好就得打中自家人,“喬治”號只得加速外撤。艦上的探照燈牢牢罩住RO-105艇,槍炮不顧一切地開了火,乒桌球乓地響成一片RO-105艇四周水柱兀立,瞬息間又摔碎在海面。“雷拜”號的654毫米直徑探照燈打開了,卻莫名其妙地衝著雲空照去,過了一會又瞎了火。兩艦分別進入到有利射擊陣位,可大膽的RO-105艇卻已吸足了5分鐘的新鮮空氣,轉眼間就像鬼魂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清晨 時15分,“雷拜”號聲納發現目標,兩次進入攻擊航向,發射了一輪“刺猥式”深水炸彈,仍未奏效。漢斯決定先盯住目標,待天亮後再和日本人算賬。
東方欲曉,漢斯考慮讓別的艦隻多少也撈點戰功、掙點面子,特意安排“英格蘭”號在5000碼外游弋待命,令“喬治”號首先進入攻擊陣位。“喬治”號攻擊不中。“雷拜”號上陣攻擊,仍不中。漢斯命令“斯彭利爾”號出馬,結果“斯彭利爾”號使出渾身解數,仍是徒勞一場。此時太陽已高懸在空中,漢斯已被這艘該死的日本潛艇折騰得頭昏腦脹,手下的4條戰艦忙亂了一天多了,投下深水炸彈無數,竟無一斬獲,這一局面讓他難堪萬分。他也顧不上別的艦的面子了,惱羞成怒地抓起無線電話筒命令英格蘭號開始攻擊。
“英格蘭”號劈波斬浪的駛進了攻擊區,艦上聲納迅速捕捉到了RO-105艇,距離2000碼。但它並不急於攻擊,而是巧妙地尾隨,插進了潛艇的航路中。7時30分“英格蘭”號發起了攻擊。“刺猥式”深水炸彈挾雷裹電飛入海中,幾秒鐘後,6至10枚深水炸彈在60米深處爆炸。
“喬治”號艦橋上,一直憑欄遠眺的漢斯高興的幾乎蹦了起來。
5分43秒鐘後,海面下傳來了猛烈的爆炸聲!爆炸點太深了,以至水面上連一個鏇渦都沒有。“英格蘭”號在目標海域繼續搜尋,耐心等待。終於,他們看見了浮出海面的潛艇殘片。這艘與美艦周鏇了30多小時、躲過了21次攻擊的“奸鼠”終於一命嗚呼。
“英格蘭”號在為期8天的作戰中,一舉擊沉日軍潛艇5艘,包攬了美艦戰果的全部,徹底摧毀了日軍的NA巡邏警戒線,居功至偉。捷報迅速發往萬里之外的華盛頓,海軍作戰部長奧內斯特·金將軍當即回電錶示:“英格蘭”號驅逐艦戰績卓著,並美國海軍期望湧現更多這樣的軍艦。他還保證,在美國海軍艦艇序列中,將永遠保留“英格蘭”號的英名。“英格蘭”號因此殊功,榮獲總統獎章。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歐內斯特.金親自下令:“英格蘭”號永不退役,今天美國海軍的序列里,繼任DLG-22的是1艘最新型的“伯克”級驅逐艦,這已經是第三代“英格蘭”了。
在太平洋戰爭的最後時間中,“英格蘭”號繼續英勇征戰,先後參加了美軍進攻硫黃島、沖繩島作戰。在1945年5月的沖繩戰役中,“英格蘭”號在美軍艦隊的外圍擔任警戒巡邏,遭到日軍3架俯衝轟炸機攻擊,艦上高炮猛烈開火攔截,將3架日機全部擊落。但其中一架中彈日機墜落在艦上,撞中艦橋右側下部.機上炸彈爆炸,引起大火,致艦體嚴重受損,艦上官兵死亡、失蹤37人,傷25人。
負傷後的“英格蘭”號勉強開到慶良間列島,之後被拖到菲律賓進行修理。稍後,它獨自駛離菲律賓萊特島,返回本土。
1945年7月16日,“英格蘭”號到達費城,當局把它送入造船廠,準備進行大修,改建成快速運輸艦,計畫日後用於攻占日本本土作戰。但日本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工程送告停止。
1945年10月15日,“英格蘭”號被宣布退出現役。1946年11月26日被拍賣。
1960年10月6日,美國海軍一艘新的驅逐領艦 DLG-22號下水服役,按照金將軍的諾言,該艦被命名為“英格蘭”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