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色買提杏

英吉沙色買提杏

色買提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特產之一。英吉沙縣是“中國色買提杏之鄉”,“色買提杏”以育杏人色買提而取名,傳說從西亞引進,在英吉沙縣種植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有“冰山玉珠”之美稱,被譽為“中國第一杏”,2007年批准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基本信息

產地環境

英吉
..
沙縣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崑崙山北麓,與帕米爾高原交接,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英吉沙,原名“英吉沙爾”,建縣時定名為“英吉沙”縣,意為新城。英吉沙縣人傑地靈,是著名的“中國小刀之鄉”、“中國色買提杏之鄉”、“中國達瓦孜之鄉”,也是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的“高空王子”阿地力的故鄉。英吉沙縣氣候乾旱少雨、溫差大、日照強,年均降水量70毫米,年均溫11.5℃,屬暖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自然資源豐富,水、土、光、熱條件得天獨厚,為色買提杏的種植和品質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性狀特點

色買提杏有“冰山玉珠”之美稱,果面光滑無毛、成熟後呈金黃色,向陽面稍帶紅潤、色澤亮麗、果肉桔黃色、離核、肉質細軟多汁、纖維少、含可溶性固形物26%,總糖含量18%,總酸1.3%,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果肉香甜,品質上乘,既是鮮食佳品,又可制乾和加工成杏脯、杏原汁,杏仁奶等。杏仁甜有香味,種核出仁率35%,杏仁還有防癌作用。

品種特性

英吉沙一年一度的賽杏會英吉沙一年一度的賽杏會
買提杏是英吉沙縣艾古斯鄉農家選育的優良杏品種,為農民色買提於18世紀初從中亞引進培育成功的。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8克,最大單果重51克,中晚熟品種,七月上旬上市。栽植後2-3年結果,4年生株產5公斤,5年生株產20公斤,7年生株產80公斤,10年進入盛果期,平均株產可達200公斤,經濟壽命50年以上。21世紀初,技術人員選育的色買提杏優良芽變品種有色買提1號,色買提2號,色買提3號,索克色買提等在喀什地區賽杏會上名列全地區參賽品種的前茅,果實色澤,果實含糖量和單果重都較原品種有較大提高,色買提杏1號平均單果重40克,最大單果重達65克,總糖含量達20%,是新一輪推廣品種。色買提杏廣布全縣各鄉村,艾古斯鄉是該品種原產地,艾古斯鄉、烏恰鄉龍甫鄉蘇蓋提鄉、托普魯克鄉、依格孜也爾鄉等栽培較多。

生產情況

英吉沙
英吉沙色買提杏英吉沙色買提杏
縣栽培杏樹的歷史可追朔到有文字記載以前,從未間斷,在農家長期的栽培過程中,不斷進行存優汰劣,形成不少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優良杏品種。1987年,英吉沙縣被國家農業部列入“全國十大優質杏商品生產基地縣”之一,色買提杏栽培業列入縣級經濟發展計畫,規劃面積10萬畝,至1998已發展到8萬畝,其中掛果面積6萬畝。1987年以前,英吉沙縣各鄉農民栽植杏樹普遍使用實生杏苗。
1988年,開始培育優良品種嫁接苗,經多期技術培訓,嫁接苗培育技術已推廣到各鄉林業站和部分農民技術員。此後,全縣每年培育100畝至300畝色買提杏苗,平均每畝產合格苗3000-4000株,滿足了全縣年度栽植計畫任務,還給外地縣提供部分良種杏苗。
鮮杏貯藏尚沒有找到成套過硬技術。1998年,英吉沙縣建了幾處保鮮庫,原打算搞鮮杏貯藏,因配套措施不足,貯藏效果不好。歷史上習慣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鮮杏曬製成杏乾進行貯藏。制幹辦法一種是經過薰硫脫色處理後曬乾,一種是直接曬乾,前者杏乾較易貯藏,後者貯藏過程中易遭蟲害,農民常用礦鹽粉碎拌入杏乾裝袋,放置在經過滅鼠、滅蟲的倉庫里,貯藏期可達6-12個月。若採用紅外線烘乾或將曬制杏乾採用高溫滅菌滅蟲處理,再將倉庫嚴格定期消毒,除蟲,滅鼠,杏乾貯藏期還可延長。英吉沙縣2000年的“色買提杏”面積10.4萬畝,產鮮杏70000萬噸,制杏乾8000噸,杏產品收入7000萬元。之後逐年上升。2009年,英吉沙縣的色買提杏種植面積已達33萬畝,年產鮮杏15萬噸,這為色買提杏的品質定位、市場推廣奠定了更高層次的基礎。

榮譽認證

英吉
英吉沙維族老鄉涼曬色買提杏英吉沙維族老鄉涼曬色買提杏
沙縣國家農業部確定的中國七大優質商品杏基地之一。1999年,英吉沙縣被中國特產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色買提杏之鄉”稱號。2002年,“全國第八次李杏會議”在英吉沙縣召開,英吉沙縣的“色買提杏”被來自全中國兩百多位專家認定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杏”。  
2002年底色買提杏已經權威部門測定屬無公害產品。
2004年7月,“色買提杏”參加在鄭州舉行的全中國李杏評比,獲得“全國優質杏”稱號。2007年,英吉沙色買提杏被評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並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了對英吉沙色買提杏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10月12日起對英吉沙色買提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公告2007年第155號)。

保護範圍

英吉沙色買提杏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行政公署《關於申請對英吉沙色買提杏、杏乾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函》(喀署函[2006]64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疏勒縣疏附縣英吉沙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岳普湖縣伽師縣麥蓋提縣巴楚縣等11個縣市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產品名稱
英吉沙色買提杏,維吾爾語。
(二)品種
斯里克色買提、魁克色買提。
(三)立地條件 
土壤為灌淤土,土質為砂壤,土壤pH值7.8至8.4,有機質含量≥0.8%,土層厚度≥0.6米,不積水。

杏脯加工生產線杏脯加工生產線
(四)栽培管理
1、育苗方法:以毛杏為砧木,採用嫁接方法進行無性繁殖苗木。 

2、定植:
(1)定植時間:春、秋兩季定植。
(2)栽植密度:每公頃栽植≤480株。
3、肥水管理:
(1)施肥:秋季或春季施用腐熟有機肥,每公頃≥15噸作為基肥,適當配合施用無機肥作為追肥。(2)灌水:根據杏樹生長發育要求適時澆水,一年澆水不少於4次。
4、整形修剪:採用疏散分層形和自然圓頭形等樹形,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相結合的方法,確保樹體通風透光。
5、採收時間:6月15日以後開始採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色澤亮麗,果面光滑無毛,表面橙黃略帶紅暈,單果重≥35g,果肉桔黃色,香味濃,酸甜適口,離核、甜仁。

2、理化指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總酸含量0.9%至1.3%。

專用標誌使用

英吉沙色買提杏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