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瀟灑

英俊瀟灑

指才智傑出,相貌不凡且自然大方,有韻致,不拘束。通常指男子長得俊俏。

基本信息

發音

yīng jùn xiāo sǎ

解釋

英俊:拼音:yīngjùn。指才智傑出的人。
近義詞:俊秀、俊俏;反義詞:醜陋、難看。詞性:形容詞,褒義。
瀟灑:拼音:xiāosǎ。指行為指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多用來形容神態和容貌,也指舉止。
總的指才智傑出,相貌不凡且自然大方,有韻致,不拘束。

出處

英俊

英俊瀟灑英俊瀟灑
1.才智卓越;俊逸超群。
唐杜甫《陳拾遺故宅》詩:“同游英俊人,多秉輔佐權。”
唐杜甫《最能行》:“若道土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太平天囯石達開《白龍洞題壁詩》序:“鏇見粉牆劉雲青句,寓意高超,出詞英俊。”
2.才智出眾的人。
漢賈誼《新書·道術》:“英俊在位則主尊,羽翼勝任則民顯。”
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使南海》詩:“上雲天下亂,宜與英俊厚。”
《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來日聚文武於帳下,先教見我江東英俊。”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但願有英俊出於中國之心,終於未死,所以此次又應青年之請,除自由同盟外,又加入左翼作家連盟。”
3.容貌俊秀而精神。
《世說新語·雅量》“王夷甫嘗屬族人事……族人大怒,舉樏擲其面,夷甫都無言”
南朝梁劉孝標註:“王夷甫自謂風神英俊,不至與人校。”
宋柳永《洞仙歌》詞:“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
《老殘遊記》第十回:“卻看那扈姑,豐頰長眉,眼如銀杏……於艷麗之中,有股英俊之氣。”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二:“古部長帶了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走了過來,瘦瘦的,高高的,容貌英俊、果敢。”
瀟灑
1、灑脫不拘,超逸絕俗貌
唐李白《王右軍》詩:“右軍本清真,瀟灑在風塵。”
宋姜夔《續書譜·真》:“古今真書之妙,無出鍾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觀二家之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
明沈鯨《雙珠記·京邸敘親》:“寓吾家後廊,瀟灑仙模樣。”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道靜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談吐和瀟灑不羈的風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
2、悠閒自在
明高攀龍《與卞子靜書》:“兀坐家中無事,襟懷雖得瀟灑,而觸目民艱,未免時復攢眉。”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三:“方主任心裡想:‘你倒瀟灑,閒著沒事,散散步,等著學習吧。’”
3、淒清、寂寞貌
4、幽雅、整潔
5、清涼
6、雨落貌
這後四項則不是該複合詞詞義,出處略。具體示範:權志龍、崔勝鉉、姜大成、東永裴、李勝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