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噻醯草胺

苯噻醯草胺

苯噻醯草胺,是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醯苯胺類除草劑,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抑制劑,對幼原母細胞的分裂有特彆強的抑制作用。

簡介

又叫環草苯噻醯草胺:

..

性質:

無色結晶。熔點134.8~135℃。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4mg/L,易溶於有機溶劑,對熱、酸、鹼、光穩定。大鼠急性經口LD505000mg/kg,急性經皮LD50>5000mg/kg。鯉魚LC50(96h)8.0mg/L。製劑有4.0%顆粒劑。除草劑。由2-氯苯並噻唑N-甲基-2-羥基乙醯苯胺反應生成。用於水田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牛毛氈,用量為1.2~1.6kg/ha。85~h+ Q;
主要用於移栽田中,66.6—106.7g(a.i.)/hm2在苗前和苗後使用,可有效防除禾本科雜草,對稗草有特效

作用特點

是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醯苯胺類除草劑,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抑制劑,對幼原母細胞的分裂有特彆強的抑制作用。主要通過芽鞘和根吸收,經木質部和韌皮部傳導至雜草的幼芽和嫩葉,阻止雜草生長點細胞分裂伸長,當禾本科雜草(稗草)接觸此藥後很快聚集在生長點處。對細胞特別是母細胞起到抑制細胞分裂、增大,從而阻礙稗草的生長直至死亡。
受藥稗草症狀為:莖葉部和根部生長點異常肥大,葉鞘葉身變濃綠,植株生長受抑。最終變枯死亡。
由於在水中溶解度低,所以在保水條件下,施藥除草活性最高。土壤對本品吸附力很強,施藥後藥量大部分被吸附於土壤表層,並在土壤表層1厘米以內形成處理層,這樣能避免水稻生長點與藥劑的接觸,使其產生較高的安全性,而對生長點處在土壤表層的稗草等雜草有較強的阻止生育和殺死能力,並對表層的以種子繁殖的多年生雜草也有抑制作用,對深層雜草效果低。使用時田應耙平,露水地段,沙質土、漏水田使用效果差。

殺草譜

可有效防除禾本科雜草,對稗草在萌芽至2葉期有特效,對千金子、牛毛氈、澤漆、鴨舌草、節節菜、異形莎草、扁莎草、碎米莎草及多年水生莎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使用時可以根據田間草譜與苄嘧璜隆、吡嘧璜隆復配使用

化學屬性:

苯噻草胺(73250-68-7)性狀:
1.純品為白色結晶,熔點134.8℃,無臭味,蒸氣壓6.4×10-4mPa(20℃)。
2.溶解度(20℃):水4mg/L,己烷0.1~1.0g/L,丙酮60~100g/L,甲苯20~50g/L,二氯甲烷>200g/L,異丙醇5~10g/L,乙酸乙酯20~50g/L,二甲基亞碸110~220g/L,乙腈30~60g/L。Kow1700。
3.穩定性:對熱、酸、鹼、光穩定;在30℃,半年內,95%不變。

用途:

苯噻草胺(73250-68-7)防治對象:
用於移栽稻田,可有效防除禾本科雜草,對稗草有特效,稗草在發生前至3葉期均能殺死。對牛毛氈、澤瀉、鴨舌草、節節菜、異型莎草、扁穗莎草、具芒碎米莎和多年生水莎草等防效也很好。為細胞生成和分裂抑制劑,低毒。對一年生雜草牛毛草有防效。對移栽水稻有良好的選擇性,對發生前至發生初期有速效,持效期30d以上。主要用於防除禾本科雜草,稻田高活性殺稗劑,在稗草發生前至三葉期均能將其殺死。施藥方法可灌水撒施。

作用方式、機理:

屬醯苯胺類除草劑,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抑制劑。對母細胞的分裂有特彆強的抑制作用。據觀察,該藥劑在植物生長點處,於細胞繁殖周期的靜止期、代謝期起作用,通過抑制細胞分裂、增大,從而阻礙稗草的生長直至死亡。受藥稗草的外觀症狀是:莖葉部和根部的生長點異常肥大,葉鞘葉身變濃綠,植株生長受抑,最終莖葉變黃枯死。稗草枯萎時間隨葉齡增大而延長。

儲運條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內,並放在陰涼,乾燥處。儲存的地方必須遠離氧化劑。

生產方法:

α-羥基-N-甲基乙醯苯胺的製備:無水羥基乙酸於20~30℃與乙醯氯反應,於90~100℃蒸出過剩乙醯氯,冷卻後滴加亞硫醯氯,加熱至沸,反應3h,經減壓蒸餾純化,得乙醯氧基乙醯氯,收率70%;產物在甲苯溶劑中,於0~10℃與N-甲基替苯胺反應,繼續在20℃反應15h,得乙醯氧基-N-甲基乙醯替苯胺,收率74%;產物乙醯氧基-N-甲基乙醯替苯胺溶於甲醇中,於30℃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在20℃攪拌15h,經後處理得淺黃色白色結晶α-羥基-N-甲基乙醯替苯胺,收率86%。
2-氯苯並噻唑製備:上海試劑三廠採用苯胺、CS2和S在200℃合成2-巰基苯並噻唑。然後將光氣於0℃通人到三氟甲烷、2-巰基苯並噻唑、N,N-二甲基氨基甲醛中,在0~10℃攪拌反應1h,60℃回流反應8h,得2-氯苯並噻唑,收率88%。2-氯苯並噻唑也可將苯並噻唑在AlCl3、POCl3存在下,於吡啶溶液中通氯氯化製得。
苯噻草胺的合成:在溶解後的氫氧化鈉和α-羥基-N-甲基乙醯替苯胺中於20℃加入2-氯苯並噻唑,在40~50℃反應2h,經後處理得苯噻草胺,收率84%。

劑型:

單劑:4%顆粒劑。混劑:苯噻草胺(3.5%)。

使用方法:

在移栽稻田,移栽後3~10天(稗草2葉期)、3~14天(稗草3葉或3.5葉期)施藥,施藥方法為灌水撒施。劑量:4%苯噻草胺顆粒劑30~80kg/hm2。對稗草的有效藥量,因葉齡大小而異:1.5葉、2.5葉、3.5葉、4葉分別為每公頃有效成分500g、1000g、1500g、2000g。藥效在稻田內的維持時間因用藥量而異:有效成分1kg/hm230天,1.5kg/hm250天,2kg/hm260天。本劑水中溶解度僅4mg/L,土壤吸附力強,滲透少,在一般水田條件下,施藥量的大部分分布在表層1cm以內,形成處理層,秧苗的生長不要與此層接觸。苯噻草胺對移栽水稻有優異的選擇性。也可用50%苯噻草胺乳油防除旱田雜草,每公頃8kg作雜草芽前土表處理,對稗草、升馬唐、碎米莎草、風苑菜、馬齒莧、薺、繁縷有良好防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