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系列坡會群

苗族系列坡會群

苗族系列坡會群是每年春季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縣各鄉鎮村屯的節日活動,起源自然,文化形態體現在歌、舞、樂當中,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概述

苗族系列坡會群,是指在每年春季的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七這段時間內,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縣各鄉鎮村屯的節日活動。
..

每天一個坡會,排列成序,連續不斷,是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災祈福、鼓舞鬥志、交流感情、集體聚會娛樂的盛大民間傳統節日。 苗族系列坡會群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x-20.作品拍於2007-2011年。每年農曆初三到十七,廣西融水縣各鎮、村、屯,每天都要舉辦一個坡會,是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紀念先烈、禳災祈福、鼓舞鬥志、交流感情、集體聚會娛樂的盛大民間傳統節日。

基本要素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形成,主要依賴如下幾個基本要素: 
 時間:融水地區苗族民間有個風俗:正月初一不出門,初二不出村。初一,是不允許吹蘆笙的。初二,人們開始吹蘆笙,但活動範圍僅限於本村寨。從初三至十七,則是集體娛樂活動的時間。從初三開始,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便舉家出動,四處趕坡,樂此不疲。而正月十七之後,進入生產階段,人們要把主要精力投入生產勞動。從正月十八開始,各村寨的蘆笙都被封存起來,各種集體娛樂活動也相應停止,直至秋天收穫季節才能恢復。這種風俗,決定了融水春季坡會活動只能集中在正月初三至十七這段時間舉行。這樣,使得這些坡會如同被一條無形的鏈條給串聯了起來。這正是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形成的基礎。 
 規模:最初的坡會,往往是一個村屯的某個家族的族長發起舉辦的。因而坡會活動範圍窄,規模小,參與的大都是本家族或本村屯的村民。這些坡會分布在各鄉鎮村屯,有的規模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坡會之間有的相距近一些,有的遠一些,有時一天會有幾個坡會同時舉行。現存的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的各個坡會,大都規模較大,都在萬人以上,這是"優勝劣汰"自然法則的結果。苗族,是一個群體意識很強的民族。人們崇尚集體活動,喜歡聚會娛樂,這都集中體現到對坡會的"趕"上。由於坡會數量多,有的時間重複,因此,人們開始有選擇地"趕坡"了。民眾大都選擇那些場地寬敞、規模較大、社交面較廣、交通較便利的坡會去"趕"。各個村寨的蘆笙隊也相邀去趕這些坡會,在此吹賽蘆笙,比試高下。特別是年青人,他們渴望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更加廣泛的交流,通過趕坡結識更多的夥伴,並從中挑選到自己心愛的對象。於是,一些家族舉辦的坡會因財力物力人力不足而自動放棄了。有的將幾個小型的坡會合併成一個較大型坡會,各村屯聯合起來輪流主辦。而那些規模小、交通不方便,或因管理不善、未能處理好與外來趕坡民眾關係導致少人來趕坡逐漸被淘汰而消亡。 
 內容: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這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各個坡會既有傳統祭祀儀式,又有比賽娛樂項目,其中以吹蘆笙踩堂為主,同時還有斗馬、賽馬、芒蒿等多種活動。在這些系列坡會群活動中,有的顯現出普遍意義上的形式,有的則除了普遍意義之外還有自己坡會獨到的活動內容。 
 如"忍整英"坡會的"萬民傘"很特別,舉行入場儀式時由寨佬鳴鑼開道(意為驅散鬼邪),隨後是一名身強力壯的男青年撐"萬民傘"領路(萬民傘用鐵絲、竹子紮成框架,用五色綢布縫製,共分三層),另一寨佬撐一把用自家織成的白手巾紮好的油紙傘跟後(苗語叫"務呆",意為保佑本寨民眾平安的"寨神公"、"寨神婆")。然後各寨隊伍進場繞三圈,放鐵炮、鳥槍、燃鞭炮,便開始坡會活動。 
 安陲烏勇"芒蒿"坡會的"芒蒿"活動獨具特色。"芒蒿"是苗語音的漢譯,"芒"指面具,"蒿"泛指神靈。芒蒿活動除了表現驅邪祈福的一般意義外,還具有生殖崇拜的意義。扮演芒蒿者一般選擇年輕力壯的男青年,帶上面具,身披芒藤,有公母之分:公的用金貓蔸(一種植物的根部)做生殖器,安放在下身處(母的則沒有),母的背著一小孩(小孩用芒草或禾草紮成)。公芒蒿走到姑娘的樓下賴手(苗族民間習俗,青年男女相遇,希望與對方的手相觸,以示愛慕),如姑娘不予理睬,甚至關門,他就用手執金貓蔸滑動;在路上遇到姑娘賴手,如姑娘不給,甚至跑開,他就追趕,抓住後,抱住姑娘,做性交動作。如此具有原始狀態的芒蒿活動,說明這裡的坡會保留著繁衍後代、傳播性教育的傳統文化觀念與功能。正如《中國年節文化》所敘:"性的要求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繁衍生產的必要手段。為使人類社群性行為的規範化,人類文化進行了各種調適與控制。導源於性選擇活動的節日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桿洞鄉"百鳥衣"坡會也因其鮮明的"百鳥衣"的獨特內容,吸引了貴州等地的蘆笙隊和民眾參加。最多達65堂蘆笙,數萬人前來趕坡。其他如古龍坡會的斗馬、"忍更喲"坡會的舞精靈、"平卯"坡會的唱多耶等因保留了自己濃郁的特色而備受歡迎。 
 坡會活動還顯現出明顯的層次性。蘆笙柱旁,蘆笙震天,踩堂歡舞,熱鬧非凡,這是青年男女展示風采的舞台;田垌里,河灘上,斗馬鬥牛激烈,緊張刺激,那是男人們的競技場;林蔭下,老人們三五成群,或吹苗笛,或唱山歌,或談天敘舊。孩子們則穿梭在坡會的各個角落,盡情領略坡會的無窮魅力。不斷豐富的活動內容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成為全體人們共同享受歡樂的盛大節日。 
 白天各項活動結束後,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紛紛被坡會當地的村民邀請到各家做客過夜,主家熱情款待。夜幕降臨,晚上的活動內容也多姿多彩。寨中的戲台上,精彩的文藝演出讓寨里寨外的人們大飽眼福。山坡上,青年男女相邀結伴,對唱情歌。寨里姑娘家的火塘邊,坐滿了外村前來"坐妹"的後生。主家打起油茶,盛情接待。青年們悄悄地唱起情歌,夜深時,其他的人便自動離去,留下那位被姑娘看中的後生繼續與姑娘唱歌談情。第二天,客人離去。而在坡會中結下情誼的村寨,互相邀請,請對方全村寨的人選擇合適的時機前來串寨交流。 

特徵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它給當地民眾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聚會活動的場所,它更讓山民們在互相趕坡中實現展現才華、談情說愛、交友敘舊、傳遞信息、交流技術、交易商貿等不同的願望,它展現的是這個地區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特徵、風俗習慣、民族信仰和審美情趣,它凝聚了民族的共同情感,增強了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顯現出非常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 

融水苗族的坡會具有自己的顯著特徵: 
 1、序列的連續性如果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坡會,可以說各地在當下都有存在。融水坡會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它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坡會鏈,正是這樣一個鏈條,可以顯示出當地苗族地區傳統的厚重、民風的淳樸,有著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較團結一致,增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正是這樣一種連續性,給當地的青年男女創造了更多自由交往的機會,在"趕"坡會範圍的擴大過程中,也使得青年男女們自由交往的"面"得到擴展,正如我們在調查中所接觸到的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成年人所說,他們中相當多的人的初戀都是由坡會始,並走向婚姻的殿堂的。如此,既使得大家對坡會有文化的認同,更對坡會具有嚮往和期盼。 
 2、儀式的完整性國家大事,在祀與戎。民間之大事也會通過民間禮俗顯現出來,融水坡會民間禮俗的具體體現就在於其祭祀與多神崇拜的觀念。由於是將春天祈福性質放在首位的坡會,因此,儀式是必不可少的,每一處坡會在其開始之前,均要舉行一個完整儀式,以示對各路神靈的敬重。

3、內涵的豐富性坡會承載著當地苗族最為深厚的民族文化,是當地苗族文化最為集中地顯現,因而顯示出極大的豐富性。在坡會上,既有祭祀天地神靈、祖先崇拜之禮,又有禳災祈福之俗;既有男女言情之歡,又有老者敘舊之誼,甚至可以說,坡會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苗族的"情人節";由於大家都對這個節日有著心態不同的企盼,都會把自己最為美好的一面展示給世人,節日的民族盛裝自然是不可或闋的;孩童們也從節日氣氛的薰陶中朦朧地感受著民族文化的滋養。遊戲、競技的內容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各個坡會都有這裡所特有的斗馬,這是年輕人最為喜歡的。至於生產、生活物資、科技信息的交流也都是坡會的重要內容,因此說,坡會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 
 4、文化生態空間的原生性坡會是經過千百年的文化積澱,其所具有的民間信仰、春祈秋報的完整儀式觀念,以及蘆笙堂、坐妹、斗馬等等,均反映出當地鄉民文化生態空間的原生性。雖然曾存在多種歷史因素困擾,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恢復之後,基本上還是原生態的情形,其坡會的儀式以及其中的多種傳統文化形式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要這裡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會有躍遷式的改變,只要這種以村寨為單位的族源、血緣、親緣、地緣關係不會產生大的改變,相信在文化認同、在沒有過多行政干預的前提下,苗族坡會文化生態空間的原生樣式也會得以延續。 
 5、多民族團結融合性的顯現在融水,苗族是主要的民族,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此外,還有壯、侗、瑤、仫佬、漢族等民族與苗族同胞在一起和睦相處。每到坡會之時,在這一區域之內的各族民眾都來趕坡會,他們齊聚在一起,交友作樂、敘舊言歡,我們可以在坡會看到不同民族的蘆笙隊競相比試,在坡會的不同角落聽到苗歌、侗歌、瑤歌、壯歌……坡會已經成為多民族團結的平台。 

起源

融水苗族有個風俗:正月初一不吹蘆笙不出門,初二可吹蘆笙不可出村,而從初三到農曆十七則是集體活動娛樂的時間,其間,各村寨的男女老少舉家出動,四處趕坡。到了農曆十八,則進入了生產階段,各村寨的蘆笙便封存起來直到秋收完畢。這種風俗使得融水苗族坡會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這段時間,其間接連不斷的坡會形成一條完整的坡會鏈,當地人根據坡會舉辦的日期排序命名,從"三坡"到"十七坡",這就是後來學者發現的融水苗族獨特的坡會群形成的基礎。

淵源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是由若干個坡會組成鏈條而成。據初步考證,當下所存在的這些坡會的歷史都在100-300年之間。 
 香粉鄉古龍坡會歷史淵源:據《苗族蘆笙》(吳承德、賈曄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記述:清鹹豐晚年(1863年),香粉地區龍拱大坡一帶爆發了一場融水苗、瑤、壯族人民聯合反清的武裝抗暴鬥爭,事後當地民眾將三百多名戰死者屍骨集中埋葬在大坡村邊坡坪上,設"無祀壇",立"無祀碑"(刻字)。1864年,當地團總(官名)覃丙周定每年正月初四、十五、八月十五為紀念日,各村寨、各民族都集中大坡紀念這次鬥爭中犧牲的英烈,並交流生產經驗、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友誼和團結。這樣,大坡坡會就形成了。以後,由於大坡場地太小,交通不便,1882年,團總韋闌亭(壯族、古龍村人)應大家要求,另選各村寨的中心地點古龍坡立坡,坡期定為每年正月初五、十六和八月十六,與大坡相隔一天。後來古龍坡會逐漸取代了大坡坡會。 
 據此推定,古龍坡會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 
 紅水鄉良雙"整依直"坡會歷史淵源:據良雙村洞寨苗族老人賈玉寶(81歲)、楊克金(63歲)、韋加兄(75歲)、韋康王(78歲)口述和紅水良雙"整依直序"碑文整理: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桂黔兩地邊境的苗族同胞居住分散,寨與寨之間相距較遠,溝通不便,時常受到外族侵擾。當時良雙洞寨楊姓族長楊勇為謀求苗族團結抵禦外來侵擾,步行到遠離大苗山幾百公里的宜山(今宜州市)背來一塊奇石,豎立在洞寨龍潭草坪邊。接著他用竹子製作了一把只有三根管的蘆笙(苗語叫"聚旅"),這把三管蘆笙在桂黔苗族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1697年楊勇又把三管蘆笙改進成六管蘆笙,同年,他向桂黔兩地邊境的苗族寨佬發出"標尖"(一種木刻標誌),通知各寨派出代表前來良雙學習吹蘆笙。大家圍著奇石吹奏蘆笙、跳蘆笙舞,在奇石前立誓言:以蘆笙作娛樂,推動民族和睦相處,團結一心,抵禦外來侵擾。以後,每年正月初十良雙各村寨蘆笙隊由寨佬牽頭,圍著楊勇豎立的奇石繞三圈,吹三曲。"整依直"坡會就由此形成,並逐步壯大,沿襲至今。據此推斷,紅水良雙"整依直"坡會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了。 
 桿洞鄉"百鳥衣"坡會歷史淵源:在普查中,我們在桿洞鄉桿洞村農民羅榮光家裡看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祖傳"百鳥衣"(女裝),據其介紹,是他們的祖上於清乾隆年間所制並代代相傳下來的。據此推斷,桿洞鄉"百鳥衣"坡會有近300年歷史了。 
 大年鄉"忍整英"坡會歷史淵源:據大年鄉大年村中寨屯78歲的老蘆笙手石歅鏞老人口述,清朝乾隆年間,大年一帶的苗族由貴州遷來,約乾隆末年就有坡會了,至今有200多年了。 
 安陲鄉烏勇"芒蒿"坡會歷史淵源:據安陲鄉烏勇屯82歲曾經跳過"芒蒿"的董任祥等老人口述:遠古時期,元寶山一帶人煙稀少,村民所種莊稼常被野獸糟蹋,受外來盜賊掠搶。為震懾盜賊、野獸,驅邪趕魔,有人提出:"把神人芒蒿請來,才能扶正祛邪。"得到眾人附和,於是就組織人塗黑臉,披芒藤、稻草,裝扮成芒蒿,有盜賊來時從山上呼叫而下,對方以為是神從天降,慌忙逃竄。當時芒蒿隻身披芒藤或稻草,沒戴面具。約300年前,本村老人馬老二提出,要做個眼睛給芒蒿戴,它才看得見路,這樣,就用"都金湯"(苗語,一種樹名)雕刻成面具,用棕樹皮做鬍鬚給芒蒿帶上。苗民民間普遍把"芒蒿"視為懲惡揚善的象徵,他們認為,芒蒿拍摸小孩,就能快長快大;拍摸姑娘,就會越來越漂亮;拍摸老人,可以長壽;拍打小偷小摸者,則表示警告。由此可見,烏勇"芒蒿"坡會也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其他坡會的歷史,根據相關口述資料,一般都在100至300年之間,由此我們判定,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實際形成與存在的歷史,也在百年以上。 

紅水良雙"整依直"坡會坡主傳承譜系

 
 紅水良雙"整依直"坡會形成於1687年,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由紅水良雙村洞寨苗族楊氏家族主持: 
 第一代:楊勇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二代:楊雍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三代:楊老嘎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四代:楊老卡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五代:楊老挪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六代:楊老波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七代:楊老生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八代:楊老中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九代:楊老弓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十代:楊老興男、苗族(生卒不祥) 
 第十一代:楊老翁男、苗族(1901年--1985年) 
 第十二代:楊克金男、苗族、生於1942年,現年63歲 
 第十三代:楊夢中男、苗族、生於1964年、現年41歲 
 香粉古龍坡會坡主傳承譜系 
 香粉古龍坡會(前身為大坡坡會)形成於1864年,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傳承譜系如下: 

第一代:大坡坡會創始人覃丙周,男、苗族,團總,生卒不祥 
 第二代:古龍坡會創始人韋闌亭,男、壯族,團總,(1872--1947) 
 第三代:韋靜蘭,壯族,生卒不祥第四代:韋榮裕,壯族,現年52歲,香粉中學老師,為韋闌亭之玄孫,現為古龍坡會理事會會長。 
  
 桿洞鄉桿洞屯羅氏百鳥衣製作傳承譜系吹、賽蘆笙是苗族坡會主要活動,蘆笙服--百鳥衣的製作也代代相傳。據桿洞鄉桿洞屯羅氏家族百鳥衣第七代傳人羅榮光介紹,他家現收藏有一件清乾隆年間製作的百鳥衣(女裝),距今已近300年。羅氏家族百鳥衣製作傳承譜系如下: 
 第一代:羅選達(太太太太祖)、男、苗族(1645-1725) 
 第二代:羅海生(太太太祖)、男、苗族(1675-1750) 
 第三代:羅享山(太太祖)、男、苗族(1703-1775) 
 第四代:羅玉山(太祖)、男、苗族(1840-1913) 
 第五代:羅老保(祖公)、男、苗族(1868-1938) 
 第六代 
 羅老兩(祖父)、男、苗族(1901-1978) 
 吳妹品(祖母)、女、苗族(1903-1958) 
 第七代:羅榮光(父親)、男、苗族、生於1945年,現年60歲 
 第八代:羅鳳蓮(女兒),女、苗族、生於1967年,現年38歲 
 安陲鄉烏吉村烏勇屯芒蒿面具製作傳承譜系 
 芒蒿是苗族坡會一項重要活動,安陲鄉烏吉村烏勇屯苗族馬姓氏族製作芒蒿面具傳承譜系如下: 
 第一代:馬老良農民、男、苗族(1772-1893) 
 第二代;馬老高農民、男、苗族(1802-1875) 
 第三代:馬老送農民、男、苗族(1831-1896) 
 第四代:馬老響農民、男、苗族(1858-1929) 
 第五代:馬老二農民、男、苗族(1883-1953) 
 第六代:馬老岩農民、男、苗族、生於1911年,現年94歲 
 第七代:馬權輝農民、男、苗族、生於1937年,現年68歲 
 第八代:馬文忠農民、男、苗族、生於1969年,現年36歲 
 

安陲鄉烏吉村烏勇屯蘆笙頭傳承譜系

 
 每個苗寨都有蘆笙隊,每個蘆笙隊都有一、二個蘆笙頭。蘆笙頭既是蘆笙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又是吹奏蘆笙的好手。蘆笙頭選必須身體健康、能吹會唱、交際廣泛、關心集體、作風正派的人擔任。安陲鄉烏吉村烏勇屯蘆笙頭傳承譜系如下: 
 第一代:馬老勝農民、男、苗族(1880-1950、再往上不祥) 
 第二代:韋大金農民、男、苗族(1900-1965) 
 第三代:蘭老灘農民、男、苗族(1915-1983) 
 第四代:韋仕里農民、男、苗族、生於1948年,現年57歲 
 第五代:楊品輝農民、男、苗族、生於1948年,現年57歲 
 第六代:蘭文輝農民、男、苗族、生於1950年,現年55歲 
 第七代:董政勤農民、男、苗族、生於1973年,現年32歲 
 

安陲鄉烏吉村蘆笙製作傳承譜系

 
 梁炳光,男,苗族,國中文化,烏吉村岩扳屯人,1941年4月24日生,現年64歲,香粉、安陲一帶著名蘆笙師傅。據他自己說,10歲時,他突然萌發自己製作蘆笙的念頭。於是根據其父梁萬利、其哥梁玉光(其父、兄都不會製作蘆笙)從貴州一個苗語叫"古熱烏央"的地方帶回來調式和調種(一調一管,共有十二支,俗稱蘆笙種),12歲時開始自學,自製出第一把蘆笙,後來越做越精,參加比賽頻頻得獎,漸漸成為大家公認、遠近聞名的蘆笙製作名師。 
 現在,梁炳光的兒子梁瑞疆(1980年出生)也隨其父學習製作蘆笙。 蘆笙柱:舉辦坡會時,身著盛裝的苗家男女老少雲集在蘆笙坪上,環繞著坪中央的一根高柱翩翩起舞。這根柱子就叫蘆笙柱,苗語叫"棟嘎",它是苗族吉祥的象徵。蘆笙柱用杉木製作,高10--20米,底部直徑為30公分,尾徑為16-20公分,其造型根據民間傳說,頂部雕刻苗族人民喜愛的鳥獸,離頂部2米許,裝一對木製水牛角,下半部是一對橫桿,柱身色彩斑斕,繪龍畫鳳。製作蘆笙柱要請手藝最好的木匠,由寨佬監製。若干年還要更換新的蘆笙柱。豎立蘆笙柱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蘆笙:吹蘆笙是坡會最主要的活動,蘆笙是苗家最喜愛的民族民間樂器之一。蘆笙又叫蘆管,由六根蘆笙竹管組成,每根竹管開一個眼孔,竹管頭的發音處安上銅片作簧,能吹612356六個音。六根竹管中,兩根母音管成一組,其餘四根子音管成一組(母音為主,子音為配音)。關於蘆笙得製作,苗族民間有這么一首民歌:"蘆笙哪裡來?戈桑(師傅)最聰明,要杉木做托,砍竹子做筒(管),頭次安的木簧片,吹不出聲來,二次安的木簧片,聲音不好聽。戈桑最聰明,下到融州來,買得一塊銅,請來老銀匠,請來小銀匠,小的拉風箱,老的忙打錘,打成黃銅片,剪成黃銅簧,六根竹管開六眼,六根竹管安六片,銅簧安裡面,六箍扎中間,六管朝上,空筒來套。……六根竹管,說得成話,六個洞眼,唱得成歌。可惜還單調,還是不好聽。地下得戈桑,心靈手又巧,來到瀑布下,聽見瀑聲響,瀑聲響沉沉,仿照瀑布聲,做成大母蘆,做成大芒筒,白天響去三十里,晚上應去四十村。蘆笙做成了,後生多歡喜。" 
 苗族蘆笙的製作,有其特定的過程。首先要全村老少討論製作蘆笙的方案,然後才派人去砍竹子。用來製作蘆笙的竹子苗語叫"刀鐵",它首尾均勻,表皮堅硬光滑,內心小,不易生蟲,多長在人煙稀少的邊遠林區。全村湊足盤纏,選好日子,派幾個英俊的後生出發砍竹子。竹子砍回來後,就派專人帶上紅包,糯米飯、酸鴨等禮物,謂之"又弱芒坳",去請最好的蘆笙師傅。若師傅收下,則告訴來程;若藉故推辭,就只好另找他人。師傅製作期間,全寨視為貴賓款待。全部蘆笙製成後,全村舉行慶祝活動,老少集中到蘆笙坪上盡情吹奏,還要集資宰豬殺羊,擺宴慶祝。師傅坐在上席,由頭人陪同。蘆笙製作結束後,男女青年吹起蘆笙,挑上禮物成群結隊把師傅送出村子。若師傅家近,人們便一路送回家中。若路途遙遠,一般只送到半途。 
 蘆笙共分十二種音本(各種調的主音叫音本),每種音本做出蘆笙音調的高低不同,每堂(隊)蘆笙只能用一種音本。一般愛用七和七母八仔、八母九仔、九等幾種音本。其中以七和九兩種音本音調最高,音量最大。 
 經過代代相傳和長期實踐與不斷改造,苗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蘆笙曲目,不但有獨奏曲、合奏曲,還有舞曲、招親曲、打同年曲、比賽曲等等。 
 百鳥衣:又稱蘆笙服,是參與坡會活動的蘆笙隊員必備的節日盛裝。製作百鳥衣需要四種材料:土布、土珍珠、五彩絲線、五彩羽毛。土布是苗族婦女自己紡織出來的,土珍珠是用烏柏樹的柏果製成;五彩絲線是買來的;五彩羽毛取自山上的野鳥。百鳥衣的製作很講究,工藝十分精巧,要經過染布捶布、裁縫、繡花鑲花邊、鑲掛羽絨四道工序。其中繡花鑲花邊工作量最大,特別需要耐心細緻。首先一針一線地在布條、布片上繡出最美的花、草、蟲、魚之類的圖案,然後按比例將這些繡有圖案的布條、布片縫鑲在衣服上。女裝還要把十二條約五公分寬、四十的長的繡花布縫吊在百褶裙上。而鑲掛羽絨則是取百鳥之羽絨,分別紮成一小束,串上薏米殼,鑲掛在衣服上。百鳥衣分男、女裝,男裝上衣、背心、腰帶、頭巾和綁腿;女裝包括上衣、背心、腰帶、百褶裙、鞋套。 
 芒蒿面具:製作芒蒿面具,選用一種苗語叫"都金湯"的樹木精心刻制,一般寬約20公分,長約30公分,以扮演者臉型進行適當調整。用棕樹皮做鬍鬚飾於面具上。原來用鍋灰塗抹成各種形態,後用油漆描畫,以白色勾畫眼眶、綠色塗抹鼻子、紅色塗畫嘴巴等。面具以誇張手法表現各路鬼神,神態生動,喜怒哀樂兼備。

主要活動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的文化形態體現在歌、舞、樂當中。
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穿著節日的盛裝,吹著蘆笙,齊聚古龍坡,坡上人山人海、披紅掛綠,除了燒香鳴炮,還舉行舞龍、耍獅、蘆笙踩堂、斗馬、斗鳥、賽馬等文體活動。其中的斗馬以激烈搏鬥、驚險刺激吸引著大批觀眾,數十匹雄馬依次爭雄,最後奪冠者的主人,不僅獲得一定的獎勵,還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坡會也是訪親探友的節日,而對年輕的戀人們來說,則多了一個互訴衷情的機會。
坡會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唱苗歌,抒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純真愛情的追求;坡會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幾十名青年婦女身著盛裝,圍圈而舞,氣氛歡快,場面熱烈;蘆笙作為苗家最喜歡的民族民間樂器,每個坡會必有蘆笙,蘆笙曲有迎賓曲、送客曲、借路曲、歡慶曲等,多種多樣,聲音嘹亮,震地動天。
融水苗族坡會均由當地村寨德高望重之人士來出面組織,當地鄉民也往往將坡會視為本民族的文化象徵而捐款捐物,踴躍參加,這體現了融水苗族坡會的自發性。另外,坡會所具有的民間信仰、春祈秋報的儀式觀念以及蘆笙堂、坐妹、斗馬等內容均反映了當地鄉民文化生態的原生性,所以苗族坡會儘管在"文革"時期曾經有過一段停滯期,但後來很快又恢復了。

意義

苗族系列坡會群作為一個獨特的節日,給當地民眾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聚會活動的契機,更讓山民們在互相趕坡中實現展現才華、談情說愛、交友敘舊、傳遞信息、交流技術、交易商貿等不同的願望,展現出這個地區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特徵、風俗習慣、民族審美情趣,它凝聚了民族的共同情感,顯現出非常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作為苗族文化最為集中展現的空間,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能培養苗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坡會也吸引了當地各民族的民眾的廣泛參與,促進了多民族間的融合與團結。另外,坡會作為苗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它使每個參與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傳播,所以,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 然而,由於現代化的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加之農村受城市化建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苗族系列坡會群出現了瀕危的狀況。

面臨問題

雖然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至今保留著其民族文化的傳統,然而我們也看到,這裡的系列坡會群也存在著不少憂患,出現了瀕危的狀況。融水苗族的系列坡會群,經歷了中國大陸相當一段時間的文化變遷與衝突,特別是經受了"文革"的洗禮得以恢復,就當下的情況來看,似乎進入了其發展的新階段,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坡會文化明顯存在著憂患與危機。 
(一)現代文化的劇烈衝擊 
 隨著經濟發展,封閉地區與外界接觸日益頻繁,特別是現代文化的滲透,使原本凝固的生活秩序發生巨大變化。同時,因為經濟落後導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促使人們特別是青年人對本土文化意識的淡漠,致使民族傳統文化在競爭中喪失大量原有的客群群。其次,當苗鄉的青年男女們在外出打工的浪潮中走出深山,也會越來越多地感受和接受山外的文化,當他們脫離這片土地時間較長的時候,沒有了文化空間的薰染,對傳統文化會漸漸淡化,從而導致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失落。 
(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 
 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意味著文化傳統的改變,而正是以上所說諸種情況的改變,則意味著文化空間產生變異。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趨近,其原有的生產、生活習俗也在悄然蛻變,原本落後的生產方式已被先進的生產方式取代,原本的民族語言被國語所代替,原本的民族服飾已經漢化,原本的民族建築變成了鋼精水泥房,原來許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已經很難引起年輕人的興趣。他們更樂於接受的是流行歌曲、影視作品等現代文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削弱了群體意識,增強了個體意識。原來那種集體性參與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的生命力正在逐步減少甚至消亡。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融水苗族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不斷增加,而有時間或者願意去學習吹蘆笙、跳踩堂的年輕人相應減少。一些傳統的蘆笙曲目和蘆笙舞蹈也隨著老一輩人的逝去而失傳。 
(三)對利用傳統文化開發旅遊的認識誤區 
 在當下社會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如何處理好區域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的關係也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許多基層政府部門都看到了民間文化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所蘊涵的巨大潛力,特別是民族地區,總是想以旅遊來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然而,有時不顧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所特有的內涵與規律,粗暴地動用行政手段加以干涉,從而使得一些既有的形式改變了原來的模樣。正是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鄭重地將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系列坡會群作為整體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的申報。

保護內容 

 (一)人才保護與培養: 
 根據調查情況,坡會的一些傳統項目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危機。如傳統踩堂曲很多年輕人已不會吹了,現在只有60-70歲的老人會吹。因此,保護和培養人才刻不容緩。 
 人才保護: 
 建立人才檔案,爭取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設立人才保護基金,通過評選十佳民間藝人,對60歲以上有影響、有貢獻的民間藝人授予榮譽稱號並給予適當獎勵與補貼。 
 人才培養: 
 開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向青少年灌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知識和保護意識。 
 編制有關教材,編入當地中國小課本。 
 在中國小舉辦巡迴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坡會文化。 
 舉辦各類培訓班,重點培養坡會各種項目的年輕骨幹。 
 成立各類協會組織,加強坡會群人才建設。鼓勵老藝人帶徒弟,傳承坡會各類傳統藝術、技藝。 
 (二)研究: 
 (1)召開融水苗族蘆笙研討會 
 (2)召開融水苗族“芒蒿”研討會 
 (3)召開融水系列坡會群研討會 
 (4)出版《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叢書》、製作《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DVD》 
 (三)設施建設: 
 (1)建立桂中融水苗族生態博物館(已列入自治區“十一·.五規劃”1+10項目),設立坡會文化展示中心 
 (2)引進商家資金建立融水苗族歷史文化博物館(廣西正佳貿易有限公司計畫投入1700萬元)(3)對各個坡會場地進行規劃保護 
 (4)建立“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保護計畫 

 2006年保護措施:

1、融水苗族蘆笙研討會。

2、開展“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

3、開展資源普查(至2008年)。

4、成立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預期目標:

1、邀請全國有關地區苗族蘆笙方面的專家學者對融水苗族蘆笙進行研討,整理出融水苗族蘆笙的特點與風格。

2、向青少年灌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知識和保護意識。3、全面掌握、了解坡會群情況。 
 2007年保護措施:融水苗族“芒蒿”研討會。預期目標:組織本市及周邊地區人員對"芒蒿"深入調研,形成理論文章。 
 2008年保護措施: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研討會。出版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叢書、製作介紹坡會群DVD,加大宣傳力度。預期目標:邀請全國及本地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坡會骨幹對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的歷史淵源、理論及繼承、保護措施、開發利用等作系統的研討、交流。加大宣傳力度。 
 2009年保護措施: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檔案資料數位化,建立融水苗族歷史博物館設立坡會文化展示中心。預期目標:將有關資料建立檔案,進行計算機數位化管理。 
 2010年保護措施:建立桂中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生態博物館。預期目標:設立展示平台,加強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宣傳、推介,促進旅遊發展。 

保障措施

 
 1、開展“十佳民族民間藝人”評選活動; 
 2、編制有關坡會文化教材,編入當地課本; 
 3、在中國小舉辦巡迴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坡會文化; 
 4、舉辦各類培訓班,培養年輕骨幹; 
 5、成立各類協會組織,鞏固坡會文化隊伍。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世紀80年代起,融水當地專家學者就對融水苗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了《苗族蘆笙》(吳承德、賈曄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苗族風情》(賈星文、陸征、黃佳運、賈貴真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南方山居少數民族》(吳承德、賈曄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苗族古理古規-依直》(張聲震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等一批著作。 
 2、1985年3月邀請全國各地的苗族文化專家學者在融水召開了苗族學術研討會。會期7天,來自全國各地的129位苗族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3、1986年,在融水縣四家班子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成立了融水縣蘆笙協會、縣直機關蘆笙隊。到目前為止,縣蘆笙協會已換屆三次。 
 4、1996年3月,香粉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批准成立了古龍坡會理事會,由古龍坡會創始人韋闌亭後裔韋榮裕擔任會長。下設環境保護組、斗馬組、斗鳥組、山歌組、蘆笙踩堂組、集資組、安全保衛組等。理事會成立後,即向當地政府部門辦理了《古龍坡會集體土地使用證》,明確規定古龍坡會土地屬民族民間傳統集會和娛樂場地,任何人不得私自侵占使用。為了便於民眾趕坡,理事會帶領民眾修建了一條通往坡會的村級公路,豎立了韋闌亭紀念碑。 
 5、2002年召開了全縣蘆笙座談會。 
 6、2004年3月,柳州市文化局成立了柳州民族文化項目庫領導小組,制定了柳州市民族文化項目庫組織實施方案,組織專門人員開展全市(含轄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調研、普查工作。

7、紅水鄉良雙村於2005年2月成立了“良雙村苗族傳統文化理事會”。組織協調各屯定期舉辦“整依直”坡會和其他民族節會活動。於2005年7月在坡址三隆重地新豎起六根具有苗族傳統文化特徵的蘆笙柱(表示又有六個村屯參加坡會),並重新刻碑一塊,記錄了“整依直坡會”的歷史。 8、2005年柳州市文化局多次邀請有關專家深入民族地區考察、指導,對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通過到部分坡會實地考察、召開各種座談會、採訪當地老專家、老藝人、知情者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經過充分論證,初步確定將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作為國家級項目進行申報。 
 9、2005年5月18日,柳州市在融水縣召開了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申報工作會議,融水縣委常委、宣傳部廖學富部長、政府肖素清副縣長出席會議,表示動員全縣人民積極參加,舉全縣之力完成申報工作。 
 10、2005年6月24日,柳州市政府召開了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淑萍主持,市發改委、財政局、文化局領導參加的申報工作專題會議,落實申報項目、經費等問題。 
 11、融水縣於2005年召開了融水苗族蘆笙研討會,現已著手編寫一本內容廣泛、系統、詳細的《融水苗族蘆笙》書籍,經費已由縣民族局專項經費解決。

融水苗族坡會的傳承及保護

以廣西柳州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為例,在概述坡會群的發展沿革、保護與開發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對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的開發式保護策略。希望通過具體的分析研究,使苗族系列坡會群得到更好的保護與發展,進而為當前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提供若干經驗借鑑。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概念“坡會”是融水境內以苗族為主的各民族集體聚會娛樂的民間傳統節日。是融水人民悼念先烈,禳災祈福,鼓舞鬥志,慶賀豐收,交流感情,交換生產生活資料,愉悅身心的盛大節日。是指在每年春季的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七這段時間內,融水縣各鄉鎮村屯的坡會自然呈現出來的每天一個坡會,時間排列成序,連續不斷,從而形成一個系列化的獨特的文化空間。這裡位於廣西北部,與雲貴高原相連;歷史上乃百越之地,自秦代開始設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全國三大苗族聚居區之一,也是廣西唯一的苗族自治縣。坡會是融水境內以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災祈福、鼓舞鬥志、交流感情、集體聚會娛樂的盛大民間傳統節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