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牆子墓田

庚子科舉人、戶部江南青吏司主事李若木(第十一世)仙逝後墓下有一條沙龍呈騰雲駕霧之勢

人物介紹

單家莊廿一世/李春來蒐集整理
庚子科舉人、戶部江南青吏司主事李若木(第十一世)仙逝後,葬在了原單家莊西一塊較為寬闊的地方,墓下有一條沙龍呈騰雲駕霧之勢,喻意後世子孫興旺發達。
墳墓呈橢圓形,高約五米。墓前石碑高約二米,寬約一米二三,頂作尖圭形,中間鐫“皇清例授文林郎庚子科舉人李公諱鈉庵之墓”等字,石碑背後刻有李若木生平簡介及其頌歌。題蓋文字周圍和碑文沿邊刻有如意雲頭花紋。

主要人物

在此之後的若干年裡,李若木之妻馮氏、王氏;長子李淑唐夫婦、次子李淑夏夫婦;長孫李文振夫婦、次孫李文華夫婦、三孫李文萃夫婦,四孫李文遠夫婦、五孫李文會夫婦;曾孫李用中夫婦、高曾孫李一經夫婦等人均被葬於此地。
墓田大門兩側各立有高約三米左右的龜馱碑,石碑頂部有二龍戲珠浮雕,造型逼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龜個個高昂著頭,蜷曲著尾,四肢用力真象力舉千鈞,卻又穩如泰山。碑上刻有雍正皇帝的聖旨,是雍正皇帝表彰儒林郎李文振功績卓著而立的,人們叫它“龜馱碑”即御碑。碑下以龜為趺(底座)。神話傳說中龜是龍的兒子。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一子好負重,就是龜。龜以長壽著稱,自古受到人們的器重。
整個墓園的四周,為青磚花牆環繞,園內翠柏青松掩映,磚鋪的墓道,曲曲彎彎,從北門一直伸到墓田深處。墓道兩側立著石羊、石虎、石馬、石翁仲。一九四八年國民黨軍隊拆毀花牆子,在墓田內修建碉堡並砸掉了龜頭,花牆子墓田初次遭到損壞。一九六七年平墳運動時徹底被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