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petal)的總稱,位於花萼的上方或內方,排列成一輪或多輪,多具有鮮亮的色彩,花開放以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花開放以後靠美麗的顏色招引昆蟲前來傳粉因形似王冠,故稱之為“花冠”。

花冠

結構介紹

花冠(corolla)與 萼片比相對較薄,結構與 片相似而缺少葉綠體。花瓣的鮮艷色彩主要來源於細胞中的有色體與液泡中的花青素類色素(類黃酮)。在含有色體時,花瓣常呈黃色、橙色或橙紅色;而含花青素的花瓣常顯紅、藍、紫等色(主要由液泡內細胞液的酸鹼度所決定)。二者的結合使被子植物的花色彩繽紛,二者都不存在時花瓣則呈白色。花瓣的 表皮細胞內常含有揮髮油,使花發出各種特殊的香氣。花瓣基部常有蜜腺存在,可以分泌蜜汁以吸引昆蟲。

類型介紹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瓣在很多情況下是同型的,例如毛茛、海棠、山桃的花,花瓣的形狀、大小相同,稱為 整齊花(regular

flower)。但在有些類群中,花瓣常發生明顯的分化,例如豆科植物豌豆、黃芪等的花瓣分化為形態大小不等的旗瓣、翼瓣與龍骨瓣,蘭科植物的內輪花瓣中有一片特化為大而美麗的唇瓣等,這種類型的花稱為不整齊花(irregular flower)。有的花瓣上延伸出或長或短的管狀突起,稱為距(spur) ,如紫花地丁、耬斗菜、鳳仙花等。有的植物花瓣分化為檐部(limb)與瓣爪(claw)兩部分,即花瓣上部擴大形成檐部,花瓣基部狹縮形成瓣爪,例如石竹、油菜的花。有時花瓣會特化為特殊形態的蜜葉而失去原有的形態,例如烏頭屬植物的花瓣。在某些植物的花中,在花瓣和雄蕊之間存在著額外的花瓣狀或冠狀附屬結構,稱為副花冠(corona),例如馬利筋、水仙的花。

萼片

相似,花瓣也可能彼此分離或相互聯合,花瓣分離的花稱 離瓣花(choripetalous flower),如玫瑰、當歸;花瓣聯合的花稱 合瓣花,聯合的部分稱為花冠管,上端分離的部分稱為裂片,如牽牛、丹參等。

花瓣的形態、排列與聯合情況的不同常使花冠形成多種特定的形狀,成為某些分類群的明顯特徵而具有鑑別意義。

組成

花瓣的總稱。常呈現各種鮮艷的顏色,是花的最顯著部分,由若干片段預告瓣組成,位於花萼的內層或上方,排列成一輪或多輪。花冠各瓣彼此分離的,稱離瓣花冠;全部或部分聯合的,稱合瓣花冠。


作用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瓣細胞內細胞液中所含的花色素及有色體中所含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等,是花朵呈現多種顏色的主要原因。花冠基部常有分泌蜜汁的腺體。多種植物的花瓣細胞能分泌揮髮油類,產生特殊的香味。花冠除具有保護雌、雄蕊的作用外,它的色彩、芳香、以及蜜腺所分泌的蜜汁,都有招引昆蟲進行傳粉的作用。

常見類型

分類依據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植物花冠的分類主要依據:根據花瓣的數目、形狀及離合狀態,以及花冠筒的長短、花冠裂片的形態等特點進行分類。

組成花冠的花瓣的形狀、大小、數目、彼此是否有聯合等因植物種類不同而異,常作為植物分類上的重要依據,常見的花冠種類有唇形花冠(如鼠尾草)、薔薇花冠(如玫瑰)、十字花冠(如白菜)、漏斗狀花冠(如牽牛)、鐘形花冠(如桔梗)。有些植物,在花冠上或花冠與雄蕊之間生有稱為副花冠或副冠的附屬物,如水仙花花被內的黃色杯狀物、剪秋羅花冠中爪頂端的片狀突起,都是副花冠。副花冠大多有鮮明的色彩和芳香,以適應昆蟲傳粉。

十字花冠

十字花冠(cruciform),花瓣4,具爪,排列成十字形(瓣爪直立,檐部平展成十字形),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花冠類型,如二月藍、菘藍等。

蝶形花冠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蝶形花冠(papilionaceous),花瓣5片,覆瓦狀排列,最上一片最大,稱為旗瓣;側面兩片通常較旗瓣為小,且與旗瓣不同形,稱為翼瓣;最下兩片其下緣稍合生,狀如龍骨,稱龍骨瓣。常見於豆科植物,如黃芪、甘草、苦參等。

唇形花冠

唇形花冠(labiate),花冠下部合生成管狀,上部向一邊張開,狀如口唇,上唇常2裂,下唇常3裂。常見於唇形科植物如,薄荷、黃芩、丹參等。

高腳碟形花冠

高腳碟形花冠(salverform),花冠下部合生成狹長的圓筒狀,上部忽然成水平擴大如碟狀。常見於報春花科、木犀科植物,如報春花、迎春花等。

漏斗狀花冠

漏斗狀花冠(funnelform),花冠下部合生成筒狀,向上漸漸擴大成漏斗狀。常見於旋花科植物,如牽牛、打碗花等。

鍾狀花冠

鍾狀花冠(companulate),花冠合生成寬而稍短的筒狀,上部裂片擴大成鍾狀。常見於桔梗科、龍膽科植物,如桔梗、沙參、龍膽等。

輻狀花冠

輻狀花冠(rotate),花冠下部合生形成一短筒,裂片由基部向四周擴展,狀如輪輻。常見於茄科植物,如西紅柿、馬鈴薯、辣椒、茄、枸杞等。又稱為輪狀花冠。

管狀花冠

菊花 菊花

管狀花冠(tubular):,花冠大部分合生成一管狀或圓筒狀。見於菊科植物,如向日葵、菊花等頭狀花序上的盤花(靠近花序中央的花,管狀花)。

舌狀花冠

舌狀花冠(ligulate),花冠基部合生成一短筒,上部合生向一側展開如扁平舌狀。見於菊科植物如蒲公英、苦蕒菜的頭狀花序的全部小花,以及向日葵、菊花等頭狀花序上的邊花(位於花序邊緣的花,舌狀花)。

詳細表格

名稱常見植物常見植物舉例
蝶形花冠豆科植物黃芪、苷草、苦參
唇形花冠唇形科植物薄荷、黃芩、丹參
高腳碟形花冠報春花科、木犀科植物報春花、迎春花
漏斗狀花冠旋花科植物牽牛、打碗花
鍾狀花冠桔梗科、龍膽科植物桔梗、沙參、龍膽
輻狀花冠茄科植物西紅柿、馬鈴薯、辣椒、茄、枸杞
管狀花冠菊科植物向日葵、菊花、
舌狀花冠菊科植物向日葵、菊花

色彩由來

蝴蝶花 蝴蝶花

花冠萬紫千紅、艷麗多彩是因為在花瓣細胞液里含有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

花青素是 水溶性。分布於細胞液中。這類色素的顏色隨著細胞液的酸鹼度變化而變化。花青素在鹼性溶液中呈藍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而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因此,凡是含有大量花青素的花瓣,它們的顏色都在紅色、藍色、紫色之間變化著。黑色花瓣內也含有花青素,細胞液呈強鹼性時,花青素在強鹼的條件下呈現出藍黑色或者紫黑色。

花冠[植物學概念] 花冠[植物學概念]

類胡蘿蔔素有80多種,是 脂溶性物質,分布於細胞的染色體內,花瓣的黃色、橙色、橘紅色,主要是由這類色素形成。如黃玫瑰含有胡蘿蔔素則呈現黃色, 金盞花里含有另一種類胡蘿蔔素而使花冠變成梅黃色,而在鬱金香花中的類胡蘿蔔素則使花冠呈現出美麗的橘紅色。細胞中含有黃酮色素或者黃色油滴也能使花瓣呈現黃色。細胞液中含有大量葉綠素則呈現綠色。

潔白色的花瓣是因為細胞中不含有任何色素,只是在細胞間隙中隱藏著許多有空氣組成的 微小氣泡,它能把光線全部反射出來,所以花瓣呈白色。

色彩繽紛花冠 色彩繽紛花冠

複色的花,含有不同種類的色素,它們在花上分布的部位不同。花瓣有含有各種不同色素的細胞鑲嵌而成,使一朵花上呈現出多種不同顏色 ,從而使得花朵絢麗多彩。

人們常見的一些花,從開花到衰落,花色是在不斷變化的,如牽牛花初開的時候為紅色,快凋謝的時候變成紫色,也和花瓣中的細胞液酸監度、溫度變化有關係。 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petal)的總稱,位於花萼的上方或內方,排列成一輪或多輪,多具有鮮亮的色彩,花開放以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花開放以後靠美麗的顏色招引昆蟲前來傳粉因形似王冠,故稱之為“花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