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橋白族鄉

芙蓉橋白族鄉位於桑植縣東北部。是官地坪、淋溪河、馬合口、麥地坪等4鄉鎮以及湖北省鶴峯縣鐵爐白族鄉等鄉鎮通往桑植縣城及張家界市的咽喉要道。全鄉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總人口1.32萬人,其中白族占85%。

基本信息

簡介

芙蓉橋白族鄉位於桑植縣東北部。鄉政府駐地離縣城28公里,交通便利,信息暢通。是官地坪、淋溪河、馬合口、麥地坪等4鄉鎮以及湖北省鶴峯縣鐵爐白族鄉等鄉鎮通往桑植縣城及張家界市的咽喉要道。全鄉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有常年耕 地14278畝(水田7404畝,早地6874畝)。轄17個村、1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2萬人,其中白族占85%。

沿革

該鄉新中國成立前屬四望鄉。 新中國成立後稱芙蓉橋鄉,後並為 梅家橋鄉.1958年成立芙蓉橋人民公社,1984年初撤公社設鄉。 1984年設立芙蓉橋白族鄉,1985 年1月將上坪、下坪、唐家山村劃出成立金藏鄉,1995年5月劃歸馬合口白族鄉,1998年10月從馬合口白族鄉析出並將原金藏鄉劃歸今芙蓉橋白族鄉管轄, 2001年復析出原金藏鄉轄境置天星山林場,為鄉級單位。

氣候文化及旅遊

該鄉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山巒環峙,年均氣溫16℃,無霜期 25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 1500毫米左右,年相對濕度80%,境內資源豐富。
芙蓉橋是張家界市小有名氣的一個白族鄉,全鄉13000多人,大多以谷、王、鍾三大姓為主,是白族遷始祖谷均萬、王朋凱、鍾千一的後裔。正月初九,白族叫“上九”,桑植芙蓉橋白族人用舉辦廟會的方式慶賀上九節。這天,芙蓉橋及周邊地方的白族人,吃過早飯,穿戴一新,並匆匆出發,參加一年一度熱熱鬧鬧的上九廟會。
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主題很明顯,即利用白族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向外宣傳推銷,打造白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物質品牌。近幾年來,芙蓉橋白族鄉政府努力繁榮文化市場,建了白族文化館,白族村國小,籌建芙蓉龍展覽館,推廣傳播白族儺願戲,杖鼓舞,給上九廟會舉辦打下紮實基礎。今年,芙蓉橋白族鄉黨委書記朱愛民、鄉長谷瓊別出心裁在鄉風文明上做文章,讓上九廟會更具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更具有社會主義新時代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