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蘇軾的同名詩歌]

芙蓉城[蘇軾的同名詩歌]
芙蓉城[蘇軾的同名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芙蓉城》是西曆1078年的一首詩歌,作者蘇軾《芙蓉城》詩作於元豐元年戊午,蘇軾在徐州任上。有感於北宋盛傳於世的芙蓉城傳奇故事,詩人作詩記之。作者在文本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是作者如何用詩歌語言敘述故事,這是值得探討的。

作品內容

【詩文】: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雲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雲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度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雲篆誰所銘,遶樓飛步高冷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

芳卿寄謝空丁寧,一朝覆水不返瓶,

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

世間羅綺紛膻腥。此身流浪隨滄溟,

偶然相值兩浮萍。願君收視觀三庭,

勿與嘉穀生蝗螟。從渠一念三千齡,

下作人間尹與邢。

寫作背景

蘇東坡在徐州任上,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三月寫“芙蓉城並序”長詩一首。江陰,別名芙蓉城,又簡稱蓉城。始於宋代,歷代騷人墨客常把芙蓉城作為江陰的美稱。而江陰稱之為芙蓉城,按舊志記載,實濫觴於蘇軾“芙蓉城並序”詩所敘王回迂芙蓉仙子的故事,它聯結著一段文台佳話。詩中提到的王迥,本趙州人,字子高。因娶江陰巨室之女,占籍江陰。他的二個族弟,正師從於蘇,故得以與子高相識,遂欣然作此長詩相贈。

蘇東坡與江陰之緣,除《芙蓉城》詩外,他曾來過江陰,盛讚“珠犀魚蟹之富”;山觀香山“梅花堂”匾額為東坡手書。還為青陽葛宮寫過贊文,青陽葛立方之堂兄葛延之親去海南看望他。新橋鎮的馬嘶橋因蘇而造,蘇墅橋因傳岸邊折得“東坡田舍”碑而得名。蘇東坡後裔在江陰也不少,並已建立蘇東坡學術研究會。 還準備籌建蘇東坡紀念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