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瓠

一種一年生蔓性草本爬藤植物,植株蔓生,分枝性強,側蔓結瓜。 芋瓠植株強健,莖葉上均有茸毛,用手摸之有柔軟感,其花是白色,夜開晝萎,故有夜開花之稱。 一、播種與育苗:芋瓠的播種育苗與春黃瓜相同。

芋瓠

拼寫:yù hú 亦作芋葫
一種一年生蔓性草本爬藤植物,植株蔓生,分枝性強,側蔓結瓜。瓜果可食

作物特徵特性

基本信息

一種一年生蔓性草本爬藤植物。

品種特性

原產赤道非洲南部低地,7000年前中國已食用瓠瓜。果實嫩果淡綠色,被茸毛或光滑,果肉白色肉質,老熟果肉變乾,外皮柔軟。福州本地特有的福州芋葫,在閩南地區享有很高的風評,和擁有一群忠實喜愛者。

芋瓠早熟栽培技術

芋瓠是福州地區大面積栽培,因其通常與芋套種而得名。去年我市引進栽培取得成功,在蔬菜生產上值得進一步推廣。
芋瓠植株強健,莖葉上均有茸毛,用手摸之有柔軟感,其花是白色,夜開晝萎,故有夜開花之稱。植株根系淺,側根較為發達,主要分布在表土20厘米以內,根的再生能力差。莖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長3-4厘米以上,卷鬚分叉。分枝力強,莖節易生不定根,單葉互生,葉柄長。雌雄異花同株,單花腋生,偶有兩性花。瓠瓜屬短日性植株,苗期短日照使主蔓提早發生雌蘊含,雌花開放後由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階段。生長適溫為20-30℃,15℃以下生長不良,10℃以下停止生長,5℃以下受凍害。對光照的要求高,陽光充足,病害少,生長和結果良好。
一、播種與育苗:芋瓠的播種育苗與春黃瓜相同。其種皮厚,要浸種催芽,播前在55℃熱水中浸種15分鐘,然後用常溫浸8-10小時,撈起後用濕布包好,置於27-30℃條件下催芽,經2-3天后,50%種子胚根露出時播種。以粒距4-6厘米,行距8-12厘米將種子平播於床面上,復土2-3厘米,早春採取塑膠小拱棚覆蓋育苗,如採用營養缽育苗有利早熟豐產。播種期2-3月,如大棚種植可提前在元月播種。種子乾粒重約125克,每畝大田用種量3兩,幼苗株高15厘米左右,3-5片真葉時移植,苗齡30-40天,營養缽育苗可以大苗移植。
二、定植:芋瓠適於保水保肥力強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土壤深翻曬白,施足基肥,每莊園用土雜糞30擔、腐熟的人糞尿或雞糞20-30擔,過磷酸鈣25公斤,複合肥25公斤,施肥時結合耕地深施,作畦1.4米(帶溝),畦面蓋地膜。
三、田間管理:芋瓠對肥水要求與黃瓜相似。於種植成活後開始追肥,一般用10%人糞尿,也可滲些些尿素。掌握薄肥勤施原則,晴天施較濃,遇到陰冷天氣不施肥,追肥濃度逐步加濃,直至分枝時可用到對摻,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的前期追肥少。
瓠瓜倒蔓後,如黃瓜搭架引蔓。主蔓6-8片時要打頂,以促其子蔓可留1-2個健壯碩大的雌花,並在雌花上部1-2片葉摘心,則蔓上瓜採收後邊把蔓剪除。早熟栽培時有些地方不進行摘心。
瓠瓜幼苗4-6片葉時,可用乙烯利100-200PPM(即30斤水加藥液4-8毫升)噴施葉面,可噴二次,第二次在第一次後間隔7天,其主蔓第8、9節後每節可生一朵雌花,雄花發生在減少,前期產量大增加。噴藥時應留10%植株不噴,以保證產生雄花授粉。由於瓠瓜夜間開花,授粉機會少,並且早熟瓠瓜多遇到春雨期間授粉昆蟲之足,福州郊區大面積推廣我工輔助授粉,授閃在傍晚或早晨瓠瓜開花時,採摘雄花直接塗於雌花的柱頭上呀把花粉用摶筆沾上後塗抹在雌花柱頭。瓠瓜雌花開放後兩星期,果皮由綠色轉為綠黃色,表面平滑,面現光澤即可採收,採收時用剪刀剪下。畝產40-60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