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子宮肌瘤

良性子宮肌瘤

良性子宮肌瘤對女性而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特別是對有過性生活的女性而言。早期的良性子宮肌瘤雖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控制,則會引發不孕等婦科疾病。

概述

良性子宮肌瘤對女性而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特別是對有過性生活的女性而言。早期的良性子宮肌瘤雖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控制,則會引發不孕等婦科疾病。

症狀

小的子宮肌瘤不影響子宮腔及子宮內膜者通常無症狀。較大的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為子宮出血、月經過多、痛經,甚至不孕等。子宮肌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良性變性的類型多,症狀表現不一。
1、透明變性:因肌瘤生長迅速,造成相對供血不足,使部分組織水腫變軟,鏇渦狀結構消失,代之以均勻的透明樣物質,巨檢時易與肉瘤變性相混淆,光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病變部分為無結構的均勻伊紅色區域。
2、囊腔性變性:為透明變性進一步發展所致,在透明變性的基礎上供血不足,使變性區域內組織液化,形成內含膠凍樣或透明液體之囊腔,整個肌瘤質軟如囊腫。
3、缺血壞死:由於瘤蒂扭轉或重度感染而形成,肌瘤中央部位距供血較遠,最易發生壞死。組織呈灰黃色,柔軟而脆,也可形成小腔隙。
4、盆腔感染:多見於黏膜下肌瘤突入陰道者,供血受阻,發生壞死,繼以感染;也有少數患者因盆腔有感染病灶,多累及子宮肌瘤。
5、脂肪型變性:常在透明變性後期或壞死後發生,也可能系肌瘤間質化生而形成脂肪組織。質軟,易使診為肉瘤。光鏡下見肌細胞內有空泡,脂肪染色陽性。
6、紅色樣變性: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肌瘤壞死,多見於單一較大的壁間肌瘤,常發生於妊娠或產褥期,可能與局部組織缺血、梗死、瘀血、血栓阻塞,而致局部組織出血、溶血有關,使血液滲入瘤體,肉眼見肌瘤紅色,似生牛肉狀,完全失去原鏇渦狀結構。
7、鈣化型變性:發生率低,主要見於慢性肌瘤供血不足的情況,如在絕經後的婦女或細蒂的肌瘤。如鈣藍沉積分散而稀少,則大體不能識辨,但在剖開腫瘤時有砂粒感;病變範圍較廣時則形成一塊硬石。鏡檢鈣化區為深藍色,形成大小不等形態不同的層狀沉積。X光攝片可顯影。
子宮肌瘤絕大多數為良性,但也有極少數會發生惡變——子宮平滑肌肉瘤,肉瘤變性約有0.5~1%的子宮肌瘤惡變為肉瘤,多見於年齡大,肌瘤較大且生長快者,特別是絕經後肌瘤增長迅速或絕經後再出現的肌瘤患者。

治療方式

專家介良性子宮肌瘤疾病的治療原則是根據病人的年齡、症狀有無,肌瘤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數目,造成子宮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願等因素而定。確定如何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放射治療:用於藥物治療無效而有手術治療禁忌或拒絕手術治療者。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症。40歲以下患者一般避免使用放療,以免過早引起絕經症狀。黏膜下肌瘤(基底部寬的黏膜下肌瘤可行X線治療)。在鐳療後易發生壞死,而引起嚴重的宮腔盆腔感染。

治療藥物

 一般來講,常見的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主要有雄性激素類、孕激素拮抗劑以及中醫中藥,患者在選擇治療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自身需求選擇,不要盲目。
1、雄性激素
用雄性激素治療雖然有一定療效,但有男性化副作用,往往不能堅持用藥,高血壓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不用。常見的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雄激素如甲基睪丸素、丙酸睪丸酮等。
2、孕激素拮抗劑
近年來研究子宮肌瘤的發生除和雌激素有關係外,也和孕激素有一定關係,所以研製一種孕激素對抗藥物來治療肌瘤,有輕微潮熱和小關節不適的副作用,停藥後即可消失,因為是一種新藥,尚屬試行套用。
3、治療子宮肌瘤的中成藥
中醫中藥治療子宮肌瘤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充分的分析,然後進行相應的對症分型,再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基本上,中醫中藥治療子宮肌瘤以活血化淤,散結消症為主,佐以理氣行滯,扶正固本,以達到止血、消瘤、恢復元氣的目的。

患者的注意事項

(1)確診為子宮肌瘤後,應定期到醫院檢查。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複查1次;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腹腔臟器。
(2)避免再次懷孕。患子宮肌瘤的婦女在做人工流產後,子宮恢復差,常會引起長時間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症
(3)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4)不要額外攝取雌激素,絕經以後尤應注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5)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須手術治療的,可採用肌瘤挖除術。

檢查診斷

一、超聲檢查目前國內B超檢查較為普遍。鑑別肌瘤,準確率可達93。1%,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由於肌瘤結節中腫瘤細胞單位體積內細胞密集,結締組織支架結構的含量及腫瘤、細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結節於掃描時表現為弱回聲,等回聲和強回聲3種基本改變。弱回聲型是細胞密度大,彈力纖維含量多,細胞巢狀排列為主,血管相對豐富。強回聲型,膠原纖維含量較多,腫瘤細胞以束狀排列為主。等回聲型介於兩者之間。後壁肌瘤,有時顯示不清。肌瘤愈硬衰減表現愈重,良性衰減比惡性明顯。肌瘤變性時,聲學穿透性增強。惡變時壞死區增大,其內回聲紊亂。故B超檢查既有助於診斷肌瘤,區別肌瘤是否變性或有否惡性變提供參考,又有助於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的鑑別。
二、探測宮腔用探針測量宮腔,壁間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常使子宮腔增大及變形,故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宮腔的大小及方向,對照雙合診所見,有助於確定包塊性質,同時可了解腔內有無包塊及其所在部位。但必須注意子宮腔往往迂迴彎曲,或被黏膜下肌瘤阻擋,使探針不能完全探入,或為漿膜下肌瘤,宮腔往往不增大,反而造成誤診。
三、X光平片肌瘤鈣化時,表現為散在一致斑點,或殼樣鈣化包膜,或邊緣粗糙及波浪狀的蜂窩樣。
四、診斷性刮宮小的黏膜下肌瘤或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息肉不易用雙合診查出,可用刮宮術協助診斷。如為黏膜下肌瘤,刮匙在宮腔感到有凸起面,開始高起後又滑低,或感到宮腔內有物在滑動。但刮宮可刮破瘤面引起出血、感染、壞死,甚至敗血症,應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刮出物應送病理檢查。疑為黏膜下肌瘤而診刮仍不能明確者,可採用子宮造影術。
五、子宮輸卵管造影理想的子宮造影不但可顯示黏膜下肌瘤的數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黏膜下肌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而且方法簡單。有肌瘤處造影攝片顯示宮腔內有充盈殘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