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問末

舍本問末

舍本問末,漢語拼音Shě běn wèn mò,意思是分不清主次,拋棄了主要的。

拼音:Shě běn wèn mò

[ 典源]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釋義]趙威后向齊使先問年成,繼問百姓,最後才問齊王,齊使說趙威后這是把卑賤放在前面,而把尊貴擺在了後面。威後說沒有好年成,靠什麼養育百姓,沒有百姓哪有國君,問話哪能捨去根本而去問細枝末節呢?

[ 謂喻]“舍本問末”,亦作“捨本逐末”、“舍本事末”、“棄本逐末”。和“本末倒置”意思相仿。比喻分不清主次,拋棄了主要的、根本的,而去追求次要的、枝節的。《漢書·食貨志下》:“鑄錢采銅……棄本逐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