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甘肅]

興國寺[甘肅]

興國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新華街文化廣場北側,原名“興谷寺”,俗稱“官寺”,建於元代至順年間(1330年-1332年),明代列為秦安八景之一。該寺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由金剛殿、天王殿、接引佛(韋駝)殿、鐘鼓樓和主體大殿般若殿組成。其主體建築般若殿保留了明顯的元代建築風格,是甘肅省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為研究元代建築特徵和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概況

興國寺興國寺
興國寺又名興谷寺,俗稱“官寺”,在秦安縣城北街。元至順年間(1330-1332年),規模初具。明嘉靖年,中垂邑人胡纘宗題其寺額“興國寺”,又書“般若”二字於大雄寶殿門。興國寺起初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剎,寺內有大雄寶殿(即“般若”殿)一座,殿正中置釋迦牟尼佛像,兩旁側有觀音菩薩像。左有伽藍殿,右有菩薩殿;中左有鐘樓,中右有鼓樓,門前有金剛殿,門側有天王殿。寺置兩道門,頭門有金剛2尊,二門有天王4尊。再進直接佛完,龕前有接引佛,完後有韋馱菩薩。迄南即鐘樓和鼓樓,迤北還有文昌宮、聖母宮和、長官殿等。整個寺廟殿宇雄壯,佛像森嚴,建造奇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