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槀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稱。職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稱因罪而服之苦役。《周禮》云: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槀。
周禮.地官司徒. 舂人》:舂人掌共米物,祭祀共其齍盛之米,賔客共其牢禮之米,凡饗共其食米,掌凡米事。
【注釋】
1. 舂,音沖。
2. 共,供也。
3. 齍,同粢,音資,俗名穀子,去皮叫小米。器實曰齍,則黍稷稻粱是也。
4. 盛,音程,黍稷稻粱之屬,在器曰盛,則是也。
5. 牢,祭祀或宴饗所用牲畜。太牢,牛羊豕各一;少牢,羊豕各一。
6. 饗,音享,有飲酒。
《周禮.地官司徒. 槀人》:槀人,掌共外內朝宂食者之食。若饗耆老、孤子、士、庶子,共其食。掌豢祭祀之犬。
【注釋】
1. 槀,音高。
2. 外朝司寇斷獄弊訟之朝也。
3. 宂,同冗,宂食者,謂留治文書。
4. 耆老,謂死王事者之父。
5. 孤子,謂死王事者之子。
6. 士庶子,卿大夫士之子弟宿衞王宮者。
7. 養犬豕曰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