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文化館

自貢市文化館文藝幹部以文學陣地《鹽都藝術》為依託,組織各種文學創作活動。 自貢市文化館是全市民眾文化的龍頭,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擔負著全市民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輔導、創作等職能。 1982年開始,市文化館對自貢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進行蒐集、整理。

簡介

自貢市文化館最早可追溯到民國時期,自貢建市不久,民國30年和民國34年先後在釜溪公園、旭川公園設立了自貢市立民眾教育館和自貢市立貢井民眾教育館。1949年12月自貢市人民政府接管市立民眾教育館改為自貢市文化館,1978年改名為自貢市民眾藝術館。2003年7月根據文化部和四川省有關精神,恢復自貢市文化館名稱。自貢市文化館現館舍地址為:自貢市自流井區五星街道生灝264號。
全館館舍總面積4600平方米,擁有多功能排練大廳、美術工作室、舞蹈音樂創作室、圖書閱覽室、會議室、少兒舞蹈培訓中心、戲劇室、影視欣賞動漫設計室、文學沙龍、非遺展廳等活動廳室。
館內機構設定如下:館長、書記1人,副書記兼副館長1人,下設辦公室、活動策劃部、音樂舞蹈部、美術攝影部、文學創作輔導部等。在職人員17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4人,占總人數的82%,高級職稱4人,占總人數的23%;中級職稱9人,占總人數的53%。初級職稱3人,占總人數的18%。群文幹部大多畢業於藝術院校,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民眾文化活動組織,輔導培訓能力。

群文活動

在自貢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等部門的重視和領導下,自貢市文化館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和諧社會為主導,以豐富廣大民眾精神生活為職能,組織開展了自貢市藝術節、自貢市社區藝術節、自貢市十大歌手大獎賽、自貢市舞蹈新作大獎賽、自貢市久大杯戲劇小品比賽、青少年藝術節、進城務工人員歌手賽、農村文藝展演、京劇藝術節,民間藝術展演,自貢市美術書法攝影展等大型民眾文化藝術活動500餘場(次),參與人員一千多萬人,吸引民眾累計上千萬人次。

藝術培訓

舉辦各類藝術培訓班總計6200期,共輔導、培訓業餘文藝骨幹13萬人次,1000多人考上全國各大中專藝術院校,100多人進入國家級藝術團體。1989年自貢市文化館組建榮縣雙石農民文藝創作組,已舉辦十六期培訓班。

文學創作

自貢市文化館文藝幹部以文學陣地《鹽都藝術》為依託,組織各種文學創作活動。共創作各類文學作品近1萬6千件,省級報刊發表上千件。其中李開傑的中篇小說《高二到高三》獲《兒童文學》1998年年度優秀作品獎,長篇小說《青春留言》獲上海《巨人》雜誌2000年度最受讀者歡迎獎。

音樂舞蹈作品創作

館內文藝骨幹創作出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作品:1980年市文化館組織琵琶彈唱《白髮吟》代表四川省參加國家文化部在北京中南海舉辦的“全國職工曲藝調演”,獲優秀演出獎(最高獎)。1999年歌曲《騰飛的希望》在四川省“科技之光”文藝匯演中,獲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科技廳頒發的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2000年,音樂作品《爺爺教我讀詩章》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少兒聲樂賽獲“蒲公英獎”。舞蹈作品有《葉兒青青菜花黃》(獲全國群星獎金獎)、《這山沒有那山高》(獲四川省舞蹈比賽一等獎)、《歲月如歌》(獲全國總工會文藝調演銀獎)、《鹽路向天邊》(獲全國群星獎金獎)。

基層文化

自貢市文化館是全市民眾文化的龍頭,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擔負著全市民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輔導、創作等職能。我館業務幹部常年堅持到機關、學校、廠礦等基層單位、社區開展藝術輔導、培訓。我館與大安區龍井街紅苕地等多個社區結為幫扶關係,業務幹部定期到社區合唱隊、秧歌隊、樂隊等義務輔導。無償開放具有功能的場地,為廣大民眾提供求知,求美,求樂場所。

協會建設

文化館下設社會文化藝術團體和業餘藝術團隊20餘個,如有:自貢市民眾舞蹈學會、自貢市音樂愛好者協會、自貢市文學藝術學會、自貢市書法研究會、自貢市民眾自娛自樂活動者協會、少兒舞蹈培訓中心、榮縣雙石農民文藝創作組等。上述各學會和藝術團隊的人員達3000餘人,其中文藝骨幹300餘人。

民間文藝的蒐集整理

1982年開始,市文化館對自貢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進行蒐集、整理。其中蒐集民間文學二百多萬字,整理編選40萬字(包括民間故事集、民間歌謠集、民間諺語等),於1989年印成資料《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自貢卷》。採錄自貢民歌磁帶21盤,選出154名民歌手演唱的388首民歌。還編輯《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四川卷·自貢資料卷)。走訪民間舞蹈藝人350人次,獲得民間舞蹈資料1.5萬字,現場拍攝照片1000多幅,整理了一本12萬字、插圖600幅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四川卷·自貢資料卷),於1987年付印成本。

獲獎情況

2004年榮獲文化部授予的全國二級文化館稱號;2007年榮獲文化部授予的全國三級文化館稱號;2010年獲自貢市委、市政府授予四川省第十一屆運動會,四川省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兩會”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獲自貢市委宣傳部授予的四川省第十一屆運動會,四川省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兩會”先進集體稱號。

未來展望

一、不斷完善硬體設施建設。現文化館新館正在建設中,功能設施配套齊全。有多功能的排練廳,為廣大業餘文藝骨幹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排練場所。
二、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引進,依據文化館應具有的藝術門類,引進相應的專業藝術人才,打造一批政治素質較高、業務過硬的人才隊伍。
三、積極開展一系列品牌活動。自貢市文化館以承辦“自貢市藝術節”、“自貢市社區藝術節”等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一系列民眾喜聞樂見的、富有自貢特色的民眾文化活動。

四川省文化館名錄

文化館,指文化活動中心,作用是開展民眾文化活動,並給民眾文娛活動提供場所。目前我國各省市基本都有文化館,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將被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