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安防儀器]

自救器[安防儀器]

自救器是入井人員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時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種隨身攜帶的呼吸保護器具。自救器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的防護個人呼吸器官的裝備。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時,供井下人員佩戴脫險,免於中毒或窒息死亡。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隔離式自救器又分為化學氧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主要用途

by mahaobinby mahaobin

自救器的主要用途是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或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時,供井下人

員佩戴脫險,免於中毒或窒息死亡。

使用方法

ZH15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通用於ZH系列)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使用維護:

我們介紹一下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將專用腰帶穿入自救器皮帶卡,固定在背部腰間。

2、使用時先將自救器轉到腹前,一手托底,另一手拉開封口帶。

3、去掉上外罐,手提頭帶將自救器抽出後將下外罐丟棄。

4、戴好頭帶,整理好氣囊。

5、拔掉口具塞,迅速啟動氧燭(若氧燭啟動失效,應深吸氣後通過口具向藥罐呼氣以強制生氧)。

6、將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於唇齒之間,牙齒咬緊牙墊,用鼻夾墊夾住鼻子,開始用口呼吸。

7、均勻呼吸,快速撤離災區。

假冒產品

自救器作為緊急救護產品,使用頻率很低。日常佩戴與日常檢測對存在隱患的產品初期難以查出問題,煤礦庫存備用品檢測頻率更低,大部分煤礦不會依照規定按時且到位檢查,這給了假冒產品可乘之機。現階段自救器假冒已知手段為低價回收已使用或過期產品,因回收管理的不健全,不法商家較易打通關係獲得完整自救器,可以通過更換外殼和密封圈,重新填裝藥物,偽造生產標籤將產品偽裝成知名公司產品,並偽裝成代理商進行銷售和參加招標。特別是化學氧自救器,偽造與翻新成本低廉,剛出廠時性能也與新品接近,但因主要部件未更換,其有效佩戴期和庫存期限較新品低很多,在各煤礦計畫時間內即失效。使煤礦採購計畫與下井人員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

分類

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隔離式自救器又分為化學氧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化學

結構

由生氧罐、氣囊、導氣管、口具、背腰帶等部件組成。

生氧罐內裝有超氧化鈉或超氧化鉀,並有散熱片,以散發反應時產生的熱。在藥劑上下各有一金屬絲網及玻璃棉組成的格線,以過濾藥劑粉塵於格線之間。45分鐘型自救器中等勞動強度(步行)安全使用時間為40分鐘,靜坐待救狀態可維持2.5~3小時。在生氧罐上部,連線氣囊與導氣管。在導氣管的口水降溫盒下裝有排氣閥,用伸縮接頭安插在氣囊中間,但不與氣囊內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氣。排氣閥上有尼龍繩與氣囊硬壁相連線,起動裝置由藥桶、起動藥塊、硫酸瓶、密封墊及瓶上的尼龍繩組成,尼龍繩穿過密封墊後,附在外殼的上蓋上。

工作過程

當氣囊充滿氣體時,拉開排氣閥,排出多餘的呼出氣,以保證氣囊在常壓力下工作,並減少二氧化碳和水進入生氧罐,從而調節生氧速度,延長使用時間。當佩戴時感到生氧不足,可採用快速起動裝置,拉尼龍繩,使硫酸與起動藥塊起化學反應而立即生氧,以彌補開始佩戴口罩時生氧不足的狀態。

注意事項

1、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注意口具和鼻夾一定要咬緊夾好,絕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夾。

2、生氧劑產生的氧氣要比環境空氣溫度乾熱,但對人體無害。

3、佩戴時不要壓迫氣囊,以防損壞漏氣。

4、佩帶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使用者必須經過預先訓練,並經考試合格方可配備。

使用維護

1、自救器必須隨身攜帶,應儘量避免碰撞。嚴禁將自救器當坐墊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時嚴禁隨意打開。

3、在攜帶自救器前,應檢查外觀有無損壞和碰撞凹痕,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送交有關部門檢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過的自救器已經報廢,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應定期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氣密不良的自救器嚴禁使用。根據《煤礦自救器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將被測自救器放入氣密檢查儀(見圖2)腔體內(注意腔體內剩餘空間若過大,應適當填加實體充填物),扣合封壓蓋,使壓力達到(5~6)kPa,15秒時間內壓力下降值不超過300Pa為合格。隨身攜帶的自救器一般1~2個月檢查1次,受到劇烈撞擊有漏氣可能的自救器應隨時進行檢查。殼體發熱屬於正常現象.在使用過程中禁止摘下口具說話.防碰撞,不能當坐墊使用.個人懸掛和距離不能超過個人3米遠.

壓縮氧

壓縮氧自救器又叫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是以高壓壓縮氧氣作為氧氣源的可重複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礦或普通大氣壓的作業環境中發生有毒有害氣體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災害時使用。人體呼吸系統內部與外界隔絕,供遇險人員快速自救逃生時使用。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呼吸舒適和攜帶方便等特點。根據防護時間有15、30、45、60、120min幾種規格。

原理

定量供氧:逆時針轉動開關手輪,高壓氧氣從氧氣瓶流到減壓器內,減壓後自動輸出1.2L/min的氧氣進入氣囊。

手動補氣供氧:用手指按補氣壓板,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手指離開補氣壓板,供氧停止。

自動補氣供氧:當呼吸系統為負壓時,補氣壓板向內收縮,壓迫補氣桿打開供氧機構,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當氣囊迅速鼓起,補氣壓板離開補氣桿,補氣停止。

吸氣時氧氣從氣囊、呼吸閥、口具進入人體。呼氣時氣體經過呼吸閥、呼氣軟管進入清淨罐,人體呼出的CO2被清淨罐內裝的吸收劑吸收,餘下的氧氣進入氣囊與減壓器輸出的氧氣混合。如此反覆完成人的呼吸循環。

礦用一氧化碳

機構

由濾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構成。其性能應符合GB8159-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的規定。

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當按GB8160-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試驗方法》試驗時,吸入空氣的一氧化碳透過質量分數不超過5×10-4,一氧化碳透過累積量不超過380mL。

(2)吸氣溫度

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0%時,吸入空氣的最高溫度不超過65℃,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達到1.5%時,吸入空氣的溫度不超過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試驗後,呼吸阻力檢驗應符合有關要求。

(4)濾煙能力

帶有濾煙裝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試驗時,其煙霧透過率應不大於40%。

(5) 外殼氣密性

在13.34kPa壓力不得漏氣。

(6) 防水透濕性能

按GB18160-87試驗,產品增重不得超過5%。

(7) 過濾器的氣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氣。

(8) 呼氣閥氣密性

在1.47kPa負壓下恢復到常壓的時間應不小於15s。

(9) 視野

下方視野應大於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規定試驗後,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氣溫度、呼吸阻力外殼氣密性、防水透濕性、過濾器氣密性和呼氣閥氣密性等,應該符合標準要求。

(11)外殼上應有管理排架,腰帶環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裝置,開啟應深紅色標誌。

(12)產品開啟,佩戴應方便、封印裝置開啟力應為39~118N。

(13)口具應採用無毒無異味的橡膠材料製造,含口片形狀尺寸應與口形相適宜,並具有良好的彈性。

(14)頭帶的鬆緊適宜,使其適用於不同的頭形,在逃生或劇烈活動時,口具不應從口中脫出。

(15)鼻夾彈力應適宜,保證夾緊鼻孔不能通氣,在布置鼻夾時應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時注意到夾上鼻夾。(16) 過濾器取出力

取出力應不大於98N。當過濾器夾緊在外殼內不取出時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為30L/分鐘時,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92Pa。

(17)過濾器應設有熱交換的隔熱墊。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1.5%出現高溫時,不應燙傷佩戴者。

(18)過濾器設有口水擋板,以防唾液回流。

(19)過濾器應設有濾塵層,空氣的藥劑中的粉塵不應進入口具內。

(20)過濾器的吸氣閥(帶有吸氣閥的自救器)應靈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統所用材料應能耐一氧化碳1.5%濃度時的高溫,不得分解出有害氣體;產品外殼如系輕合金製成時,應符合“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的規定,使用非金屬外殼時,表面的絕緣電阻不得超過1000M(。

(22)外殼和緊固體必須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熱和耐寒等性能。

停用規定

《禁止井工煤礦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中規定過濾式自救器全部停用,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編號原則

目前國內允許使用型號按運作方式為化學氧自救器(編號為ZH)與壓縮氧自救器(編號為ZY)

壓縮氧自救器依照是否可充氧再運用,可充氧型(編號為ZYX)

以上編號皆為功能拼音首字母組合

Z——自救器

H——化學氧

Y——壓縮氧

X——循環充氧

編號後接阿拉伯數字為中等勞動強度下(步行/小跑)自救器最大供氧時間。

全國所有公司合格產品依照以上編號原則對產品進行編號。

過濾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條件是什麼

利用裝有霍加拉特催化劑裝置將CO氧化為CO2供佩戴者呼吸。它僅能防護CO一種氣體,其使用條件為O2濃度不低於18%,CO濃度不高於1.5%。

使用過濾式自救器應注意什麼

避免摔落、碰撞、拆卸、當坐墊用。遇險需佩戴時操作要準確、迅速、勻速行走,不要慌張,保持均勻呼吸,未到達安全地點前,不得取下鼻夾和口具。

過濾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取下保護罩→用拇指扳啟紅色扳手→拉斷封口條→揭開上外殼並丟掉→抓住頭帶取出過濾器,丟掉下外殼→將口具放入嘴內,牙齒咬住牙墊,嘴唇緊貼口具→夾鼻夾,用口呼吸→取下安全帽戴好頭帶→戴上安全帽撤離危險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