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溝通

自我溝通

自我溝通(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稱內向溝通,既信息傳送者和信息接受者為同一個行為主體,自行發出信息,自行傳遞,自我接收和理解。自我溝通的首要條件,即在於認知,知自己之不足、障礙、限制、圈圈和問題到底在哪裡,非一蹴即成,必須持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為之,不可心急或求速效,而必須慢慢的,一步一步來,方能真正達到自我溝通的確實效果。

基本信息

法則

自我溝通自我溝通
1.遇到任何問題、狀況與事情時,不要怨天尤人,怪別人甚至怪老天無眼,而是要冷靜下來先想想自己,做自我檢測與溝通。

2.自我溝通的首要條件,即在於認知,知自己之不足、障礙、限制、圈圈和問題到底在哪裡。

3.認知後,接著必須動心,用心去感覺、去體悟,使自己的心開放,增加自我溝通的內心動力。

4.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當自己內心的動力增強後,即刻就要付諸實踐,讓行動發揮出自我溝通的充分效果。

5.自我溝通非一蹴即成,必須持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為之,不可心急或求速效,而必須慢慢的,一步一步來,方能真正達到自我溝通的確實效果。

作用

1、“要說服他人,首先要說服自己”——從內心認同工作的價值和說服理由;

2、自我溝通技能的開發與提升是成功管理的基本素質;

3、以內在溝通解決外在問題:目標在外部——自我溝通是內在和外在得到統一的聯結點。

方法

自我定位

自我溝通自我溝通
1991年,英國曼徹斯特老特拉福德。預備隊教練埃里克·哈里森一如既往坐在更衣室上面的二樓餐廳,透過窗戶觀察訓練場上少年隊球員的比賽。突然,一個少年試圖用一個50碼開外的吊射進攻對方的球門,埃里克坐不住了,他猛地推開窗戶,衝著少年吼到:“喂,你這個愚蠢的小混蛋,別再試著踢那些好萊塢式的長傳球了!”短傳配合在球場上更容易破門得分,這種長傳球在正式比賽中很難給對方球門造成威脅。

但少年沒有因為教練的怒吼而放棄自己的長項,被稱為“喜歡長傳的人”,他接受並喜歡上了這種定位。1996年8月17日,在曼聯與溫布爾登的英超比賽中,少年在本方半場接麥克萊爾傳球後突然起腳射門,皮球以一道美妙的弧線飛越整個半場,並在門將的手和球門橫樑之間墜進球網。那個少年也因為這空前絕後的一腳一夜成名。他正是大衛·貝克漢姆。自我定位是自我溝通的重要部分。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個體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內容都是彼此迥異的,都有著區別於他人的潛力和特質。無論你的生命出身如何,相貌幾分,學歷高低,只要你能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找準坐標系中的位置,並且堅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每個人都可以成功。

信念坐標

通常人們都會在事業坐標軸上尋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在那個坐標點上努力奮鬥,打造自己的生活。其實生活中還有一個信念坐標軸。自我溝通除了包括自我認知、自我定位之外,還包括找到自己的信念坐標軸。在這個坐標軸上,人們尋找著自己的處事原則、自己的信念力量、自己的精神核心。而堅強的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很多挫折和困難。

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沒有什麼細節因細小而不值得你去揮汗,也沒有什麼大事大到盡了力還不能辦到。”誰都避免不了經歷和體驗塵世的艱辛和痛苦。那么與其消極悲觀、怨天尤人,不如抖擻精神、告訴自己:“黑暗不是我的人生色彩,我只是在經歷黑暗。”當放下那些沒有必要的心理負擔之後,自然會撥開雲霧見月明。天使為什麼能飛,不是因為有翅膀,而是因為沒有包袱。我們可以沒有傾國傾城的姿容,沒有令人艷羨的財富,甚至可以長時間渺小如螞蟻一般,不為旁人所關注--因為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信心和精神力量的缺失。

熱衷獨處

獨處不等同於孤獨,我們只是從喧囂的外部世界中暫時抽身出來,回歸到自我的家園,體會著自我的價值、信念、理想以及自我的完整,並且在這種完整中清晰“照見”自我,感受自我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堅守,然後用這份力量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達成自己的心愿,對抗外部世界的挑戰、壓力以及塵世間的紛紛擾擾。
創作出著名劇作《等待戈多》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塞繆爾·貝克特,就是一個熱衷於獨處的現代隱士。1936年,貝克特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獨處的感覺真是美妙極了。”他一生都鍾情於沉默和寧靜,常常一個人流連在柏林蒂爾加騰公園,久久不願離去。貝克特並不是為了獨處而獨處,他堅信,沉默和獨處對他的寫作是至關重要的。
有很多人覺得生活節奏如此快,怎么會有時間去獨處呢?其實即便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各種重負如影隨形,總會有片刻時光可以供一個人細心品味。你也不必為獲得獨處的時刻而盡顯怪癖偏頗,生活中有很多種簡單方法可以完成這樣的自我溝通旅程。不妨找個假日,獨自一個人在鄉下麥田裡散步;或者清晨早起,獨自去感受一下黎明破曉的恢弘和壯美;抑或是在街邊花園的長椅上閒坐片刻,吹吹風;還可以佇立在無邊空曠中,感受大自然的那份清靈和寬闊。獨處時,我們會有時間和機會去重新思考自我定位、價值系統和精神狀態。當你用片刻時間去重新溫習這些“自我話題”,一定會帶來很多積極的作用。

自己聊天

對自己評價過低、對於未來沒有信心和勇氣、莫名地感受到憤怒或者抑鬱,這些負面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體驗。對此,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解決方法。有些人習慣向父母傾訴苦衷,有些人選擇在愛人的溫存中慢慢療傷,也有些人通過在網路上和陌生人聊通宵來排解內心的不快和鬱悶。我們總是在四處尋找那些可以信任的人去疏解自己的失望和無助,但每每這時,我們總會忘記還有一個最忠實的朋友,那就是自我。和自己說說心裡話,也是自我溝通的重要方法。
有人問古希臘大學問家安提司泰尼:“你從哲學中獲得什麼呢?”他回答說:“同自我談話的能力。”現代心理學的發展也證明,適當地和自我開展對話,有助於我們改善情緒、調節心態、實現自我釋放、完成自我溝通。

比如當你心情低落沮喪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像知心好友一樣,不斷安慰、主動體貼、積極引導自我的話,那么負面情緒就會得到逐步改善,這種自我對話方式稱之為正向自我談話;但是如果你選擇責備自己、過分指責自己、對自我吹毛求疵的話,那么負面情緒就難以消除,痛苦只會水漲船高,這種自我對話方式就稱之為負向自我對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