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景奎

個人資料

臧景奎從小就酷愛書法、繪畫。中學畢業後,這個樸實的小伙子,穿上了綠軍裝,來到廣東省某部衛生隊。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團長趙清臣在軍內外獲獎的根雕作品,萌發了學藝之心。幾年後,臧景奎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他自費到山東,先後拜訪了青島、蓬萊等地的根雕名師。經過他們的悉心指點,臧景奎眼界大開。多年的藝術積澱,臧景奎的創作才能終於迸發。有一次,本村村民伐樹建房,挖出一個奇特的樹根,它根系發達,縱橫交錯,彎彎曲曲,迴旋盤繞。臧景奎把樹根拉回家,圍著它,轉了整整三天,耐心觀察,反覆琢磨,終於依勢造型地刻制出一件《雙龍會》的根藝作品,被評為國家一等獎。
根雕創作的原料大多取于山崖溝壑之中。臧景奎獨自一人,背著水壺、帶著乾糧在荒山野嶺、名山大川中苦苦尋覓。近處的樂山、薄山、嵖岈山,遠處的武當山、泰山、神農架、五指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時幾天不下山,只好在人煙稀少的荒山中過夜;乾糧吃光了、水壺沒水了,就采野果、挖山藥充飢,飲山中清泉止渴。
為了採挖一個根料,臧景奎會付出令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他在確山縣境內老樂山南側懸崖上,發現一個巨大而奇特的樹根,長在峭壁兩塊巨石的夾縫之中。他用繩索拴著腰部,將身體吊在懸崖峭壁的半空,用鋼釺撬了一天,石頭紋絲不動。之後,因懸崖上不能放任何工具,他又連續4天攀上爬下80多次,仍無法將樹根挖下來。最後,他花費500多元,僱車僱人,才將樹根運回家。
1990年春,臧景奎在北京參加國際盆景、根雕藝術博覽會時,恰逢“亞運盛會”開幕前夕,他的作品《鷹擊長空》被亞運會組委會收藏。在第三屆中州根藝展覽中,他的作品雄鷹系列《扶搖》獲一等獎,《望盡天涯》、《高瞻遠矚》獲二等獎。在全國參加國際盆景根藝博覽會,他的作品《不稱霸》被評為一等獎。
30多年來,臧景奎的根藝創作水平不斷提高,其化朽木為神奇的藝術功力深得社會各界讚賞。他本人先後被河南省根雕研究會吸收為會員,被駐馬店市命名為“根雕藝術師”。現在,他正在抓緊創作一組作品,獻給國慶60周年。
根 痴 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翠竹搖風,蔭翳蔽日;盆景錯落,花葉扶疏。這裡是驛城區水屯鎮劉付漢村的一座農家小院。女主人在院子裡風風火火地喊:“喂,天快下雨啦,你還不上場收麥子?”屋裡有人慢條斯理地回答:“我把這塊樹根鑿好就去。”
屋裡,桌子上,床頭上,牆壁上,到處擺放的是根雕藝術品。這些樹根經過他精心地刻、磨、鑿,一個個獲得了藝術的靈性,或蟠龍,或翔鷹,或脫兔……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於雜花生樹、野鳥啁啾的境地。一位黑瘦的莊稼人,目光呆呆地盯著樹根,說:“坐吧,別亂摸。”
他就是河南省根雕研究會會員、駐馬店市“根雕藝術師”臧景奎。臧景奎種8畝多地,養活一大家子。他是怎么與根雕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的呢?是怎樣神奇的靈感,使這個莊稼漢完成了從農民到藝術家的嬗變呢?
臧景奎搓著一雙繭手,說:“這幾年,俺農民的日子舒坦了,有吃有喝,不愁零花錢。我就想,農民也應當有追求,我們的生活也應當豐富多彩。有一天,村裡有一家村民伐樹建房,挖出一個奇特的樹根。這樹根根系發達、縱橫交錯、彎彎曲曲、迴旋盤繞,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把樹根弄回家,依勢取材,耐心琢磨,精心設計並刻出了一件盤龍根雕。全村的老少爺們都跑來看稀罕,說,想不到一個樹根,會變成這么美的物件。這話打動了我的心。是啊,農民也渴望藝術來美化生活。從此,我便日漸迷上了根雕藝術。”
回憶交織著跋涉的艱辛和愉悅。隨著臧景奎傳奇般的敘述,我的眼前迭幻出一組組鏡頭:一個面孔黝黑的漢子,痴痴地注視著大山,蹣跚在崎嶇的山路上,風雨兼程。他身旁翱翔著搏擊長空的“蒼鷹”,飛舞著引頸長鳴的“雙龍”……
深山有奇材。根藝的材料大多取材于山崖溝壑之中。臧景奎背著水壺,帶著乾糧,騎著腳踏車,到百餘里外的大樂山覓寶。大樂山是桐柏余脈諸峰中最高的,且多斷崖,溝壑縱橫,深不可測。臧景奎腰拴一根繩子,手持一把钁頭,出沒在風溝山澗。他發現一個裸露岩石外的樹根,便爬上爬下從各個角度揣摸它的形神。一天不行,他就投宿到山下農戶的牛屋,靠一碗稀飯、兩塊紅薯果腹,第二天又上山繼續工作。那盆神形兼備的“雙龍會”,便是在樂山溝發現的。它長在兩塊石頭的夾縫中,臧景奎用鐵棍撬了一天?熏也沒能撬動石頭。用10元錢請兩個放牛人幫忙?熏才將石頭撬開?熏但仍有一部分樹根長在一座寺院的牆縫裡。如果鋸掉就可能失掉其藝術價值。臧景奎就去求寺里的和尚,出20元的賠償金,和尚才應允把樹根挖出。因樹根太大無法帶回,臧景奎就把樹根擺放在山坡上,就地揣摩兩天,才把握住這樹根具有的“雙龍”神韻。
為了培養藝術眼光,提高審美功力,臧景奎買了很多關於美術、盆景、根藝的書刊,無論莊稼活如何忙,他都如饑似渴地學習鑽研。他經常反覆閱讀有關書籍,學習前人的經驗,結合實際,進行創作。一次,他把鄰居準備燒火的一塊樹根弄了回來,日夜端詳審視,參閱了許多書刊資料,想了兩個月也沒找到最佳雕刻角度。這一天,他正在床上盯著樹根發獃,一個小孩跑來撞動了樹根,樹根歪斜了。臧景奎大叫一聲“鷹”,撲跌床下,抱著樹根瘋也似的鑿刻起來。
臧景奎經常獨自一人背著水壺、帶著乾糧在荒山野嶺、名山大川中苦苦尋覓。近處的樂山、薄山、嵖岈山,遠處的武當山、泰山、神農架、五指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時幾天不下山,只好在人煙稀少的荒山中過夜,乾糧吃光了、水壺沒水了,就采野果、挖山藥充飢,飲山中泉水止渴。為提高審美藝術和鑑賞能力,他先後到北京、青島、泰山、開封等地拜訪名家,虛心求教,去尋求根雕藝術的真諦,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
我問他:“搞這么多根藝、盆景,你想過賣錢嗎?”臧景奎淡然一笑,說:“為了掙錢,我就不幹這苦差事了。我搞根雕藝術是為了讓鄉親們高興高興,勞作一日,看看根雕、盆景,說說笑笑,疲勞就會消去許多。”
30多年來,臧景奎創作的根雕藝術作品有1600多件,有50多件先後在國家、省、市級展覽中獲獎。1990年春天,在北京舉辦的國際盆景、根雕藝術博覽會上,他的作品《鷹擊長空》被亞運會組委會收藏。在第三屆中州根藝展覽中,他的作品雄鷹系列《扶搖》獲一等獎,《望盡天涯》、《高瞻遠矚》獲二等獎。在全國盆景、根藝博覽會上,他的作品《不稱霸》被評為一等獎。
告辭臧景奎,他說聲“不送”,轉身又去敲打他的樹根。出門十步許,再回首,但見根人莫辨,只有鷹飛,鳥鳴,鶴唳,龍吟……

相關作品及榮譽

1.《雙龍會》 獲國家一等獎
2.《鷹擊長空》 被亞運會組委會收藏
3.《扶搖》 參加第三屆中州根藝展覽會並獲一等獎
4.《望盡天涯》 參加第三屆中州根藝展覽會並獲二等獎
5.《高瞻遠矚》 參加第三屆中州根藝展覽會並獲二等獎
6.《不稱霸》 參加全國國際盆景根藝博覽會並獲一等獎
7.《國慶60周年獻禮》 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個人其它信息

臧景奎除了有一手根雕的絕活,繪畫,書法都相當有造詣,他還是當地有名的赤腳醫生,村里村外的人生病感冒什麼的都會去找他抓兩副藥,尤其擅長中藥,幾年前因年齡稍大又喜愛根雕藝術退休專心做根雕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