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單眼相機

膠片單眼相機

柯達於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達彩色膠捲。所以,135的那個1是指有別於可重複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135膠捲的完整定義則為“採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膠片”。 135膠捲一般為一卷36張,120因機背不同分有6×6、6×7、6×9、6×10等畫幅,所以120膠捲可以拍9-12張照片。4×5、8×10大畫幅相機使用的是單張的頁片,一次拍一張或兩張膠片。

產品簡介

膠片單眼相機 膠片單眼相機

膠捲採用的是35mm電影膠片,35是其寬度,那么,前面那個1是怎么回事呢?Oscar Barnack設計的萊卡相機首先使用35mm電影膠片,但是一開始膠片必須先裝進可重複使用的暗盒裡,把片頭剪去,才可拍攝。1934年,柯達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膠捲盒,這實際上是德國斯圖加特的Nagel相機廠的發明,柯達收購了該廠。 單眼相機原理

單眼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單眼相機就是取景方式採用單鏡頭反光方式取得物像進行觀察拍攝的相機。單眼相機的取景器稱為TTL(Through The Lens)單眼取景器。這是專業相機上必備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沒有誤差、通過鏡頭的光學取景器。這種取景器的取景範圍可達實拍畫面的95%。惟一缺點就是如果鏡頭過小,取景器會很暗淡,影響手動對焦。幸好現在都具備自動對焦,這一點已無大礙。當然,如用了TTL單眼取景器,為了不使取景器過暗,廠家自會用大口徑高級鏡頭,所以目前單眼相機的鏡頭普遍較大,就是這個因素造成的。

結論

從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是通過:一次反射(面鏡)、二次全反射(五菱鏡)

膠片單眼相機 膠片單眼相機

CCD獲取圖象信息是當拍攝的瞬間面鏡彈起來,然後打開快門暴光的。 常常聽人說“單眼相機”,單眼究竟是什麼呢?單眼就是指單鏡頭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大多數35mm照相機都採用這種取景器。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稜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因此,可以準確地看見膠片即將“看見”的相同影像。該系統的心臟是一塊活動的反光鏡(如圖淺藍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膠片平面的前面。進入鏡頭的光線(如圖紅色光路)由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一塊毛玻璃上。早期的SLR照相機必須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機並俯視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雖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顛倒的。為了校正這個缺陷,現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機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裝了一個五稜鏡。這種稜鏡將光線多次反射改變光路,將影像其送至目鏡,這時地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時,進入照相機的大部分光線都被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五稜鏡,幾乎所有SLR照相機的快門都直接位於膠片的前面(由於這種快門位於膠片平面,因而稱作焦平面快門),取景時,快門閉合,沒有光線到達膠片。當按下快門按鈕時,反光鏡迅速向上翻起讓開光路,同時快門打開,於是光線到達膠片,完成拍攝。然後,大多數照相機中的反光鏡會立即復位。

膠片式單眼相機一般採用兩種膠片曝光方式:一是中心式曝光,另一種是布簾式曝光。曝光時間由拍攝者設定,相機通過機械聯動達到曝光時間。

膠片式單眼是指照相機通過光學系統成像並曝光在膠片上,膠片經沖印形成照片供觀賞和存留;本文提到的CCD是通過相機光學系統成像曝光到CCD焦面上,然後經過光電轉換形成圖像,記錄到記憶體中——這就是數字式單眼相機的功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