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蘚

腳蘚

腳癬腳癬,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數天、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另一隻腳。水疤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疤。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但決不會是瀰漫性、邊界不清楚的。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治療腳蘚專家推薦姜氏衛膚霜,中草藥配方,去除病根,治癒不復發。腳蘚患者平時需要注意飲食,避免刺激發病部位。

基本信息

症狀表現

腳癬俗名“香港腳”,又叫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腳癬是一種接觸傳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腳底及腳首邊緣,劇癢,必須抓破為止。故常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

早期症狀

本病多發於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性一般多於女性。由於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衛生狀況和體質的差異,其臨床表現也各異。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

1.汗皰型 初發為多數散在厚型小水皰,破裂後形成環狀鱗屑,亦可形成多環狀鱗屑,可逐漸擴延成片,皮膚逐漸增厚,自覺瘙癢。

2.趾間型 好發於第3、4或4、5趾間,表現為少量鱗屑,自覺奇癢。病人常不自覺的搔抓,有時鱗屑不顯著,僅感瘙癢,稱為無症狀型,但常為帶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繼發細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爛,濕潤有滲液。

3.鱗屑角化型 表現為足跖、足跟及足側緣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紅色鱗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顯,粗糙乾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症狀較重,易致皸裂。夏季常可出現少數丘疹或小皰。病程慢性,時久皮膚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紅色毛癬菌引起,病情頑固,難以治癒。

4.濕潤糜爛型 此型多繼發於趾間型或汗皰型,多由過度搔抓,常繼發細菌感染,局部炎性明顯,浸漬糜爛,有明顯滲出,自覺癢痛,夏季多見。

根據臨床表現並結合實驗室查菌檢查,足癬的診斷並不難。

病情起因

它是由致病性皮膚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有傳染性,常為單側發生,時間長了,也可雙腳患病。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據上海市1975年對11萬人普查,足癬的發病率為36.76%。我國南方的發病率可達50%~60%。在某些職業和集體中,甚至可高達80%~100%。為什麼足癬會有這么高的發病率呢?這要從足癬的成因談起。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

腳掌多汗是足癬的主要誘發因素。婦女在妊娠期間,由於內分泌的變化,引起皮膚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癬。肥胖者因趾間潮濕,汗液浸漬易患足癬。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禦功能,也是誘發足癬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癬。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足癬的易感性。

足癬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不良衛生習慣常使足癬發病率增高。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有些人還喜歡用手摳摸腳趾,以至損傷了足部皮膚,使足癬蔓延。家庭中有人患足癬,如不給予適當的治療,又去密切接觸別人,會造成接觸傳染。足癬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常不消毒,健康人使用後也易感染。

症狀類型

(1)水皰型: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性感染,並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外治驗方

治療腳蘚專家推薦姜氏衛膚霜,此驗方創製於清(光緒)年間,系純天然中草藥經研磨熬制而成,是前關百年留傳的中藥外用治療腳蘚驗方。用於皮炎、腳蘚、皮膚癬、濕疹、過敏、瘙癢等皮膚問題的治療。此方近十年略統計用藥10000餘例,總有效率可達99%,可以淘寶網購。用法是外用,先局部使用,然後每天2-3次,塗抹患處。

選用非處方藥

1. 西藥

外用:《香港腳藥水》、鹽酸特比萘芬(療霉舒)霜、硝酸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和聯苯苄唑霜、水楊酸硫膏、複方十一烯酸鋅軟膏、紅黴素眼膏、四環素可的松眼膏、維生素B6。

2. 中藥

《竺爽抑菌洗腳液》如意金黃散、三黃膏加服小敗毒膏。

3. 中 藥 外 用 擦 劑

《癬康寧喜》一天用兩次,一次使用0.5g。

調理事宜

手腳癬並不難治,但不易根除,原因之一是沒有堅持治療的毅力,只要不癢就忘記了搽藥。所以必須堅持,直到皮膚都不白變,正常光滑了,還要堅持上藥或泡腳1~2周。原因之二是有人認為手腳癬是養生病,治好了會得其他病,其實醫學上並不承認此事。還有人因為反覆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何時就醫

1.甲癬或掌蹁部皮膚較厚經久不愈。

2.腳癬有繼發感染,塗上述藥膏後也還紅腫疼痛。

3.雙側手足多處病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