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康復操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腰肌勞損是指以腰部隱痛反覆發作,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可見於現代醫學所稱之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外傷、婦科等疾病。主要症狀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肌勞損與長期的不良姿勢直接相關,患者首先要注意矯正姿勢改變生活方式,儘可能穿平底鞋,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常見症狀

腰肌勞損的主要症狀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急性發作時,各種症狀均明顯加重,並可有肌肉痙攣,脊椎側彎和功能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下支牽拉性疼痛,但無串痛和肌膚麻目感。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可局限於一個部位,也可散布整個背部。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基本操作

(據紅網)腰部前屈後伸運動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作好預備姿勢。然後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後伸各四次,運動時要儘量使腰部肌肉放鬆。
腰部迴旋運動姿勢同前。腰部作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鏇轉各一次,然後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順、逆交替迴旋各八次。
“拱橋式”仰臥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後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鍊的進展,可將雙臂放於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後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覆鍛鍊20~40次。
“飛燕式”俯臥床上,雙臂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覆鍛鍊20~40次。以上方法於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診斷要點

患者多有腰部過勞或不同程度的外傷史。腰部酸痛,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勞累時加重,休息後減輕。彎腰工作困難,彎腰稍久則疼痛加重,常喜用雙手捶腰,以減輕疼痛。檢查腰部外形多無異常,俯仰活動多無障礙。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並有壓痛,壓痛部位多在骶棘肌處、骶骨後面骶棘肌止點處,或髂骨嵴後部、腰椎橫突部。X線照片多無異常所見,少數患者可有骨質增生或脊柱畸形。

多功能防治措施

腰肌勞損是腰部或腰骶部軟組織疼痛的總稱,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表現為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的疼痛,時輕時重、反覆發作,久坐或天氣變化後加重,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腰肌勞損症狀主要是腰或腰骶部疼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臨床上治療腰肌勞損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牽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肌勞損的治療關鍵在於堅持。以上方法最常用也是最易堅持的當屬物理療法,常見的是金柱康腰痛帶,它同時具有熱療、磁療和牽引固定的功效,堅持使用可達到通經活絡,消炎止痛,促進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環,血氧交換飽和度,防止腰部肌肉向纖維化改變,可真正加強腰部肌肉,恢復腰部肌肉和周圍韌帶的腰椎保護作用。從而有效治療疾病。另外功能鍛鍊和日常康復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腰肌勞損在治療過程中以及以後的康復治療中,要少做使用腰部力量的高強度體力活動,甚至可能局部時間制動,目的是減輕疼痛,消除腰部肌肉疲勞並儘可能固定腰椎避免腰椎骨質增生,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功能喪失,腰肌萎縮,誘發其它病變,一般主張治療與功能鍛鍊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併發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腰肌勞損可以徹底治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