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班

胡家班

“胡家班”指的是胡鵬導演手下的一個拍功夫片班底。 劉湛在黃飛鴻劇集中主要飾演“豬肉榮”也就是他的師父林世榮。 他在黃飛鴻里演的是張寶權等各色角色。

初成:1949年
輝煌時代:上世紀50年代到六十年代初
班底風格:展現真功夫,講究真刀真槍(時代原因,節奏緩慢,過於一招一式一板一眼)。

簡介

“胡家班”指的是胡鵬導演手下的一個拍功夫片班底。
這個班底在上世紀50年代所向披靡功績顯赫,單是《黃飛鴻》就拍了59集之巨(搭上原班底編劇王風所導的,有七十部左右)。1956年整個香港出品了25部黃飛鴻電影,“胡家班”不可思議就拍了23部。簡直就是拍上癮。後來香港黃飛鴻電影能獲吉尼斯長片世界紀錄,胡家班居功至偉。
胡鵬班底並不是外界的贈與,他們成員內部也認定班底的存在。
胡鵬在寫幾十年導演生涯回憶錄《我與黃飛鴻》時,多次把自己的班底稱之為“黃家班”。事實上,所謂“黃家班”也並不只是在90年代出版回憶錄才有的稱呼,早在50年代中期拍黃飛鴻時,就已經有打“黃家班”字幕的情況出現(如《黃飛鴻義貫彩虹橋》、《黃飛鴻擂台爭霸戰》)。而到了57年,風頭正勁的“黃家班”成員更是聯合起來創辦了“聯合影業公司”自己拍片,創業作是《黃飛鴻二龍爭珠》,五六十年代“聯合影業”除了拍一些黃飛鴻電影外,也拍了其他許多功夫武俠片。
由於50年代香港電影界尚沒有簽“死約”的習慣,哪一個公司出得起錢,就能請來明星導演演員拍戲。胡鵬所帶出來的班底倍受觀眾歡迎,因此,也得到了眾多電影公司的青睞。四處拍戲的他們,橫掃整個香江。
在胡鵬第一部《黃飛鴻》沒有出來之前,香港武俠片拍攝都沿襲於上海的舊套路,基本上都是照搬(不做改動)京班舞台功架,胡鵬用國術來拍攝功夫片確立了新的風格(儘管只是新拍功夫片的雛形,但武打設計的理念形式已經改變,南北兩派融會貫通形成了一種獨到的港式功夫片風格),改變了功夫片的模式,讓功夫看起來更為真實。此舉可謂開天闢地,後來的功夫武俠片拍攝基本都是按這方向而走、而進步。
人事上,胡鵬班底里的袁小田、劉湛等人站穩腳跟後,不斷的帶徒弟兒子朋友入電影武行(詳見袁家班、劉家班);可以算胡家班一份子的于素秋,與一些中國戲劇學院的老師們曾在胡鵬班底里工作過,他們後來順道也把于占元的徒弟們帶進了電影圈(見於家班),像洪金寶他們就曾拍過胡鵬的《兩湖十八鏢》(上下集)……此後幾十年,這些後輩們不折不扣的成了香港功夫片主力軍。

班主:胡鵬

胡鵬原名胡惠鵬,學名胡佳梅,1909年在上海出生,小時候也是在上海讀書。1931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1949年在香港以新觀念拍了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黃飛鴻鞭風滅燭》,開創了一個新功夫片時代。此後十幾年裡以創作黃飛鴻系列為主,間中也拍過不少其他功夫片、文藝片。60年代中後期,邵氏功夫片崛起後,他的電影也越來越少,七八十年代只有屈指可數的幾部電影,從此算是退出了香港影壇。
當年的金紫荊“終生成就獎”似乎帶了詛咒,頒給誰誰就倒霉。胡鵬1999年被金荊獎終生成就獎鎖定,第二年便去世。享年91歲。

主要成員

王風

1923年出生,原籍廣西桂林。
50年投入電影界工作,不久之後成為胡鵬電影的主要編劇,50年代的黃飛鴻大部分出自他手。而《黃飛鴻》用“將軍令”做背景音樂也是他提倡後開始使用的。
59年自己做起了導演,拍了眾多喜劇、功夫片、神怪片,其中有十部題材為老本行黃飛鴻。
80年退出影壇,80年代末於香港逝世。

關德興

粵劇名伶,由於他詮釋的黃飛鴻十分成功,於是從49年開始就一直演到了80年代,演黃飛鴻一共77部,被老一代港人看成“黃飛鴻”化身(新一代的觀眾更加接受李連杰塑造的形象)。後面板塊詳談。
1996年逝世。享年92歲。

石堅

早年練武,性情和藹。但在黃飛鴻系列中每次出場卻都是飾演奸人惡霸。“奸人堅”的稱號就是因黃飛鴻系列而得。
曹達華
華叔飾演梁寬已經小有名氣,後來他與于素秋合作拍的神鬼武俠片更是創了一個“曹達華、于素秋”時代出來。
假如大家注意過黃飛鴻的片目,應該會有少許奇怪,因為第四集片名就叫《梁寬歸天》,但曹達華飾演的梁寬後來卻仍然頻頻的出現。這是由於當時胡鵬導演準備為《黃飛鴻》收尾,到了第五集就是大結局了,但沒想到“黃飛鴻系列”會如此的受歡迎,停拍只會給別人搶了招牌,胡鵬導演只好不斷續拍下去,也只好讓梁寬死而復生了。
真實中的梁寬據說死得挺早,只活了25歲,而且死得可憐,是得了梅毒醫治不了死的;另一坊間說法則是和別人打鬥被殺的。

于素秋

也拍過眾多胡鵬的電影,勉強起來也能算是其中一員。

西瓜刨

西瓜刨原名林樹根,又名林根。由於齙牙,演員高佬泉就幫他起了個外號西瓜刨。50年代他乾脆用西瓜刨這個藝名來上字幕。
他1918年生於廣州,18歲時移民香港,在介紹下進入電影界工作,一開始做的是道具管理員,46年被人介紹做茄哩啡,開始拍戲,演藝生涯50餘年,拍電影近600部,演了無數配角。
在胡鵬版的黃飛鴻里,他飾演牙擦蘇,這個角色他飾演了80多部,比關德興演黃飛鴻還要多。
2001年去世。

劉湛

劉湛師承林世榮,屬於黃飛鴻嫡系徒孫。他是後來名武指劉家良的父親。
劉湛在黃飛鴻劇集中主要飾演“豬肉榮”也就是他的師父林世榮。幾十年後,洪金寶也做了同樣“犯上”的事,他在《七小福》里飾演了他師父于占元。
他除了拍戲,在香港還開有武館,一群弟子有一些後來被他帶入了電影圈,如神仙、黃哈、陳全等。兒子劉家良、劉家榮進武行也和他有莫大關係。
劉湛在戲裡面有點是屬於負責搞笑胡鬧,現如今看起來也很好玩。

劉家良

後來著名的武術指導(見劉家班)。早年跟隨他父親劉湛也飾演了眾多黃飛鴻的戲,大多是飾演飛仔流氓、石堅的手下。同時做流氓打手的還有武師石志斌

任燕

出自武術世家,其父任雨田被稱為中國第一個武術指導,兄弟任大官、任細官(即後來的任世官)一前一後是響噹噹的武打明星,她自己同樣了得,是五六十年代的武打女星。
五十年代中後期的黃飛鴻大部分為其做女主角,角色並不固定,叫蘇小紅、張玉儀之類的。

邵漢生

他自幼隨霍元甲之子霍東閣習武,自己卻算是李小龍的師父之一,當年以教李小龍武術來換李小龍的舞蹈,結果小龍哥把他武術學了去,卻沒教他跳舞。他創立的羅漢操傳到新加坡更是被視為國操。此人在電影界同屬多才,武指、製片、劇務、演員都做過,參演過30多部黃飛鴻,角色不一。

袁小田

袁和平父親。
袁小田是香港較早的武術指導。在黃飛鴻里演得較多的是功夫家子,其中不少是反派。

小老虎

小老虎是袁小田的侄兒。在黃飛鴻系列裡飾演土匪爛仔較多。雖然比袁小田小一輩,但小老虎同樣是有名武師,早年就曾和袁小田一起在洪仲豪電影《方世玉與苗翠花》里擔任武術指導,兩人同時還是粵劇名家林家聲的北派功夫師父。

周小來

當年一同和袁小田被薛覺先邀請到香港的武師,來港後改造香港粵劇(薛派)的功夫場面。是劉家良等人尊重的老前輩。

林蛟

“蚊叔”開始做龍虎武師時候曾用“林玉成”做為藝名,50年代改成“林蛟”。說起來好玩,當年有導演想幫他起名“林彪”的,但“蚊叔”在國民政府軍131師做過營長,而“林彪”是共產黨的大將,這個名字蚊叔自然打死不肯。後來洪金寶的爺爺洪仲豪也就是華南電影廠廠長才幫他換名為“林蛟”。
之所以被稱為“蚊叔”,則是因另一個故事而起。當年他坐船過海,售票員看他名字看少了兩點(當時坐船要簽名),便說怎么有人叫林蚊那么奇怪的?同去的鄧碧雲牢記心中,回來後故事便傳遍影視圈,就此,林蛟就多了個外號“阿蚊”,隨著年歲逐漸增大,大家又改稱為“蚊叔”。
“蚊叔”星途頗為傳奇,第一部戲只有一個鏡頭,屬於“茄哩啡”(老覺得“跑龍套”這個詞彆扭),第二部戲正準備開拍,男主角在廣州被拘留了,導演一時沒人選只好就讓他頂替,和于素秋搭配拍《荒江女俠》,從此走紅。
林蛟也是習武之人,做過龍虎武師,中期演功夫頭,年紀大了就演老叔父,《旺角卡門》、《無敵幸運星》、《表姐,你好嘢》等等那些角色大家應該印象深刻。
他在黃飛鴻里演的是張寶權等各色角色。

其它

黃飛鴻的兩個徒弟凌雲階和鬼腳七的飾演者分別是高超陳耀林(還有個何山)。凌雲階的角色也有點故事,關德興60年代初去了幾年國外,回港後就重新開黃飛鴻的戲,武術冠軍陳觀泰就出任凌雲階的角色,但只一集之後就跟了大紅大紫的張徹拍《馬永貞》,角色就改由曾江去扮演。
另外,富家女演員鄭碧等人也演過不少黃飛鴻的戲;林妹妹也是胡家班一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