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德富卡板塊

胡安·德富卡板塊

胡安·德富卡板塊是以探險家胡安·德富卡命名的一個小板塊,它從胡安·德富卡海嶺生成,並在喀斯喀地亞消減帶處消減於北美洲板塊西緣的北部之下。它的南部以布蘭科斷裂帶為界,北部以努特卡斷層為界,西部則與太平洋板塊相接。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它是北美洲板塊的一部分。

板塊介紹

胡安·德富卡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

胡安·德富卡板塊的南部以布蘭科斷裂帶為界,北部以努特卡斷層為界,西部則與太平洋板塊相接。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它是北美洲板塊的一部分。

歷史演變

胡安·德富卡板塊是曾經非常巨大、現在大部分已經消減於北美洲板塊之下的法拉龍板塊的一部分。法拉龍板塊現今僅殘餘三個小板塊,即胡安·德富卡板塊、戈爾達板塊探險家板塊。在一些文獻中,以胡安·德富卡板塊作為這三個小板塊的統稱,這樣,胡安·德富卡板塊在不同的文獻中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胡安·德富卡板塊的消減形成了含有火山的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的北部,它們都是太平洋火圈的一部分,從英屬哥倫比亞南部沿北美洲的西海岸向南直抵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著名的聖海倫斯火山就是喀斯喀特山脈中的一座火山。

地震帶

在喀斯喀地亞消減帶上發生的離現在最近的大地震是震級為9級的喀斯喀地亞地震。根據本地海嘯沉積物的碳同位素測年記錄,它發生於1700年前後。根據日本的海嘯紀錄,這次大地震發生的精確時間是1700年1月26日,一個星期二的晚上。

最新訊息

“大型逆沖區”地震是世界上最大級別的地震,它發生在“俯衝帶”。當地球的一個構造板塊俯衝到另一塊下面時,就會形成俯衝帶。據加拿大自然資源部說,卡司凱迪亞斷層發生的最後一次地震的震級估計是芮氏9級。胡安德富卡板塊正在外力的作用下,被迫沿卡司凱迪亞斷層俯衝到北美板塊的下面。由於兩個板塊有很大部分疊加在一起,慢慢積聚的壓力終有一天會導致板塊斷裂,引發大型地震。俄勒岡州立大學活動構造和海底繪圖實驗室主管克里斯·古德芬戈教授表示,他們收集到的信息顯示,這兩個板塊間的壓力正在不斷增加。他說:“它就像一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這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