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余提籃鮮果圖

胡善余提籃鮮果圖

《胡善余提籃鮮果圖》是由中國著名油畫大師——胡善余創作的作品。作品是靜物畫,畫作中有蘋果、梨、西紅柿等蔬果以及提籃、陶瓶、白色檯布與花布背景等。此幅作品在2011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好評。

基本信息

作品欣賞

靜物畫是胡善余晚年十分偏愛的創作類型,而且他反覆描摹一些固定的對象和物品組合,像此作中出現的蘋果、梨、西紅柿等蔬果以及提籃和有傳統韻味的陶瓶、白色檯布與花布背景等,在他八九十年代同類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現。在不斷重複中,畫家展現出自己的耐性、趣味和對畫面形與色等本體問題的執著探索。

畫面非常注重色彩關係的試驗,局部用色純、艷、厚,實際上把視覺體驗推到了一個難於把握的極端狀態,但畫家從容地利用大面積的白色和中間色、過渡色構成的背景來緩衝,從而在衝突中達到調和;減弱黑白反差和明暗層次,使得白色檯布變得相當不易處理,但畫家通過微妙的色調變化,將空間關係很好地表現出來;強調水果、陶瓶等物體的結構,特別突出高光點,獲得了一種略顯誇張的立體感;短促的輪廓線,不僅具有造型意義,而且給畫面增加了一絲運動和不安定的氣息;背景的花布花紋模糊抽象,裝飾性很強。可以說,構成畫面的各種因素都具備相當的強度與力度,而畫家卻將它們控制在一個整體內,顯示出多層次的張力。其色彩、肌理、空間關係等方面的經營實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能夠在靜物畫中灌注如此強烈的個人精神,令我們不得不讚嘆一位老藝術家的旺盛生命意志。

畫家簡介

胡善余(1909-1993)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的一個華僑家庭。1929年考入杭州國立藝專,師從林風眠、蔡威廉兩位教授。1934年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師從法國當代著名畫家西蒙教授,作品《自畫像》、《靜物》入選法國春季沙龍。1935年回國,到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任教。1937年油畫《市場一角》、《舞女》參加第二次全國美展。1942油畫《西康銅器》、《少女像》參加第三次全國美展。1952年油畫《工地一角》參加全國美展。1980年上海人美出版《胡善余油畫選》,在杭州舉辦《胡善余教授教學四十年作品展覽》。1981年油畫《靜物》參加浙江省美展獲榮譽獎,《浙江畫報》和《畫廊》雜誌均作專題介紹。1984年油畫《靜物》參加全國美展。1985年中國美術館前後收藏油畫18幅。1987年北京人美出版的《油畫選集》中發表作品10幅。1992年9月在上海舉辦《胡善余先生從藝六十年油畫作品回顧展》,並召開“胡善余油畫藝術研討會”。1995年中國美院出版社出版《胡善余油畫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