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才[清初將領]

胡全才[清初將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全才,生卒年不詳,山西文水人,清初將領。明崇禎進士,官兵部主事。

胡全才,生卒年不詳,山西文水人,清初將領。明崇禎進士,官兵部主事。
順治元年,固山額真葉臣定山西,疏薦,起原官。二年,自郎中授陝西漢羌道,駐漢中。時叛將賀珍為亂,全才上官,撫綏雕瘵,安集流亡。招明將趙光遠部曲齊升、王明德、李世勛等來降,盡收其軍械,與知府楊可經等練士卒,聚芻糧為備。珍突至圍城,升等奮勇衝擊,世勛中流矢死。城守三十餘日,援師至,珍遁走,漢中得全。工部侍郎趙京仕疏言漢中重地,宜設巡撫,且薦全才才稱仕。三年,擢寧夏巡撫。四年,疏請頒本朝律典及性理、通鑑諸書,令士子誦習。又疏言:“寧夏舊額兵三萬有奇,設總兵及中軍副將分統之。其後兵裁及半,罷中軍副將。往者總兵應徵發,叛將王元遂乘隙戕巡撫焦安民為亂。宜復舊制,廣兵額,設中軍,調征興慶副將馬寧嘗擒斬王元,請仍補斯缺。”下部議,並如所請。元黨馬德既降復叛,全才與總兵劉芳名發兵討誅之。語詳芳名傳。是歲山、陝蝗見,全才為捕蝗法授州縣吏,蝗至,如法捕輒盡,不傷稼。因以其法上聞,命傳示諸直省。
初,全才任漢羌道時,令凡受賀珍札付者,許自首,仍予札付如其官。旋揭告漢羌總兵尤可望苛罰冒餉,藏匿偽官,可望即以擅給札付訐全才,並坐罷。全才詣部自陳,部議以全才功大罪小,復除江西饒南道。十年,經略洪承疇奏薦,令從征湖南。尋命撫治鄖陽,提督軍務。李自成將郝搖旗、劉體純等降於明,及明桂王走南徼,遂屯聚房、竹群山間為盜。全才分兵扼衝要,馳察谷城、南漳諸地形勢,檄諸將進討,戰屢勝。十三年,明桂王所置總兵李企晟入鄖陽,與搖旗等合,全才遣諸將朱光祚等密捕之,執企晟。旋擢湖廣總督,卒官,贈兵部尚書,謚勤毅。翻譯

胡全才,交城縣石侯村人。明崇禎間進士,官至兵部主事。
清順治元年,固山額真葉臣向皇上推薦,皇上原官職起用。順治二年,由兵部郎中升任陝西漢羌道道台,駐守漢中。當時叛將賀珍作亂,他上任後,治理戰爭創傷,安撫流民,招撫明將士歸降,與知府楊可經等操練士卒、籌備糧草,以防備賀珍來犯。後來賀珍果然包圍城池,將士奮勇抗擊,守城三十多天,後來援兵趕到,賀珍逃走,漢中得以保全。工部侍郎趙京仕上疏說漢中是軍事重地,應該設立巡撫,並推薦他擔當此職。
順治三年,提拔為寧夏巡撫。順治四年,他上疏建議頒布本朝律典及性理、通鑑等書,讓士子誦習。又上疏建議寧夏應該恢復原有編制,擴大兵額,設立中軍,並推薦了中軍副將人選。兵部的決定下達後,正像他所請示的一樣。
將領王元曾乘寧夏總兵接受調集外出之機,殺死巡撫焦安民發動叛亂。其部下馬德一度歸降,後又發動叛亂。全才與總兵劉芳名平定了這場叛亂。這年陝西一代出現蝗災的苗頭,他制訂了捕蝗法傳授州縣官吏,蝗災發生後,按他傳授的方法去捕殺很奏效,而且不傷莊稼。於是他把這個方法報告給皇上,皇上又讓傳授到各省。
當初他任漢羌道台時,曾下令:凡受過賀珍任命的將領,自首後仍任命原官職。此後不久,他告發漢羌總兵尤可望處罰苛刻、貪污軍餉、藏匿偽官,而尤可望就以他擅自任命賀珍部將來回擊,兩人一起被罷官。他到兵部說明實情,兵部認為他功大過小,又任命他為江西饒南道台。
順治十年,應經略洪承疇的要求,皇上讓他隨洪承疇征伐湖南,隨即又命他撫治鄖陽,提督軍務。李自成部將郝搖旗、劉體純等歸降明朝後,趁著吳三桂遠在南疆,就屯聚在房、竹群山間為盜。他分兵把守交通要道,指揮將士征討,屢屢取勝。順治十三年,吳三桂所設的總兵李企晟潛逃到鄖陽,與郝搖旗等會合,他派人秘密捕獲李企晟。不久,他被提拔為湖廣總督,卒於任上。卒後加贈兵部尚書,謚勤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