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直立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m。小枝被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1-4cm,被灰白色星狀毛;托葉線形,長約2mm,早落;莖下部的葉近圓形,長4-5cm,寬5-6cm,先端淺3裂,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鋸齒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地桃花

直立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米,小枝被星狀絨毛。莖下部的葉近圓形,長4-5厘米,.寬5-6厘米,先端淺3裂,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鋸齒;中部的葉卵形,長5-7厘米,3-6.5厘米;上部的葉長圓形至披針形,長4-7厘米,寬1.5-3厘米;葉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葉柄長1-4厘米,被灰白色星狀毛;托葉線形,長約2毫米,早落。花腋生,單生或稍叢生,淡紅色,直徑約15毫米;花梗長約3毫米,被綿毛;小苞片5,長約6毫米,基部1/3合生;花萼杯狀,裂片5,較小苞片略短,兩者均被星狀柔毛;花瓣5,倒卵形,長約15毫米,外面被星狀柔毛;雄蕊柱長約15毫米,無毛;花柱枝10,微被長硬毛。果扁球形,直徑約1厘米,分果爿被星狀短柔毛和錨狀刺。花期7-10月。

生長環境

1.生於乾熱的空曠地、草坡或疏林下。

2.生於海拔500-1500m的草坡、山邊灌叢和路旁。

分布範圍

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分布於越南、高棉、寮國、泰國、緬甸、印度和日本等地區。

主要價值

我國長江以南極常見的野生植物,喜生於乾熱的空曠地、草坡或疏林下。莖皮富含堅韌的纖維,供紡織和搓繩索,常用為麻類的代用品;根作藥用,煎水點酒服可治療白痢。

本種葉形變異較大。

別名

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天下捶、八卦攔路虎、假桃花、粘油子、八卦草、迷馬樁、野挑 花、梵尚花、羊帶歸、虱麻頭、奇馬樁、紅孩兒、石松毛、牛毛七、半邊月、拔膿膏、大梅花樹、野茄子、山茄簸、油玲花、土杜仲、野桐喬、山棋菜、刀傷藥、肖梵天花、三角風、桃子草、刺頭婆、千下錘、大迷馬樁棵、土黃芪、巴巴葉、窩吼、地馬格。

醫藥相關

【英文名】Rose Mallow Root, Root or herb of Rose Mallow, Root or herb of Cadill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rena lobata Linn.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地桃花或粗葉地桃花的根或全草。

【科屬分類】錦葵科

【性味】甘;辛;涼

【歸經】肺;脾經

【功效】祛風利濕;活血消種;消熱解毒

【功效分類】祛風藥;滲濕利尿藥;清熱解毒藥

【主治】感冒;風濕痹痛;痢疾;泄瀉;淋證;帶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喉痹;乳癰;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中藥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杧果甙(mangiferin),槲皮素(quercetin)。

【考證】出自《廣西藥植圖志》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用藥禁忌】《廣西藥植圖志》:虛寒者忌服。

【出處】《中華本草》

備註:廣州極常見的野生植物,喜生於乾旱的曠地上,葉形,小苞片,花萼,花瓣和成熟心皮的被毛及刺均有極大的變異。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根煲酒飲。

2.《福建民間草藥》:逐痹驅風,活血解熱。

3.《廣西藥植圖志》:全草,治毒蛇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根,治淋病,雙單喉蛾,外感熱,痢疾。

4.《陸川本草》:破積,散毒。治跌打損傷,瘡癰。

5.《南寧市藥物志》: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排膿生肌之功。治紅白痢。

6.《四川中藥志》:治肺癆吐血。

7.《閩東本草》:治筋骨不利,風濕痹痛,陽虛自汗,水腫,泄瀉,產後風,帶下,胃痛。

用藥方選

1.乳腺炎:鮮肖梵天花葉、酒各適量,搗爛敷;另用肖梵天花根60-125克,雞蛋1個,輕敲裂縫,同煎服,連服3-4天。

2.毒蛇咬傷:鮮肖梵天花根二重皮30克,雄黃、五靈脂各6克,酒燉服,渣外敷傷口。

3.風濕關節痛:肖梵天花、三叉苦、兩面針、昆明雞血藤各30克,水煎服;或鮮肖梵天花根30-60克,豬腳1隻,酒、水燉服。

4.腎炎水腫:鮮肖梵天花根30-60克,水煎服。

5.癰瘡:鮮肖梵天花根搗爛敷。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較乾旱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向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於3-4月播種,直播,按行株距

33cm×33cm開穴點播,穴深約3cm,每穴播4-5粒種子,每1hm2用種量15-22.5kg。播後覆蓋薄細土2cm,澆水保濕。亦可播種育苗,撒播,當苗高15-20cm時移栽。

田間管理

直播苗高約7-10cm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每穴留苗2-3株。生長期間需追肥2-3次,以人畜糞水或堆肥為主。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乾燥根呈圓柱形,略彎曲,支根少數,上生多數鬚根,表面淡黃色,具縱皺紋;質硬,斷面呈破裂狀。莖灰綠色至暗綠色,具粗淺的縱紋,密被星狀毛和柔毛,上部嫩枝具數條縱棱;質硬,木部斷面不平坦,皮部富纖維,難以折斷。葉多破碎,完整者多捲曲,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麵粉綠色,密被短柔毛和星狀毛,掌狀網脈,下面突出,葉腋有宿存的托葉。氣微,味淡。

醫藥

【侗藥】奴豆棒堆( Sugs duil baengl dih),求巴甲(piudt bav jac):根及全草主治呃洶形(閉經)《侗醫學》。【傣藥】項滿糯說:根用於腹瀉《傣藥錄》、《傣醫藥》。喊曼挪鎖(西傣):根治感冒,腸炎,痢疾,風濕關節痛,風濕腫痛,腎炎水腫;葉用於毒蛇咬傷,瘡癤《滇省志》。肖梵天花(德傣):根、全草治慢性胃炎《德傣藥》。項滿糯說:治腹瀉,消炎,止痛《版納傣藥》。項滿糯諾(西傣):根、葉用於腹瀉《滇藥錄》。【拉祜藥】得謊呢,得諾尼:根治乳腺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滇藥錄》。那呢爬:根治感冒,腸炎,痢疾,風濕關節痛,風濕腫痛,腎炎水腫;葉治毒蛇咬傷,瘡癤《滇省志》。那呢爬:根治大便秘結,感冒,痢疾,無名腫毒,肝炎,風濕痹痛,水腫,淋病,白帶,吐血,癰腫,外傷出血,胃痛,跌打損傷,肺結核咯血,喉蛾,腎炎,水腫,毒蛇咬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拉祜藥》。【佤藥】日美著丁:根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風濕疼痛,感冒《滇藥錄》。【布朗藥】功用同佤族《滇藥錄》。【瑤藥】根尖,姑莆妹:根皮與雞肉煎服治小兒佝僂病初期多汗,水煎服治腹瀉,痢疾;根水煎服治腹瀉,與豬腳或豬瘦肉煲服治腎炎水腫,血崩,搗爛敷患處治瘡癤;葉水煎服治痢疾;全株水煎服治腹瀉,痢疾,口渴咽乾,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扁桃腺炎,尿路感染,毒蛇咬傷,水煎洗患處治婦女陰部瘙癢《桂藥編》。【毛難藥】屙駿:功用同瑤族《桂藥編》。【仫佬藥】地桃花:功用同瑤族《桂藥編》。【彝藥】么多喲:功用同瑤族《桂藥編》。莖皮用於蛇蟲咬傷,無名腫毒,口舌糜爛《哀牢》。【壯藥】必逢,菜逢,地頭:功用同瑤族《桂藥編》。【阿昌藥】米石翁薩:根治風濕關節痛;全草外治跌打損傷,骨折《德宏藥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