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總部大樓

聯合國總部大樓

聯合國總部大樓,也稱為“聯合國大廈”,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著名的現代建築。1946年選址時,美國J.小洛克菲勒出資購買紐約曼哈頓島東河岸邊大片街區相贈,經聯合國大會決議接受,遂定址紐約。1947年成立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包括中國梁思成教授)組成的設計委員會,設計總負責人為美國建築師W.K.哈里森。

簡介

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大樓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大樓

聯合國總部大樓,也稱為“聯合國大廈”,共39層。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的東側,可以俯瞰東河。位於紐約曼哈頓的聯合國總部大樓是這座美國最大城市的觀光地之一,是著名的現代建築

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在美國紐約市東曼哈頓區,可以俯瞰東河,建於1947年至1952年,主要建築物由大會場大樓、秘書處大樓和哈馬舍圖書館三部分組成,秘書處大樓為大廈的主體建築物,樓高153.9米,共39層,立面為大片玻璃維護牆,被俗稱為“玻璃宮”,大會場則是每年的聯合國大會舉辦的地點,大樓中的花園,以及戶外雕塑也是十分知名。

占地 18 英畝 ,這塊地是當時紐約富商洛克斐勒捐出 850 萬美金買下的土地,並送給聯合國,希望能把聯合國總部留在紐約,以鞏固紐約的世界地位。

選址

此大樓於1949年和1950年間興建,土地購自於當時的紐約房地產家威廉·傑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面積闊達17英畝(約6.87973公頃)。在此之前,洛克菲勒家族有意提供其在紐約州威斯特徹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Kykuit的土地,但因距離曼哈頓遙遠,便而作罷。之後,納爾遜·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便協助新的土地的購買,其父約翰·洛克菲勒二世(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則捐助了850萬美元協助興建大樓。雖然大樓位在紐約市,但其土地實際為國際領土,其西側邊界為第一大道,南側為東42街,北側為東48街,東側為東河。

歷史

聯合國建築群興建於1947至1953年間。

1946年選址時,美國J.小洛克菲勒出資購買紐約曼哈頓島東河岸邊大片街區相贈,經聯合國大會決議接受,遂定址紐約。

1947年成立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包括中國梁思成教授)組成的設計委員會,設計總負責人為美國建築師W.K.哈里森。

大廈1947年動工,1953年建成(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早期板式高層建築,1947~1953年建,W.K.哈里森等設計)。

1961年拆除重建。

設計特色

聯合國總部大樓聯合國總部大樓

由美國建築師 Wallace Harrison 工作小組設計,約可分為幾個重要部分,從參觀入口進入後,右側的大樓是聯合國大樓 (General Assembly) ,後面那棟方正筆直得像火柴盒的大樓是秘書處大樓 (Secretariat Building) ,沿著東河濱的一排辦公大廳是安全理事會 (Security Council) 、社會暨經濟理事會 (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Chamber) ,東河濱的人行步道很值得觀賞,因為旁邊有一座美麗的玫瑰園,約有 1,400 株玫瑰,都是會員國贈送的。

大廈占地7.2公頃。居中為大會堂,供聯合國大會使用。設計時,會員國不多,按遠期會員國80個和每會員國代表5人、顧問5人考慮,並加設特別觀察員席和貴賓席300個,記者席320個,聽眾席1000個。大廳內牆為曲面,屋頂為懸索結構,上覆穹頂。南面為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是早期板式高層建築之一,也是最早採用玻璃幕牆的建築。前後立面都採用鋁合金框格的暗綠色吸熱玻璃幕牆,鋼框架挑出90厘米;兩端山牆用白大理石貼面。大樓體形簡潔,色彩明快,質感對比強烈。東河沿岸為一組五層會議樓建築,分設各理事會大廳。臨42號街的舊建築曾作為聯合國圖書館。

建築

秘書處

秘書處大樓秘書處大樓
秘書處大樓是一棟玻璃面的39層板式建築,由於其四四方方的長方體外形而被稱為“火柴盒”,這是由包括梁啓超之子建築家梁思成在內的世界10位建築師共同討論設計的。秘書處大樓前方的150多個旗桿,懸掛著聯合國成員國的國旗,主旗桿上則是藍色的聯合國旗幟。

秘書處大樓一側較低的長排建築,其高度由低至高形成一道弧線,這就是聯合國總部的會議廳大樓,其內有各個規格的會議室。緊連會議廳大樓的是聯合國大會廳,聯合國成員國代表的表決會議都在此舉行,因而此地也成為聯合國總部出鏡率最高的地方。大會廳對面的哈馬舍爾德圖書館是1961年加建的。

大會堂

大會堂大會堂
大會堂是聯合國里最大的房間,座位能容納1800多人。這個房間是由負責設計總部的11位建築師合協力設計的,為了強調國際性,裡面沒有擺設任何會員國的禮物。大會中唯一的禮物枛大會堂兩邊各一幅抽象的壁畫是無名氏贈送的。壁畫是法國藝術家費爾南德·萊格爾設計的,由一位不具名的捐贈者通過美國的聯合國協會贈送。

大會堂是聯合國里唯一掛有聯合國徽章的會議室。徽章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下來的世界地圖,兩側是象徵和平的橄欖枝

大會是中央機關,192個會員國在此聚會討論當代的緊迫問題,其中大多數問題涉及許多國家或洲,因此需要國際合作。大會不是世界政府,它的決議對會員國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通過大會的建議,可以使全世界集中注意重要的問題,從而促成國際合作。在某些情況下,大會的決定可以導致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和公約。

安全理事會會議廳

安全理事會會議廳是挪威贈送的禮物,由挪威建築師阿倫斯坦·阿聯合國總部爾內伯格設計。安全理事會會議廳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挪威藝術家佩爾·克羅格繪製的一幅油畫壁畫。畫中有一隻長生鳥從灰燼中再生,象徵著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建。在底部陰暗的顏色上方,畫有色彩鮮艷的圖象,象徵著未來世界更加美好。一群人在稱糧食給所有人分享,象徵著平等。牆上的掛毯和靠東河的窗簾都用藍色和金色的絲線織成,描繪信念之錨、生長的希望之麥和仁慈之心。

《憲章》賦予安全理事會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作為聯合國的“急診室”,安全理事會必須準備好在和平受到威脅時隨時開會。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會議廳是瑞典贈送的禮物。它是由負責設計聯合國總部的11名國際建築師中的瑞典建築師斯文·馬克柳斯構思。代表區周圍、欄桿和門用的都是瑞典的松木

這個房間的一個特色是,公共走廊上的天花板都是暴露著的管道。建築師認為,任何有用的東西都不必遮蓋起來。“未完工”的天花板通常被認為是個象徵,提醒人們聯合國的經濟和社會工作永遠沒有完結;為了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條件,總有更多的事可做。

託管理事會

託管理事會會議廳是丹麥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它是丹麥建築師芬恩·朱赫爾設計的,室內所有陳設都來自丹麥。牆上鑲嵌著白蠟木,目的是加強會議廳的音響效果。

託管理事會會議廳內的大型木雕像是1953年6月丹麥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是丹麥藝術家亨里科·斯塔克雕刻的。雕像用整根柚木樹乾雕成,婦女的雙臂向外伸展,放小鳥自由飛去,意味著“無限制地飛向更高處”。對託管理事會來說,這象徵著殖民地獲得獨立。

託管理事會是個主要機關,負責監督11個託管領土的管理情況,直到它們獲得自治。由於使命已經完成,理事會於1994年決定暫停工作,只在需要時才開會。

夏加爾彩色玻璃窗

彩色玻璃窗彩色玻璃窗
在公共前廳的東邊,遊客可以看到法國藝術家馬克·夏加爾設計的彩色玻璃窗。這是聯合國工作人員和馬克·夏加爾本人於1964年贈送的禮物,以紀念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和1961年飛機失事時與他一起罹難的其他15個人。

這個紀念物大約15英尺寬,12英尺高,裡面有一些和平和愛的象徵,例如在畫面中間的小孩被一個從花海中出現的天使般臉龐的人親吻。在左邊、下邊和上邊描繪的都是母愛和爭取和平的人。畫面上的音符使人想起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是達格·哈馬舍爾德先生生前喜愛的樂曲。

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

圖書館圖書館
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於1961年11月16日落成,館名是紀念那位已故的秘書長。圖書館大樓是福特基金會贈送的禮物,位於總部的西南角,與秘書處相聯接。

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主要供秘書處工作人員、駐聯合國代表團、常駐代表團成員和其他官方用戶使用。

諾曼·羅克韋爾鑲嵌畫

諾曼·羅克韋爾鑲嵌畫諾曼·羅克韋爾鑲嵌畫
1985年聯合國成立40周年時,由當時的第一夫人南西·里根夫人代表美國贈送給聯合國。

它是根據美國藝術家諾曼·羅克韋爾的一幅名為“為人準則”的畫製作的。羅克韋爾想要說明,為人準則是世界各大宗教的共同主題,他描繪了各個種族、信念和膚色的尊嚴和體面的人。鑲嵌畫裡有一句題詞:“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它是由專門從事鑲嵌藝術的維也納藝術家的。

中國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象牙雕刻
這座象牙雕刻是1974年中國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它描述的是1970年通車的成昆鐵路。這條鐵路全長1000多公里,聯結中國南方的雲南省和西南方的四川省。

這座牙雕用8支象牙雕成,98個人雕刻了兩年多。工藝的精湛令人讚嘆枛甚至可以看到刻在火車裡的細小人物。

紀念品商店

聯合國每天都安排有導遊參觀,起點在大會公共前廳。國際工作人員帶領遊客參觀一些主要的理事會會議廳和大會堂,並向他們解釋聯合國及有關組織的工作。遊程也包括參觀會員國贈送的藝術品和其他有意義的物品。 聯合國郵政櫃檯(遊客可以在這裡購買聯合國郵票)、聯合國書店、禮品店、小吃部也都設在公共匯合層。

打結的槍雕塑

這個雕塑矗立在聯合國總部公眾入口的廣場,由盧森堡贈送。彎曲打結的槍管表示了人們對非暴力的嚮往,以及呼籲國際裁軍行動。

鑄劍為犁雕塑

雕塑雕塑
聯合國花園內有一些各國贈送的雕塑和雕像。這座雕塑稱為“鑄劍為犁”,是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贈送的。這座青銅雕像是由葉夫根尼·武切季奇製作的,雕塑中的人一手拿著錘子,另一隻手拿著他要改鑄為犁的劍,象徵著人類要求終結戰爭,把毀滅的武器變為創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類。

公共花園

穿過聯合國花園就可以進入聯合國總部大樓。在聯合國廣場500英尺長的通道兩旁,迎風飄揚著192面聯合國成員國的旗幟,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煞是好看。紐約州政府曾贈給聯合國一段樓梯以紀念

已故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樓梯從位於大會大廈公共入口處前面的廣場一直延伸至聯合國花園。花園中矗立著一座埃利諾·羅斯福紀念碑,還

有中國、巴西、德國、前蘇聯和南斯拉夫等國家贈送的各種雕塑作品。這些藝術品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東河。

為了給樹木、灌木和鮮花提供肥沃的土壤,幾十噸的表土和肥料從別處運到這些綠化區域。種植的各種植物花草包括:大約1500支獲過獎的玫瑰花枝、140棵日本櫻花樹、95棵沼生櫟、59棵皂莢、48棵倫敦懸鈴木、30000隻黃水仙球莖以及一些品質優良的山楂、美國楓香樹、沼生櫟和懸鈴木。這些植物花草的種植把這個原先堆滿石子和鋼筋的區域美化成為一個滿眼綠色的花園。在花園的瀝青林蔭道兩旁種有聖櫟、加洲女貞、杜鵑花、洋長春藤、紫藤和其它花草。花園裡種植的許多植物花草是由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的。

傅科擺

傅科擺傅科擺
傅科擺是一個鍍金球體,球內裝有一些銅,球體由一根不鏽鋼絲從75英尺高的天花板上懸吊下來。萬向接頭使它可以自由地朝任何方向擺動。傅科擺下方的電磁鐵抵銷了空氣摩擦力,使擺可以持續地均勻擺動。由於地球的自轉,擺在一天中擺動的方向似乎會變化,這個球體需要36小時45分鐘才能完成一個周期。

和平鍾

和平鍾和平鍾
和平鍾是日本聯合國協會於1954年6月贈送給聯合國的。它是用60個國家的兒童收集起來的硬幣鑄成的,安放在一座柏木的典型日本神社式結構物中。

每年敲鐘兩次已經成為傳統;一次是春分、也就是春季的第一天;另一次是9月聯合國大會屆會開幕的那一天。後來,聯大於2001年表決通過第A/RES/55/282號決議,將每年9月21日定為國際和平日,於是秋季的敲鐘儀式就定在了每年9月21日。

2006年9月21日,聯合國總部舉辦傳統儀式紀念國際和平日,秘書長科菲·安南在他的任期內最後一次敲響和平鍾。在紀念儀式上,安南說:“今天的戰爭數量比前幾十年要少,但仍然太多。衝突造成的每一起傷亡都是一個失敗,它提醒我們還有多少更多的事情要做。讓我們每個人承諾,在我們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做更多的事情,以實現持久的和平。”

整修

2001年2月,聯大通過決議,授權秘書長正式制定大規模翻修的設計方案。

2006年12月2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名為“基本建設總計畫”的決議,決定撥款18.77億美元來整修聯合國總部大樓。

2007年12月聯大再次通過了關於加快聯合國總部大樓翻修改造的決議,規定工程最遲於2008年動工,2013年必須完成。此次工程的總預算為18.767億美元,中國分攤費用的2.667%,約5000萬美元。

改造工程開始於2008年5月。

2009年開始整體翻修,潘基文於2009年底搬出位於秘書處大樓38層的辦公室,並於2010年1月開始在位於聯合國總部北草坪的臨時大樓辦公,同時搬進臨時大樓的還有約300名員工,其餘數千名員工大部分則搬至聯合國在紐約市租賃的各處寫字樓內,預計於2013年完工,改造之後,總部大樓的能源消耗將至少降50%;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將減45%以上。

2012年12月,潘基文搬回秘書處大樓。

聯合國與大眾文化

電腦遊戲《模擬城市3000》和《文明》里都有聯合國大樓的場景。

叛譯者》(The Interpreter)是第一部在聯合國秘書處大樓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議廳內取景拍攝的電影

在《黑客任務動畫外傳》(The Animatrix)中,聯合國大樓遭01軍隊炸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