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任曼娜

聖女任曼娜生於公元1579年,原籍法國都魯士,自幼體弱多病,右手殘疾。 聖女幼年喪母,父親因她身體殘疾,不喜歡她,後母更視她如眼中釘。 聖女夜間宿在馬棚里,吃的是殘羹剩飯,一天到晚在外面看守羊群。 聖女對自己的不幸遭遇,一點也不埋怨,認為一個人在世上,應當多吃些苦,苦難是修德立功的好機會。她一個人在田野牧羊,面對大自然,默想祈禱,與造物主密切結合。 聖女最愛彌撒。她一聽見聖堂的鐘聲,就把牧杖插在田裡,飛奔到聖堂里去望彌撒。望完彌撒回來,從來沒有丟失過一隻羊,附近森林常有豺狼出沒,咬食羊只。可是望彌撒的時候,豺狼一次也沒有來過。

任曼娜性情很沉默,不喜與人交談。可是她每天召集一批兒童,給他們講解要理。

她每天從牧場到聖堂去望彌撒,必須涉水越過一道小溪。有一天山洪暴發,溪水高漲,水勢湍急,沒有人敢冒險過河。人們說:“今天任曼娜不會望彌撒了。”有兩個好事的人在溪旁窺視,任曼娜到了小溪旁邊,溪水向兩旁分開,就如當年梅瑟率領埃及人橫渡紅海似的。

像任曼娜那樣一貧如洗的人,每天連飯都吃不飽,居然也能用物質的財物救濟貧人,確是難能可貴的事。原來她每天總要把自己菲薄的食物省下一部分給乞丐吃。某年冬季,天氣嚴寒,任曼娜把自己的面包藏在圍裙里,準備帶出去,與乞丐們同吃,恰巧給後母遇見,後母逼她把圍裙里的東西倒出來看,出人意料,倒出來的不是麵包,而是夏天的鮮花。

最初,鄰人聽信後母的讒言,非常鄙視任曼娜。到後來見她常顯靈跡,就刮目相看稱她為大聖人。父親和後母也開始對她改變態度,準她睡在家裡,可是任曼娜願意繼續住在馬棚里。

任曼娜多年來度著辛勞的生活,健康一天比一天惡劣,她在世上修德立功的時期,已經完滿,有一天,人們發現她倒斃在草堆上,年僅20歲。

任曼娜的遺體葬在比巴聖堂里。43年後(公元1644年),發掘出土,屍體完好無損,一點兒沒有腐朽。自該時起,遺體移放在聖堂更衣室一具特製的鉛棺里。16年後起棺檢視,骨節自由伸屈,皮肉都未腐爛。

任曼娜由教宗比約九世列入聖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