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出獄後入台灣大學考古系,後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 曾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及台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作者介紹《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收錄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的文學作品

內容介紹

張光直(1931—2001)原籍台灣台北板橋,出生於北京。15歲隨父母遷返台北,就讀於建國中學。1949年在台當局鎮壓進步學生的“四·六”事件中被捕坐牢一年。出獄後入台灣大學考古系,後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曾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及台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及文理科學院院士;為祖國大陸多座大學聘為榮譽(客座)教授。

作者介紹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收錄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的文學作品 ,包括“建國中學時期的作品”、“小說:小人物描寫”、“《張我軍文集》前言、後記及紀念文”、“回憶錄”、“其他”、“致張光正信函”以及 “對張光直的回憶與悼念”七個部分。曾獲亞洲學會傑出貢獻獎。主要著作有《古代中國考古學》、《殷商文明》、《中國青銅時代》、《考古學六講》、《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考古人類學隨筆》等。

作品目錄

編者的話
張光直的精神魅力(代序)
建國中學時期的作品
老兵的佛像(1948)
故鄉(外二章)(1948)
學校生活散記(1948)
文學是為多數不幸者存在(1948)
伐檀(1948)
建中風景線(1948)
致陳百感先生的一封信(1948)
小說:小人物描寫
楊老師
孫在芳
王恢和李繼禹
《張我軍文集》前言、後記及紀念文
《張我軍文集》編者的話
《張我軍文集》增訂本後記
父親可以放心了——紀念父親逝世30周年
回憶錄
番薯人的故事
【原書附錄】羅剛(羅鐵鷹)及羅嗚致張光直函
張光正:關於《番薯人的故事》
張光正代《番薯人的故事》著者勘誤
我求學和就業於茲的哈佛大學(一)
我求學和就業於茲的哈佛大學(二)
其它
關於中國文化研究的談話
新年三夢
台灣考古學者該與福建和東南亞交流了
抗戰與學術研究——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
與加拿大學者海基·菲里交談
致張光正信函
第一封(1984.7.25)
第二封(1984.11.19)
第三封(1985.1.21)
第四封(1986.2.26)
第五封(1988.6.12)
第六封(1986.6.14)
第七封(1989.9.4)
第八封(1994.2.16)
第九封(1994.7.16)
第十封(2000.2.12)
對張光誠的回憶與悼念
我的二哥張光直
林海音對張光直回憶片斷
一些瑣事
一座沒有暴發的火山——悼亡友張光直
懷念張光直教授
永遠的張光直先生
從重聚到永訣——痛悼二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