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樹

老闆樹

革葉榕,學名Ficus cyathistipula,又稱革葉橡皮樹,為桑科、榕屬的常綠植物,其拉丁文種加詞“cyathistipula”,指“具杯狀托葉”或“托葉合生”的意思。革葉榕為常綠小喬木,株高可達5米,乾徑10厘米以上。老乾深褐色,新枝紫紅色,新抽嫩梢上可見到其合生之託葉。單葉互生,倒卵形,長15厘米至20厘米、寬5厘米至8厘米,先端突尖,革質厚實,葉面具有金屬光澤。仔細端詳該植物,確實是株形大氣、生機盎然,大概是花商借“老闆樹”之名,寓含“生意興隆”,討個口彩。

基本信息

老闆樹老闆樹
種名:革葉榕
學名:Ficus cyathistipula
科屬:桑科、榕屬
別名:招財樹,老闆樹,革葉榕,革葉橡皮樹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

習性

革葉榕為常綠小喬木,革葉榕株高可達5米,乾徑10厘米以上。老乾深褐色,新枝紫紅色,新抽嫩梢上可見到其合生之託葉。單葉互生,倒卵形,長15厘米至20厘米、寬5厘米至8厘米,先端突尖,革質厚實,葉面具有金屬光澤。
它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甚耐寒,較耐高溫,耐乾旱,也稍耐濕,喜陽光,也耐半陰。栽培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沙壤土。
革葉榕株形大氣、生機盎然,大概是花商借“老闆樹”之名,寓含“生意興隆”,討個口彩,故起此名。

形態特徵

革葉榕為常綠小喬木,株高可達5米,乾徑10厘米以上。老乾深褐色,新枝紫紅色,新抽嫩梢上可見到其合生之託葉。單葉互生,倒卵形,長15厘米至20厘米、寬5厘米至8厘米,先端突尖,革質厚實,葉面具有金屬光澤。

生態習性

它原產非洲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甚耐寒,較耐高溫,耐乾旱,也稍耐濕,喜陽光,也耐半陰。栽培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沙壤土。

繁殖技術

1.扦插

扦插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以4月至5月為最佳。剪取腋芽飽滿的健壯枝條,截成長15厘米至25厘米、帶3個至4個節的插穗,然後插入沙床或蛭石基質中,噴濕扦插基質後,架好竹弓蒙罩塑膠薄膜保濕,遮光40%至50%,維持20℃至30℃的生根適溫,一個月後即可生根。另外,還可採用水插,在盛有乾淨清水的玻璃器皿中插入剪好的插穗,每隔2天至3天換水一次,40天至50天即可生根,但幼苗生長較慢,用其水培作案頭陳列,也別具一格。

2.壓條

(1)高壓:可於春夏間進行,在離枝頂20厘米至30厘米處,實施環狀剝皮,剝皮寬度為被壓枝條直徑的2倍至3倍,用乾淨黃心土或腐葉土包敷剝皮部位,並握捏成土團,土團直徑約為枝條直徑的6倍至8 倍,外用塑膠薄膜包纏綑紮好,始終保持土團內濕潤,2個月後即可生長出較好的根系,此時方可將其切離母株,另外上盆栽種。
(2)低壓:對於地栽呈叢生且分枝較矮的革葉榕植株,可選擇靠近地面的半木質化稍強枝條,在適當的部位進行剝皮或刻傷,再小心將枝條壓彎,剛好使環狀剝皮的部位埋入土中,注意在彎曲按壓枝條時,不要把枝條折斷,枝條梢端要露出土外,以後經常保持埋土部位濕潤,4周至5周后切口處即可癒合生根,50天至60天之後,將其切離母株另行栽種。

管理要點

1.溫度

它的生長適溫為16℃至30℃,其中4月至10月為20℃至30℃,11月至翌年3月為16℃至20℃。當環境氣溫降至15℃以下時,植株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它的耐寒性較差,棚室溫度不得低於5℃,否則植株極易因受冷害而枝枯葉落,或因受凍害而全株死亡。它較耐高溫,夏季即便是氣溫高達32℃,只要保持盆土濕潤,且有較高的空氣濕度,給予搭棚遮陰,仍可保持良好的長勢。

2.光照

它要求有一個光照充足的環境。春秋兩季可給予全光照,初夏當氣溫達30℃以上時,要及時搭棚遮陰,庭院栽培可將其擱放於樹蔭下,陽台栽培宜將其擱於北向陽台內側,以避開烈日暴曬,防止其葉片被灼傷。冬季則應讓其多見光,大棚栽培最好給予補充光照,室內陳列的植株要擱放於南向窗前。春、夏、秋三季在室內陳列的植株,只要擱放於散射光充足的場所,均可表現出良好的狀態,但每隔半月要進行一次環境的更換。

3.水分

生長季節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滿足其旺盛生長的需求。春秋兩季要始終保持盆土濕潤,夏季不僅要保持盆土濕潤,而且還要經常給葉面和環境噴水,但對擱放於室內作陳列的植株,則不宜澆水過多,以防造成積水爛根。秋末植株進入休眠狀態,盆土要見乾見濕,待盆土發乾後再行澆水。冬季盆土可稍乾一些,但為保持葉面清爽,可每隔5天至7天,用與室溫相近的溫水噴淋植株一次,淋洗去葉面上附著的纖塵。儘管其葉面有一層蠟質,比較適於室內的乾燥環境,但在陳列期間,經常用濕布擦拭葉片會使其顯得更加光潔可人。

4.土壤

盆栽用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2份,外加5%漚制過的餅肥未混合配製。因其枝繁葉茂,應選用較深的桶狀盆栽種,栽種時下部要多填一些有利於排水的粗沙、磚粒、樹皮塊等,使其根系始終處於通透良好的狀態。中小植株可每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大型植株可兩年翻盆一次。生長季節,應於每次施追肥前進行鬆土,避免因盆土板結而導致植株爛根。梅雨季節或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應經常檢查盆土,發現盆內有積水要及時予以排去。

5.肥料

生產性栽培,在5月至9月的生長期間,宜每隔半月澆施一次漚制過的稀薄餅肥水,可使其葉片肥大、葉色鮮亮。對擱放於陳列場所的植株,則可於盆土表面撒施少量多元緩釋複合肥顆粒,或澆施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對於實行無土栽培的植株,生長季節可每月澆施一次觀葉植株營養液。在北方地區盆栽,為防止其葉片出現缺鐵性黃化,可在澆施的有機肥液中,加入0.1%的硫酸亞鐵粉末,以滿足其根系對微酸性土壤環境的需求。

病蟲防治

老闆樹在6月至9月的高溫條件下,易出現葉斑病。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葉,應及時摘除燒毀。發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粉劑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植株,每隔7天至10天一次,連續2次至3次。家庭盆栽,植株上出現少量病斑,在其上塗抹達克靈霜或皮康王霜軟膏,也可有效防止其病斑的擴大或病害的蔓延。
在高溫高濕、光照較差、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其莖葉上易發生多種介殼蟲的刺吸危害。防治方法:在其若蟲孵化盛期,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家庭盆栽少量葉片上出現蟲體,可用透明膠帶將其粘去。

觀賞價值

革葉榕扦插苗單株冠幅較小,對株高80厘米至100厘米的植株最好用古樸的桶盆栽種,3株至5株合栽可很快形成蔥蘢誘人的觀賞效果。如果從其株高30厘米開始摘心,每次抽新梢20厘米後給予反覆摘心,也可很快形成單株的傘狀樹冠,顯得更為漂亮。擱放於室內的植株,最好擺在靠窗邊的拐角處,它既可得到充足的光照,又不擠占空間,但應經常調轉向光方向,以免出現偏冠。對於冠幅較大的植株,也可陳列於室內大廳的中央,作為中心主體盆栽,外圍1圈至2圈色彩鮮艷的盆花或觀葉植物,如一品紅、菊花、比利時杜鵑、瑪麗安黛粉葉等,可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取得比較滿意的裝飾效果。對那些由於光照不足、溫度偏低、乾旱缺水等原因造成中下部葉片落光的“光腳植株 ”,只要其根系未受大的傷害,可待春回氣暖後,在翻盆換土的同時,將其莖幹短截,藉以打破頂端優勢,促進剪口下隱芽的萌發抽捎,再經數次摘心,加強水肥管理,可很快形成低矮豐滿的株形。對於比較矮小的革葉榕植株,選用造形優美的透明玻璃器皿作水培,將其陳列於室內的桌几上,也非常雅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