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抑鬱症

老年性抑鬱症

老年人抑鬱症是指老年人失去了某種其重視或追求的東西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

簡介

老年性抑鬱症老年性抑鬱症

老年性抑鬱症是十分常見的抑鬱症,在臨床上,老年性抑鬱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老年期階段首次發病的抑鬱症;另一種情況是在青壯年期就有過抑鬱發作,到老年期,又再次復發的抑鬱症。不管是屬於哪一種,老年抑鬱症都有著許多老年期的特點。老年性抑鬱症不僅在精神專科門診,還在各大綜合醫院的門診以及住院病房中都十分多見,可以說已成為21世紀的時尚疾病了。

症狀

老年性抑鬱症症狀老年性抑鬱症症狀

①以軀體疾病的症狀為主要症狀,主動要求治療,對自己的“身體疾病”十分關注,但常常否認有心情抑鬱,有的老人承認情緒憂鬱,卻認為是因為身體不好引起的痛苦,才使得心情不好。
②對身體疾病的關注超過了實際得病的嚴重程度,經常表現出明顯的焦慮、不安、過分的擔心。當到醫院進行各項檢查的結果是陰性或者毛病不大、程度不重時,會不相信檢查的結果。要求再到其他大醫院檢查(反覆、多次地重複檢查),也會埋怨醫生檢查不細緻、不認真、不負責任等等。
③有的老人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下降,常對記憶不好產生緊張情緒,怕很快會發展成痴呆,因此自認為自己變傻了、變笨了等等,為此要求進行診斷和治療,對自己的情緒也有較大的影響。
④有的老人表現明顯地在生活中的興趣下降,原來喜歡的事情,願意參加的活動都逐漸地放棄,什麼都懶得乾,甚至覺得生活變得枯燥乏味,生活沒有意思,活著沒有價值。
⑤有的老人會產生自信心下降,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對不起子女、親人,對不起國家的培養……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會產生自責,再嚴重的會認為自己有罪。
⑥在自認為變得無用、生活沒有價值、自責、自罪的基礎上,認為生活已無希望了,會產生自傷、自殺的念頭,甚至會發生堅決的、有計畫的、反覆的自殺行為,必須嚴加防範!
⑦許多老年人的抑鬱症與本來的各種身體疾病密切相關,有的就是在這些疾病的基礎上發生的,如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等等,如果這些疾病好轉了,心情也會好。
⑧有的老人發生抑鬱症的起因,與生活當中的特殊變化有明顯關係,如離、退休;遷居;子女的離家(上學、工作、結婚……);親朋好友以及配偶生病或去世,都會成為老人發生抑鬱症的明顯心理因素。

診斷

老年性抑鬱症診斷老年性抑鬱症診斷

要識別老年性抑鬱症並不困難,只要發現老年人具有持續兩周以上的抑鬱、悲觀、焦慮情緒,伴有下述9項症狀中的任何4項以上者,都可能是老年性抑鬱症。這9項症狀包括:
①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無愉快感;②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③動作明顯緩慢,焦慮不安,易發脾氣;④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嚴重感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⑤思維遲緩或自覺思維能力明顯下降;⑥反覆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⑦失眠或睡眠過多;⑧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⑨性慾明顯減退。

治療

老年性抑鬱症治療老年性抑鬱症治療

①首先,忌單純依賴於藥物。
在老年性抑鬱症的治療中,藥物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是治療不可缺少的關鍵措施。但是患者決不可單純依靠藥物而忽視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調理。針對老年性抑鬱症的治療措施應當是採用綜合性的海馬神經幹細胞激活療法體系,包括生活、心理和藥物的共同作用,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②其次,忌對抗抑鬱藥的顧慮過多。
在一般人的潛意識中認為凡屬精神疾病用藥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會“傷害腦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對抗抑鬱藥使用也顧慮甚多,以為是輕型抑鬱症最好不用藥,要用也最好是偶爾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長期服藥。李軍教授指出,這其實是一種誤識。老年患者應當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繫,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抑鬱藥,堅持足夠療程。
③最後,忌缺乏耐心。
臨床資料表明,輕型老年性抑鬱症經過科學合理治療,大約在2周左右可使情緒低落和乏力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睡眠和食慾方面也有所改善,但並不意味著已基本“好了”,這只是一種初期治療結果。覃振富教授強調,此時不可隨意停藥,否則會引起病情反反覆覆或使病情逐漸加重,增加日後治療難度。隨意停藥還可能引起停藥綜合徵的發生,增加患者痛苦,對健康更為不利。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穩心態,既不要過於悲觀失望又不要盲目樂觀,正確看待治療效果,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堅持長期科學合理治療。

預防

如何預防老年性抑鬱症如何預防老年性抑鬱症

預防老年性抑鬱症,不僅需要老年人自己的努力,同時也要家人的關心、理解。人是社會性的,老年人也不例外。首先應鼓勵老年人多參加集體活動,例如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練練書法及繪畫,還可參加老年大學;也可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如打球、跳舞、逛公園、慢跑等,有條件時可與其他老年人一同外出旅行。這種集體活動要比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更有利於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當遇到煩心事,最好找個人傾訴一下內心的壓抑,千萬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裡,與其他朋友一起分享各自的快樂和痛苦,才能心胸舒暢。因此老年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豐富了生活,又能通過相互交流,相互開導,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有效預防抑鬱症的出現。
其次,對子女來說,不要忽視了老年人的精神問題。其實老年人需要子女給予精神上的關心,特別是那些老年性抑鬱症患者,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來增強他們生活及戰勝困難的勇氣。因此,年輕人要多抽空與他們交流、溝通,給老年人以精神安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