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情景喜劇]

老娘舅[情景喜劇]

《老娘舅》是由SMG(東方電視台前身)投資拍攝的情景喜劇,從其1995年9月首播到2007年12月最後一集播放,總共經歷了12年的時間,著眼於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故其亦被譽為“海派”室內情景喜劇的經典之作,在上海、蘇南、浙北等吳語區受到了極大歡迎。“老娘舅”原為吳語辭彙,尚有同名餐飲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娘舅》本著與時俱進的宗旨,不斷改版、更新,先後經歷了弄堂篇、家庭篇、社區篇、兒孫篇,在留住老觀眾的同時吸引了更多的年輕觀眾,成為一個常辦常新的欄目。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老娘舅劇照老娘舅劇照
《老娘舅》,是由SMG(上海文廣傳媒公司)(東方電視台前身)投資拍攝的情景喜劇,從其1995年9月首播到2007年12月最後一集播放,總共經歷了12年的時間,著眼於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其中一些角色,如“老娘舅”、“阿德”、“阿慶”等角色在上海觀眾中擁有頗高的知名度。一些演員,如毛猛達、陳國慶,李九松、嫩娘等都是上海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名家、大師級人物,故其亦被譽為“海派”室內情景喜劇的經典之作。在吳語(上海話)中,“老娘舅”通常指那些有威望、講公道的年長者。而劇中的“老娘舅”(李九松飾)正是一個這樣的人。他為人正直善良,熱心社區事務活動,但喜歡管閒事,惹出不少笑話。從《老娘舅》到《老娘舅與他的鄰居們》的所有劇集均圍繞著老娘舅經歷的各式各樣的事情而展開。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娘舅》本著與時俱進的宗旨,不斷改版、更新,先後經歷了弄堂篇、家庭篇、社區篇、兒孫篇,在留住老觀眾的同時吸引了更多的年輕觀眾,成為一個常辦常新的欄目。
從《老娘舅與他的兒孫們》開始,“老娘舅”在劇集中出現的頻率逐漸減少,全局的中心轉而集中到阿慶、杜祿冠和阿德夫婦在幸福小區的生活。這個設定一直延續到了劇集的最後。

角色介紹

主要角色
演員 角色 角色信息
李九松 董志浩(老娘舅) 典型的 上海老頭,性格善良正直。退休後不甘寂寞,經常參與社區事務,鬧出不少笑話。 他是個禿頂,有一集提示老娘舅的禿頂是因為孫子董斌斌小時候經常在他頭上排尿。
嫩娘 老舅媽 典型的上海老太,退休後閒在家,每天做家務,並負責全家的一伙食。把老娘舅管得很嚴。
馬莉莉 董慧芳 老娘舅家的大女兒,性格溫柔,處事大方,常常為成為某些家庭僵局、鬧劇的最後圓場者,身為外企經理,丈夫為 科研工作者,有一兒子,並收養一個弱智兒子。
錢程 董大方 老娘舅之子,性格正直幽默,原來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後來下崗(在一集中他去參加了4050計畫,成為了早點售賣員)。對待孩子非常嚴厲,是棍棒教育的堅定支持者。
蔡金萍 梅燕萍 董大方的妻子,性情溫柔,在一家商場工作。
倪迎春 董小芳 董小芳是董大方的妹妹,老娘舅的女兒。思想新潮。三十出頭尚未談及婚嫁,這讓一家人傷透了腦筋

演員 角色 角色信息
毛猛達 阿德哥 斌斌和佳佳收購百隆咖啡吧後,阿德哥成為咖啡吧的大堂經理。一改以往形象,阿德哥在劇中成為了一個正面形象,正義感強,足智多謀。與小芳結婚。離婚後,阿德與阿慶合作開辦德慶婚姻介紹所。
倪迎春 小芳 儘管在老娘舅中部分劇集中已經有男友,但在從老娘舅和兒孫們中,她突破重重反對,選擇與阿德結婚,但最終又離婚去了紐西蘭。後來又回國,具體從事職業不明
陳國慶 阿慶 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喜歡占小便宜,在從老娘舅和兒孫們中,經營者一家奶茶鋪。與妻子阿美離婚後,接受了50萬的離婚賠償款,在咖啡吧旁邊經營超市。後與美娟結婚,但最終還是離婚了,超市交給了美娟管理。自己與阿德開辦了德慶婚介所。
姚祺兒 杜祿冠 美麗莎化妝品公司老闆,早年曾從事黃鱔零售生意,與阿德、阿慶是老朋友。
周益倫 康大海 老娘舅中唯一的壞分子,為康海海大兒子,坑蒙拐騙無所不乾,在劇集中為反面典型。

音樂原聲

老娘舅劇照老娘舅劇照
百年的上海灘
世紀新大道
眼前的變化快得不得了
城市天天高
空氣它在變好
精彩的時代人人都叫好
愛情需要尋找
朋友不能少
誠信關愛你我大家都需要
錢少了不行
多了又添煩惱
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最重要
我們的上海
我們去創造
這一生要做就做得最好
我們的上海
我們在歡笑
生活在這裡
上海多美好
上海多美好

幕後製作

老娘舅的兒孫們劇照老娘舅的兒孫們劇照
1995年9月,東方電視台創建了《百家心·老娘舅系列》,起初是每兩周一集,取材於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石庫門實景拍攝。播出後,收視率迅速上升,甚至超過了當時流行的幾部電視劇。
《老娘舅》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宣傳宗旨,以室內喜劇為載體,以貼近生活、講述老百姓的故事為創作定位,以和社會同步為發展目標。節目製作精良,藝術性強,社會、經濟效益雙佳。該欄目自開辦以來,深受電視觀眾喜愛,儼然成為人們茶餘飯後一道美味、獨特的開心果。
可以說,《老娘舅》從一個側面看出上海的發展,反映了改革開放、城市建設帶給上海人民的改變。

第一次改版

1998年7月,東方電視台準備創立一個能與北方《我愛我家》系列情景喜劇抗衡的情景喜劇,依託原老娘舅系列在觀眾中的影響力,推出了以直接以“老娘舅”命名的室內情景喜劇,劇情上延續了原版老娘舅貼近民生的風格。它標榜自己為“海派情景喜劇”,全局以吳語(上海話)作為主要語言,這在當時中央提倡說國語的情況下是很少見的,也間接推動了後期南方一大批打方言特色的情景喜劇的興起。《老娘舅》的興起,更反映了國家“倡普不是廢普”,在正式場合說國語,但是方言仍舊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與文化,理應得到保護和傳承。第一次改版後的老娘舅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收視率一度突破23.61%。

第二次改版

2000年7月,為了適應上海快速的發展,老娘舅也適時推出了第二次改版,並重命名為《老娘舅和鄰居們》。本劇中,老娘舅與他的家庭成員的活動不再局限於老娘舅家的客廳,而擴展到了整個居民小區,幸福小區。在一個劇集中,幸福小區曾被提示位於上海徐家匯區域內。小區內有一咖啡吧,由新增角色阿德、阿毛經營。而前一版本中從未提到的老娘舅的“鄰居”也作為新增角色在老娘舅與鄰居們中出現。這一版本的老娘舅特別注重針砭時弊,一些當時流行的新聞都給幸福小區的居民帶來一些影響。播出後,收視率也名列前茅。

第三次改版

2002年10月,為了與上海人的生活節奏同步,老娘舅第三次改版。此次改版被看作是其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改版,雖然李九松對片中過於年輕化的一些元素不滿而退出劇組,但由於劇組新加入了阿慶這一角色在觀眾中廣受歡迎,使老娘舅依舊保持了8%的收視率,且贏得了不少年輕觀眾。
2004年,老娘舅劇組再次進行了一次小型擴容,重新裝修了一下室內布景,名稱與主要人物設定並未做改變。

第四次改版

2006年,由於收視率的下降,促使老娘舅劇組再次改版擴容,名稱保持不變,主要人物設定也基本沒有變動,但播出頻率從每周2集增加到每天1集。由於播出頻率的增加,導致劇組工作量加大,劇本開始出現一些粗製濫造的局面,漸漸脫離實際生活,例如一些角色重複離婚-結婚-再離婚-再復婚等等。遭致不少批評,導致收視率更加下滑。後期,老娘舅為了吸引更多年輕觀眾,邀請了不少選秀明星擔任客座嘉賓,但收效甚微。整個系列在2007年12月終於終止播放。

劇集終結之後

劇集終結之後,原老娘舅劇組的大部分演職人員開始拍攝另一部設定於民國時期大上海的情景喜劇《啼笑往事》,從2008年1月開播,每周2集。經典版的老娘舅節目仍然在娛樂頻道每天17:30到18:30時段間重播。與此同時,一個叫新老娘舅的節目開始播出,但不是情景喜劇,而是一個糾紛調解節目。

停播原因

老娘舅劇照老娘舅劇照
《老娘舅》的製片人屠耀麟,他坦言,《老娘舅》至今已經播出了1000多集,創造過很好的收視率和影響力,但近兩年有些走“下坡路”,收視率不如從前,由於是邊拍邊播,這讓《老娘舅》攝製組在進度上有些趕,質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固定不變的喜劇模式和室內場景也讓觀眾產生了厭倦,所以,節目組希望能夠有創新,給觀眾換一換口味。因此將《老娘舅》的原班人馬將聚集起來開拍一個新的情景喜劇《啼笑往事》,“因為現在室內情景喜劇的模式太單一了,我們的《啼笑往事》是年代情景喜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