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與實務叢書·詞語翻譯叢談

“Lon “信”的種種 “黃牛”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第1版 (1983年12月1日)
平裝: 1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0106262
條形碼: 9787500106265
尺寸: 20 x 13.6 x 1 cm
重量: 181 g

作者簡介

陳忠誠,祖籍寧波,1922年生於上海。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畢業。東吳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系教授。1992年退休。
平生從事法律研究、翻譯工作。筆譯口譯兼長,英語、俄語、日語皆懂。多次赴美國、澳大利亞訪問、講學。文章常見諸報端,編、譯、著之作達二十餘種。

內容簡介

直接取材於英文原作,資料翔實豐富,探索漢英詞語之間的對應關係,討論翻譯方法,行文生動活潑。

媒體評論


中國歷史上第四次翻譯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進,方興未艾,景況壯觀。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翻譯高潮:東漢至唐宋的佛經翻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和鴉片戰爭至“五四”的西學翻譯。而這一次的翻譯高潮,無論在規模上、範圍上,還是在質量水平和對中國社會發展的貢獻上,都是前三次翻譯高潮無法比擬的。
這一次翻譯高潮的出現,首先是全球資訊時代降臨的結果。信息爆炸、知識爆炸,同時也就是翻譯爆炸。在今日“地球村”,離開翻譯談論知識信息,是不可思議的。
同時,這次翻譯高潮的出現又是以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新政,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化強國之路為契機的。
世界在前進,中國在前進。在人類高奏和平發展的大樂章里,翻譯無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進軍里,翻譯必然是一支活躍的先頭部隊。
翻譯,無論是作為文化現象、思想運動,還是作為一項職業、一種知識技能,總與所處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譯的觀念、方法、樣式、標準、風格,無不與時俱進。觀察一下世界範圍和中國國內的翻譯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不難得出結論:翻譯確實是人類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銳的領域之一。資訊時代和市場經濟,決定了這次翻譯高潮最突出的特點。較之前三次翻譯高潮,這一次的翻譯高潮信息量更龐大,涵蓋面更廣泛,題材體裁更豐富多樣,操作方式更靈活便捷,技術裝備更先進,從業人員更眾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論研究更活躍,人才培訓更具規模。從經濟學觀點看,翻譯作為信息產業之一支,現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歷史上空前的。如果說前三次翻譯高潮,都是從外文譯入中文為主,那么這一次翻譯高潮則正在改變中國在翻譯上的“入超”地位,介紹中國和了解中國的迫切需要,對中譯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世紀的門檻上,我們欣喜地看到,翻譯作為一種社會迫切需要、大有用處的知識技能,翻譯學作為一門內涵深廣的人文學科,在最近二十年的新時期有了長足發展,學翻譯、教翻譯、研究翻譯、評論翻譯和從事翻譯職業的實踐,已經成為與對外開放同步前行的社會文化熱點之一,持續升溫。翻譯教學和譯學理論研究,其規模之大、陣容之強、水平之高、成果之豐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引起國際翻譯學術界的矚目。中國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在國際權威譯學刊物上頻頻出現,正從一個側面反映著我們的成就。翻譯教學已經從語法為綱的語法複製型翻譯模式中解放出來,已經分清了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這兩個本不應混淆卻曾長期混淆的基本概念;大學翻譯課不再是外語教學的手段,而是在雙語知識基礎上培養口筆翻譯技能的高級課程。翻譯理論研究繼文藝學、語言學之後,又有了美學、語篇分析、社會符號學、語言文化比較研究等從多角度研究翻譯的方法或理論工具,為確立翻譯學作為一門以翻譯為研究對象的,開放的,跨學科的人文科學的地位奠定基礎。有關翻譯的知識大大地豐富和深化,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翻譯及其理論研究不應是套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而應享有獨立的學科地位。翻譯教學和理論研究領域這些可喜的變化,無疑對造就高水平的翻譯人才、提高我國數以十萬計的翻譯從業者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質量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

目錄

寫在前面
一、會話篇
說溜了嘴怎么辦?
“Long time n0 see”是洋涇浜嗎?
“請再說一遍”
不是會話書上的會話
二、日常篇
“Breakfast”未必是“早飯”
“冰棍”與“刨冰”
炒蛋、煮蛋、煎蛋、壞蛋和好蛋
“豆製品”的英譯
雞汁、雞湯和其他
“沏(泡)茶”的英譯
Smoking English
“手提火爐”、“手爐”、“腳爐”和以“茶杯暖手”
“沙發”≠“sofa”
“一身冷汗”與“汗衫”
沒有支架的腳踏車
安步當車
推乘客上車的人
“電話會議”和其他
“信”的種種
幾個有關婚姻的詞語
熱門貨
搭賣”和其他
櫃檯底下與後門
“黑市”、“白市”和“灰市”
“黃牛”
三、理解篇
“Never mind”另有一用
“Dry.eyed”兩義
“Recession”。“recovery”和“depression”
“Wrong—doer”,“good—doer”,“do-gooder”以及
“good—looker”
“磚”、“瓦”之差
“Wear”瑣談
“Twin”和“double”之別
“…you name it…”的漢譯
好事還是壞事?
“Workers”只指“工人”嗎?
“Company”與“Corporation”
兩個“生父”兩種意義
“Social sciences”就是“社會科學”嗎?
“Billion”知多少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