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羅馬歷史中心區

義大利羅馬歷史中心區

在羅馬的歷史古蹟令人過目難忘。作為以它名字命名的國家——羅馬帝國的首都,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儘管千百年過去了,但這座奧古斯都及其繼任者留下的“大理石之城”,卻仍完好的將自己輝煌的歷史古蹟保存了下來,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令人

【名稱】義大利羅馬歷史中心區
【類別】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1980年
【遺產原屬】約在公元前51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首都。公元前1世紀廢除共和之後仍為羅馬帝國首都。
【遺產現狀】它位於羅馬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一國首都內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布局結構的典範。
【簡介】
義大利梵蒂岡,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廷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文化遺產,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簡稱羅馬歷史中心區,面積占現在羅馬市的40%,從高空俯瞰該中心,羅馬古城猶如一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7座山丘上,珍貴的古蹟和古建築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萬神廟、競技場、聖保羅大教堂和第度凱旋門等。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庭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簡稱羅馬歷史中心區,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羅馬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一國首都內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布局結構的典範。
羅馬是義大利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約在公元前51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首都。公元前1世紀廢除共和之後仍為羅馬帝國首都。這時城市文化和建築大為發展,興建了許多神廟、教堂、廊柱、凱旋門、紀功柱和競技場。4世紀時它又是西羅馬帝國都城。756年-1870年是教皇國首都。14-15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藝術、建築、文化和經濟再次得到發展。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王國首都。
羅馬歷史中心區面積占現在羅馬市的40%,是該市12個行政區之一。從高空俯瞰該中心,羅馬古城猶如一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7座山丘上,珍貴的古蹟和古建築比比皆是。在奧勒利安城牆內還有一道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城牆,保存著17座雄偉的城門。帕拉蒂尼和卡皮托利尼山之間曾是古羅馬宗教、政治和商業活動中心,卡皮托利尼山上還有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市政廳廣場和羅馬城大部分著名的藝術陳列館,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的羅馬鬥獸場,無論從建築技術還是從建築材料的使用上都是古羅馬建築最傑出的成就之一。羅馬歷史中心寬廣的帝國廣場兩旁,聳立著帝國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凱撒廟等。還有著名的建於公元203年的記載著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有記載著第度皇帝東征占領耶路撒冷的第度凱旋門;還有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於312年在密爾維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修建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幾座廣場也很著名: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羅馬努姆廣場,是早期最主要的廣場;凱撒廣場,建於公元前42-2年,它的一端矗立著高大的戰神殿;圖拉真廣場是古羅馬最大而又最壯麗的廣場,它建於公元111-114年,由一系列建築和空場組成。還有市中心的威尼基亞廣場,它長130米,寬75米,是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十分繁華。它的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維尼基亞宮,現已成為文藝復興藝術陳列館和國家考古藝術史研究所圖書館。廣場上還有一座1885-1911年為紀念義大利獨立和統一而建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在碑中央的高台上,是義大利開國國王伊曼紐爾二世的貼金銅像。
羅馬城內還有3000個噴泉,以建於1762年的特雷維噴泉最著名,噴泉池中央立著海神像,兩側為象徵著富饒和安寧的女神。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27年,公元120-124年重建,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門廊寬33米,16根石柱前後分三行排列,最前面是8根深紅色花崗岩石柱。神殿屋頂為半球形,半球的底面直徑為43.5米,殿內空間總高也是43.5米,半球頂中心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洞用來採光,沒有覆蓋玻璃。這個半球頂是古代世界建築物最大的半球頂。半球頂和柱廊頂原來覆蓋有鍍金銅瓦,公元663年被拜占庭皇帝掠走,735年以鉛瓦覆蓋。柱廊的銅製天花於17世紀上半葉也被拆走。萬神廟早期建築本體一直保存到現在。這座建築體現了古典建築和諧、穩定和莊嚴的特徵。
競技場也是古羅馬建築的典型代表,始建於公元1世紀的弗拉維王朝,3世紀和5世紀重修過。競技場平面為橢圓形,長徑188米,短徑156米,外牆高48.5米,用淺黃色巨石砌成,分為4層,下面3層砌成拱門樣式。場內中心是競技表演場,鋪有木地板,板下有地下室,供樂隊堆放道具和關閉猛獸用。表演場四周是橢圓形分布的看台,可容納觀眾四五萬人。表演場除用於競技外,還用於閱兵、賽馬、歌舞表演和鬥獸。現在競技場的高大圍牆已殘缺不全,表演場也已殘破,露出地下室,但周圍看台保存得相當好。
聖保羅大教堂是基督教初期教堂,初建於4世紀,19世紀初被燒毀後按原狀重建。教堂主廳為縱長方形,長120米,寬60米。中心部位的縱長方形主廳最高,兩側有列柱,列柱上方是連續的拱券,再向上是壁柱和明窗,天花是木板平棋格形。聖壇在東端,上有半圓穹窿頂。聖壇前有祭壇。主廳內鑲嵌的壁畫是5世紀的原作。主廳前是三面有圍牆的方形庭院。這種長方形平面的教堂又稱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世界遺產委員會把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是:"從傳說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羅馬就同人類的歷史緊密相連。它曾是統治地中海世界五個世紀之久的帝國的首都,後來又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著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