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尋趣:中國饌食文化

所以人們在飽餐之餘,還講究吃得好,吃得美,吃得雅,把飲食作為整個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而賦予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這就是所謂飲食文化。 毫無疑問,作為文明古國和烹飪王國的我國,歷代積存下來的有關飲食文化的文獻資料是極其豐富的。 我認為,這是飲食文化研究中的一個蘊藏量深厚的富礦,很值得我們去開採挖掘。

內容介紹

我國有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始終是社會、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但是,人的飲食如果僅僅為了滿足生理的需要,那就跟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人們在飽餐之餘,還講究吃得好,吃得美,吃得雅,把飲食作為整個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而賦予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這就是所謂飲食文化。隨著生活的提高,文明的發展,促使飲食逐漸擺脫對物慾的單純追求,升華為一種精神享受,於是近些年來,飲食文化越來越受到公眾的注意,成為社會上的熱門話題。
毫無疑問,作為文明古國和烹飪王國的我國,歷代積存下來的有關飲食文化的文獻資料是極其豐富的。我們有數量可觀的介紹精美食品和烹飪技藝的食譜、食單,也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典章制度、組織機構、傑出人物、禮儀風俗、思想觀念、文學藝術、醫藥衛生等等的大量記載。不過,前一部分多以專著形式出現,實用價值較高,歷來受人重視,出版流傳的也比較多:而後一部分卻絕大部分散見於浩如煙海的經史百家、各種典籍之中,需要花大力氣鉤稽爬梳,匯集整理,因此這方面的著作相對地比較少。我認為,這是飲食文化研究中的一個蘊藏量深厚的富礦,很值得我們去開採挖掘。
聽說美國的漢學家已經寫出一部中國飲食文化通史,而且還出版了斷代史,這對我國飲食文化研究工作者來說無疑是鞭策和促進。不管怎樣,我們生於茲土,食於茲土,應該有自己撰著的中國飲食史和中國烹飪史。

作品目錄

前言
誰是中國烹飪的鼻祖
三代的鐘鳴鼎食
孔子的飲食觀
一份最早的筵席食單——《楚辭·招魂》
張騫通西域和外國食品傳入中國
唐代的“燒尾宴”
美食家蘇東坡
兩宋的飲食業
《金瓶梅詞話》與明代飲食
袁枚和《隨園食單》
慈禧和清宮御膳
名廚列傳
中國菜如何在美國發跡
吃飯樣式的進化
宴會禮俗談
少數民族食俗管窺
宗教與飲食
歲時節令的食俗
名人與名菜
席間雅興
飲食與養生
給佳肴取個美名
飲食店楹聯偶螃觸宴與觸文化
“吃喝風”探源
從“饕餮”談到吃品
五味、五色和五香
看菜·工藝菜·形象拼盆菜
美食應配美器
閒話筷子
室雅客來勤
中國菜的刀功
“三分技術七分火”
漫談地方風味菜
古代的野餐
食粥詩話
各地風味小吃巡禮
餛飩、餃子今昔談
零食麵面觀
從酸梅湯消失談起
吃蟲奇聞
“烹飪王國”的思考和展望
再版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