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常春藤盟校

美國常春藤盟校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成立於1965年,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8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這8所學校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它們大部分是美國名校、也是美國生產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聯盟。此外它們也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大學:8所學校中的7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一樣,它們同時接受聯邦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贈,用於學術研究。

基本信息

(圖)美國常春藤盟校美國常春藤盟校
美國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是美國東北部一批在學術上和社會上享有盛名的高等學校的統稱,這是一組在美國歷史最悠久、聲望最卓著的大學。這些學校是哈佛大學(建於1636年)、耶魯大學(170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1740年)、普林斯頓大學(1746年)、哥倫比亞大學(1754年)、布朗大學(1764年)、達特茅斯大學(1769年)和康乃爾大學(1853年)。

歷史作用

(圖)校園一覽校園一覽

常春藤盟校在當代世界學術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整個西方世界科研和教育制度中的翹楚,它成了一種文化象徵。在當代西方科技文明發展進程中,它做出了卓越的、別的教育集團無可替代的傑出貢獻。僅從它培養出的諾貝爾獎獲獎者的人數之眾這—點來看,它就足可稱雄整個世界。
正是由於上述的—切,常春藤盟校成了美國的驕傲。

常春藤盟校聲名顯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優異的地理環境。這組大學位於美國早期發達的東部,這裡曾是美國政治、經濟和文明的命脈所在。東部有金融商業文化藝術中心的紐約波士頓費城,而費城、紐約都曾是美國的首都。

常春藤盟校享譽世界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它的歷史悠久。從上面提供的年代表看,除了唯一後起的康乃爾大學外,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建於美國立國之前。

常春藤盟校另一特徵是人氣旺。由於它們歷史悠久、學術地位高、名氣大,學費自然貴。可是,越貴人們越是趨之若鶩,尤其是有錢人家和世家子弟。久而久之,這兒成了鐘鳴鼎食之家、名流聚匯之地;這類獨特的社會關係網構成了一種文化氣候。

競爭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財閥、大人物寧可捐上幾百萬美元也要讓其子弟就讀於常春藤盟校。因此常春藤成了金字招牌,成了官僚財閥門第繁榮和希望的代名詞。上名校不只是讀書,更是廣泛交友、八面得風,預埋一張無形的社會關係網。

(圖)標誌性建築物標誌性建築物

這種競爭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以哥倫比亞大學為例,每年學費加吃、住的費用,一個學生要花銷3.3萬多美元,4年大學要十幾萬美元。但學生畢業後一般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快賺大錢把學費翻回來。以商學院為例,它被世界金融及商界權威機構評定為全世界第二。哥大商學院畢業生的年平均工資是每年14萬美元,每個畢業生平均得到5個工作邀請。

商學院其實還不是最高的,醫學院、法學院畢業的學生一年掙20萬美元稀鬆平常;而哥大的新聞學院(每年一度的美國文學最高榮譽獎——普利茲獎就在這兒頒發)、國際關係學院都是美國第一,既出掙大錢的主兒,又出名流政客。美國現任國務卿、國家許多重要部門首腦、媒體壟斷者以及一些叱吒風雲的人物皆出於此。

常春藤盟校一般都很會造勢。每年召開很多大型會議,邀請名校友,徵集募捐,特別是邀請富豪、政要、名流成為校董(如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官之前即曾任哥大校長),俾使其財源滾滾而來。名校畢業生一般都樂於向母校捐贈。在哥大,從巨大的教學樓(有的耗資數以億計)到教學設備、到學校的大門,小至桌椅板凳都有學生和歷屆校友捐贈。

由於常春藤盟校資金雄厚,待遇好,對其欲得之才慷慨付酬,故而它幾乎延攬了其欲獲得的全世界的名人和知名教授。當然不只是它的高薪,還有它提供的科技人文環境以及條件、設備,使得大部分科學家願意在此豐厚合宜的條件下工作和開創成果。

在美國,這一切都在一種認可了的遊戲規則下進行。討價還價中,常春藤會出最高的價碼和最優渥的條件“挖角”。它當然不只是“掠奪”第三世界的人才,而且也從從歐美最著名的學術重鎮中延攬才俊。

畢業競爭

常春藤盟校畢業生的收入如此之高,學校的最高主管和一般教職員的情況如何呢?據一份調查報告稱,哥大校長 1996-1997年度的年薪是43萬美元。(近30年來,美國總統的年收入一直是20萬美元),再加上2.848萬美元的其他福利。他的薪水並不是最高的,其收入在全美大學校長中排名第四。哥大副校長(主管醫學院)的薪金超過50萬美元,比正校長高得多。哥大附屬女校巴納德的校長年薪是21萬;哥大教務長的年薪是30.2萬;哥大女校教務長的年薪是13.1萬美元。

哥大校長的年薪雖遠高過美國總統年薪兩倍,但收入在哥大遠不是最高的。哥大醫學院4位手術教授的年薪皆超過100萬美元。首席教授的年薪是148.8萬美元。一般教授及其他教職人員的年薪從10萬元至3萬不等。

“常春藤”之名,原來是指學校聯合組成的橄欖球和其他運動組織。常春藤聯盟在美國橄欖球運動初期稱霸一時,直到1913年還是綠茵場上的壟斷者。在整個今天的美國高校體育運動史上,常春藤盟校已幾乎潰不成軍。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說起常春藤盟校,大家今天皆知其為學術、身份和榮譽的象徵,竟幾乎無人知道它當年是因橄欖球而得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