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利亞

美卡利亞

防治方法:75%拿敵穩3000倍,43%戊唑醇3000們液噴霧防治,連續2-3次。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50%施保功(米鮮胺)2000倍,75%拿敵穩3000倍,連續2-3次。 防治方法:70%安泰生500倍液噴霧,視病發生情況,防治2-3次。

簡介

美卡利亞
美卡利亞

荷蘭進口,無限生長型,植株長勢強健,早熟品種,單果重260-300克,硬度大,耐貯運,果實粉紅靚麗,色澤鮮艷,圓型,果實大小均勻,耐低溫弱光,連續座果能力強,產量高、 高抗TY病毒、耐葉斑病等多種病害,抗根結線蟲,無青皮無青肩,不裂果不空心,適宜秋延遲,越冬和早春保護地栽培。

營養價值

西紅柿營養豐富,是營養學家們一致公認的。據測定,每百克西紅柿含糖2.2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02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C11毫克,胡蘿蔔素0.31毫克,鈣8毫克,磷37毫克,鐵0.4毫克,還含有較多的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特別是維生素PP含量在果蔬中名列前茅。這種維生素是構成人體脫氫酶的輔酶成分,參與機體氧化還原過程,有促進消化功能、維護皮膚和神經健康的重要作用。它所含的維生素C,還有不易被烹調破壞的特點。據計算,每人每天食用300克左右的番茄(約3個),就可以滿足對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
西紅柿既是美味果蔬,又是一種良藥。現代生物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體獲得維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機體抗癌能力的決定因素,癌症患者對維生素C的需要顯著增加。因此,西紅柿是防癌抗癌的首選果蔬。西紅柿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既有保護所含維生素C不被烹調所破壞的作用,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對消化力虛弱和胃酸過少者,適當吃些西紅柿或飲其汁液,有助於疾病的康復。西紅柿中含有的果酸,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脂血症亦有益處。據藥理研究,西紅柿汁有緩慢降血壓和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臟病病人,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西紅柿性味酸甘,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功效。對熱性病口渴、過食油膩厚味所致的消化不良、中暑、胃熱口苦、虛火上炎等病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炎熱的夏天,人們食慾減退,常吃些糖拌西紅柿、西紅柿湯,可解暑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病害防治

苗期猝倒病:
症狀:幼苗多在苗床低溫時發病,土溫15-16°C,苗床高濕時病菌繁殖速度很快。發病初期幼苗莖基部成水浸狀,後縊縮,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在濕度大時病苗上或病苗附近長出白色絮狀霉層。
防治方法:
1.用72.2%普力克600倍液苗床澆灌,每?O2-3Kg,間隔7-10天,連續2-3次;
2.普力克600倍+70%艾美樂3000倍液噴霧防治,連續2-3次。
早疫病:
症狀:葉片受害初期出現針尖大小的黑褐色圓形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不規則病斑,有明顯的同心輪紋,病斑周邊有黃綠色暈圈,潮濕時生黑色霉層。莖、葉柄上病斑為橢圓形或梭形,黑褐色,多發生於分枝處。果實在青果時受害,形成黑褐色近圓形病斑,病部密生黑色或白色霉層。莖基部發病,病斑繞莖一周,植株枯死。在氣溫20-25°C,相對溫度80%以上時易於流行。
防治方法:預防和發病初期用70%安泰生700倍液,或75%拿敵穩3000倍液或43%戊唑醇3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連噴2-3次。
晚疫病
症狀:幼苗葉片出現暗綠色水浸狀病斑,葉柄處腐爛,葉片逐漸枯死,幼莖基部呈水浸狀縊縮,使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葉片表面出現水浸狀淡綠色病斑,開逐步變為褐色,濕度大時病斑邊緣產生白色霉層,莖、葉柄呈水浸狀,褐色、凹陷、最後變褐色,逐漸腐爛,引起植株萎蔫。果實上的病斑有時有不規則形雲紋,最初為暗綠色油漬狀,後變為暗褐色至棕褐色,邊緣明顯,微凹陷。果實質地堅硬,不變軟。溫度18-22°C,相對濕度95%以上最易發生。
防治方法:預防和發病初期用70%安泰生500倍液,72.2%普力克600倍液,68.75%銀法利6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10天,連續2-3次。
灰霉病
症狀:葉片感染後從葉緣開始向里產生淡褐色“V”形病斑,水浸狀,並有深淺相同的輪紋,表面生灰色霉層,葉片逐漸枯死。果實發病時。病菌多從殘留的花瓣、雌蕊花柱、花托等處浸染,逐漸向果實和果柄擴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狀,變軟腐爛,病部無明顯邊緣,後期長滿緻密灰色至赤褐色霉層。低溫高濕易於發生。
防治方法:撲海因或施佳樂1000倍液噴霧防治,連續2-3次。
葉霉病
症狀:先從中、下部了葉片開始,向上發展,初期在葉片正面出現邊緣不清晰的微黃色褪綠斑,而後在葉背對應位置長出灰白色後轉為紫灰色的緻密絨狀霉層,條件適宜時葉面也可長有同樣的霉層。嚴重時葉片病斑相連,葉片捲曲、乾枯。適宜溫度20-25°C,相對濕度85%以上,光照不足易於發生。
防治方法:預防可用70%安泰生500倍液每7-10天噴霧一次,連續2-3次;治療可用75%拿敵穩3000倍或43%戊唑醇3000倍噴霧,連續2-3次。
病毒病
發病病因:高溫乾旱、養分不足、土壤板結、缺肥、缺水等有利病毒病的發生。
症狀:葉片:花葉病毒病(葉片皺縮、黃綠相間)、厥葉病毒病(葉片細長、葉脈上沖、線狀)、卷葉病毒病(葉片扭曲、向內彎曲,區別於生理性全株卷葉)。果實:條斑型病毒病:果實表面出現青皮,逐漸形成鐵鏽色,不著紅,用刀剖開果實,皮里肉外有褐色條紋。
防治方法:防治番茄病毒病,關鍵是消滅蚜蟲、白飛虱等傳毒媒介,切斷傳毒鏈;同時注意打杈、抹芽、噴霧等農事操作時的消毒工作,可用病毒A、菌克毒克噴霧防治。每畝用70%艾美樂3-4g防治蚜蟲以減輕毒害的危害程度。
青枯病
症狀: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先是頂部葉片萎蔫下垂,後下部葉片凋萎,中部葉片最後凋萎,也有一側葉片先萎蔫或整株同時萎蔫的。發病初,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復,病葉變淺。氣溫高2-3天全株凋萎,氣溫低濕度大可持續一周后枯死,但葉片仍保持綠色或稍淡。病莖上可見水浸狀後變褐色的2cm左右的斑塊,病莖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病莖擠壓,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一般連陰雨或降大雨後暴晴,土溫隨氣溫急劇回升會引起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鉀肥;培育壯苗,可採用嫁接防病;用生石灰處理病穴。藥劑防治可用20%噻唑鋅或72%農用鏈黴素或20%中生菌素+72.2%普力克500倍灌根,每株灌水0.3-0.5升,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
莖基腐病
症狀:多在進入結果期時發病,僅危害莖基部,發病初期,莖基部皮層外部無明顯病變,而後莖基部皮層逐漸逐漸變為淡褐色到黑褐色,繞莖一周,病部失水變乾縮。縱剖病莖基部,可見木質部變為暗褐色。病部以上葉片變黃、萎蔫,後期變為莧褐色枯死,多殘留在枝上不脫落。根部及根系不腐爛。多陰雨,地面過濕,莖基部皮層受傷,容易發病,土壤不消毒,容易連年發病。
防治方法:75%拿敵穩3000倍或43%戊唑醇3000倍+安泰生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3-5天一次,連續2-3次。
白粉病
症狀:通常發生在蕃茄生長中後期,主要危害中部和下部葉片,有時也危害莖、果梗。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點,逐漸出現白色細絲狀物,擴展後形成粉斑。有時粉斑生於葉背,葉片正面出現黃綠色邊緣不明顯斑塊。該病在25-28°C和天氣乾燥條件下易流行。
防治方法:75%拿敵穩3000倍,43%戊唑醇3000們液噴霧防治,連續2-3次。
炭疽病
症狀:只危害果實,包括田間、銷售和貯存期間的果實。多發生在果實著色後。發病初期果實表面產生水浸狀透明小斑點,很快擴展成5-10毫米,少數可達20毫米的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病斑呈黑色,稍微凹陷,略具同心輪紋,其上密生黑色小點,濕度大時,病斑上布滿分泌的淡紅色粘質物,初期果實不腐爛,後期腐爛脫落。25-30℃,90%以上高濕環境易於發生。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50%施保功(米鮮胺)2000倍,75%拿敵穩3000倍,連續2-3次。
煤污病:
主要由白粉虱危害引起,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葉片,導致煤污病的發生,造成減少並降低蔬菜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70%安泰生500倍液噴霧,視病發生情況,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