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大廈

美利大廈

美利大廈(Murray Building)在香港香港島金鐘紅棉路22號,即是在俗稱政府山的旁邊,設有行人隧道連線。美利大廈樓高21層,曾經是香港政府一些重要決策局及部門的總部。從前,在美利大廈北面近金鐘道有另外一建築物名為美利樓,其外型古典,後來搬遷至南區赤柱。雖然美利大廈是仿古建築,但是它並不在香港法定古蹟列表上,因為它只有約43年歷史。

基本信息

歷史

鄰近建築物[編輯]香港公園 聖約翰大廈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香港禮賓府 中區政府合署東座 聖約翰座堂 花旗銀行大廈 美利道停車場大廈 聖若瑟書院 鄰近街道[編輯]紅棉路 上亞厘畢道 下亞厘畢道 花園道 美利大廈

1969年,美利大廈落成,並於同年2月7日揭幕。

1994年,美利大廈贏得建築物能源效益獎

1998年7月2日,前運輸局遷往美利大廈15樓及16樓的新辦公室運作。

2006年,根據行政署資料,美利大廈則約有6萬2千平方呎,以現時中環甲級寫字樓平均呎價做標準,以地積比率15倍,美利大廈土地如公開拍賣,地價逾85億港元。

2006年6月23日,落實添馬艦將會用以興建新政府總部的發展之後,意味著美利大廈日後將可能有其他用途。惟香港政府必須按照《香港法例》第131章《城市規劃條例》等法律程式向公眾進行諮詢。

2008年元旦,建造業訓練委員會總部由美利大廈遷往香港仔漁光道95號建造業訓練委員會香港仔訓練中心。

2009年10月,《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政府考慮到美利大廈的特色和極佳的位置,建議在添馬艦發展工程竣工後,將美利大廈列作招標,改為酒店用途。預計會於2011年年中公開招標,於2013年至2014年完成將其改建為五星級酒店,提供300間房間。

2012年8月29日,隨著政府新聞處遷出及遷入海港政府大樓,意味著美利大廈已經完成其歷史任務。美利大廈將會進行活化工程,改變用途用為一座五星級酒店。惟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提出司法覆核,致使工程項目受到阻礙。

2013年11月6日,地政總署公布,位於香港紅棉路的內地段第9036號美利大廈用地 ,以44億元批予海港企業(00051)旗下SmartEventInvestmentsLimited,批租期為50年。美利大廈的地盤面積約為68136.1平方呎,指定作酒店用途。現有建築物不能拆卸,其最高樓面總面積可達32507.3平方呎。

內部各層

地下——停車場
2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通訊及科技科
3-8樓——政府新聞處
4樓——政府刊物銷售處
10樓,11樓,12樓,13樓,17樓,18樓及21樓——發展局
14樓——交通諮詢委員會交通投訴組
15及16樓——運輸及房屋局
18樓,19樓,20樓及21樓——食物及衛生局
20樓——香港牌照抗訴委員會
21樓——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秘書處

上述部門現已全部搬遷。

鄰近建築物

美利大廈美利大廈
香港公園
聖約翰大廈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香港禮賓府
中區政府合署東座
聖約翰座堂
花旗銀行大廈
美利道停車場大廈
聖若瑟書院

鄰近街道

紅棉路
上亞厘畢道
下亞厘畢道
花園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