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顛瘋

羊顛瘋

癲癇大發作俗稱“羊癲風”,是神經系統常見病之一。發病原因較複雜,常見的例如產傷、顱腦外傷、腦炎、高血壓腦病、囊蟲病等最後病變嚴重時均可形成癲癇。

基本信息

簡介

一般來說,癲癇病人在發作前有先驅自覺症狀,如感覺異常,胸悶、上腹部不適、恐懼、流涎、聽不清聲音、視物模糊等。因此,患者本人在預示到癲癇發作前應儘快離開如公路上、水塘邊、爐火前等危險境地,及時尋找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患者的家屬也應學會觀察病人發作前的表現,以便儘早作出預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在病人末發作起來時立即用針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有時可阻止癲癇發作。

癲癇小發作時,患者表現為短暫的意識喪失,通常只有幾秒鐘,沒有抽搐痙攣,臉色發白或發紅,小孩表現原地打轉等,一般容易被人忽視。局限性癲癇通常表現為局限性的,手、腳、面部等處的痙攣抽搐。發現有上述表現的一定要去醫院接受檢查治療,按醫囑堅持服藥。

癲癇大發作時,病人表現為腿部痙攣抽搐,頭部後仰,大叫一聲摔倒在地,全身肌肉呈強直性收縮、痙攣,嘴巴緊閉,兩眼上翻,僵直期一般持續數秒至半分鐘,轉為陣攣期,此期全身肌肉呈有節律的強烈收縮,呼吸恢復,隨呼吸口中噴出白沫或血沫,尿失禁,一次發作持續2—3分鐘,多的可達7—8分鐘。當病人發生全身抽搐前將要倒地時,患者家屬或救助者若在附近,要立即上前扶住病人,儘量讓其慢慢倒下,以免跌傷。同時,趁病人嘴巴未緊閉之前,迅速將手絹、紗布等捲成卷,墊在病人的上下齒之間,預防牙關緊閉時咬傷舌部。對於已經倒地並且面部著地的,應使之翻過身,以免呼吸道阻塞。此時若病人已牙關緊閉,不要強行橇開,否則會造成病人牙齒鬆動脫落。然後救助者可解開病人的衣領和褲帶,使其呼吸通暢。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救助者或家人應始終守護在病人的身旁,隨時擦去病人的吐出物。病人抽搐時,不可強行按壓肢體,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等損傷。也不要強行給其灌藥。癲癇發作時,為免使病人再受刺激,不要採用針刺、指掐人中穴的搶救方法。更不要用涼水沖澆病人。

少數患者的大發作,可接連發生,在間歇期間仍是神態暈迷,這為癲癇的持續狀態。這是該病的一種危重情況,如不及時搶救,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衰竭直至死亡的嚴重後果。一旦發生癲癇的持續狀態,如就近有魯米那針劑,可先一次較大劑量的藥物,然後儘快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

當病人全身肌肉抽搐痙攣停止,進入昏睡期後,應迅速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同時抽去其上下牙之間的墊塞物,讓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嘔吐物流出,避免窒息。此時病人的全身肌肉已放鬆,可將其原來的強泊姿勢改為側臥,這樣可使病人全身肌肉放鬆,口水流出防止窒息,同時舌根也不易後墜而阻塞氣道。並注意病人保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

病人睡醒後,常感頭痛及周身酸軟,對發作過程,除先兆征外大都並無記憶。救助者及家屬均不要向其描述倒地抽搐時的“可怕”場景,以免增加其精神負擔。給病人的飲食應注意清淡,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早期症狀

癲癇雖然發作起來比較突然,但是通過早期症狀就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它,然後去治療、去控制它的發作。有的患者在早期時會很煩躁、心情也不好、而且容易激動。此外,患者會有一些視覺症狀和聽覺的症狀等,癲癇的早期症狀都有哪些呢?

(1)早期症狀一般表現有易激惹、煩燥不安、情緒憂鬱、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症狀。

(2)癲癇的早期症狀包括以下幾種徵兆:

①軀體感覺性先兆。包括刺痛、麻木、感覺缺失等。

②視覺先兆。包括看見運動或靜止的光點、光圈、火星、黑點、一團單色或彩色的東西等。

③聽覺先兆。包括聽見鈴聲、鳥叫、蟲叫、機器聲等。

④嗅覺先兆。包括聞到燒焦了的橡膠味、腥味、硫酸等刺鼻難聞的氣味。

⑤味覺先兆。包括口中有苦、酸、鹹、甜、膩等不舒適味道。

⑥情緒先兆。包括焦慮、不安、壓抑、驚恐等,恐懼是最常見的一種。

⑦精神性先兆。包括錯覺、幻覺、看見了或感到了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和場景等。另外,還有眩暈、上腹部不適、頭部不適等。

預防

懷孕期間避免服用對胎兒發育有影響的藥物。

產期注意保護胎兒防止產傷發生。

對於小兒發燒、驚厥應引起足夠重視,並給予相應的積極治療。

預防腦部各種疾患加腦炎、高血壓腦病、腦部創傷等,一旦發生積極治療,避免造成後遺症。

癲癇病患者不能駕駛車輛、從事高空作業等,外出時儘量有人陪伴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不能飲酒、吸菸食用辛辣油膩食物。

堅持長期治療,不得中途停藥,以免出現反跳現象,導致病情加重影響身心健康。

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為首先治療方法,根據每個人的臨床表現不同,選擇不同的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巴比妥鈉等。

手術治療

藥物不能理想控制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目前主要的手術方法有1、腦皮質切除術2、半腦切除術3、顳葉切除術4、微創分離型腦起搏器植入術5、雷射損毀術等

中醫中藥

祖國文化博大精深,中醫中藥對隱源性癲癇可能起一定作用。

飲食護理

(1)、避免過飢過飽、暴飲暴食;

(2)、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和食用含過多食鹽的食物;

(3)、食物以清淡為主,少吃油煎肥膩食物;

(4)、少吃辣椒、蔥、蒜等辛辣食品;

(5)、禁菸酒、少飲濃茶、咖啡、可樂等具有興奮和刺激性的飲料。

急救護理

(一)有發作預兆的病人

病人應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因為發作不可避免,有條件及時間可將病人扶至床上,來不及就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作為家屬及身邊的人,應密切觀察病人發病時間,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包括意識喪失時間、抽搐時間),要注意觀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還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識喪失及兩目上視,二便失禁等,這些表現對醫生進行定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經期發作的病人,發作時情緒激動,可能發生自傷、傷人、毀物、自殺、殺人等過激行為,應立即採取緊急控制措施,嚴格限制其行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 地西洋,對興奮並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可採用抗癲癇藥與抗精神病聯合治療,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應急措施。對於失神小發作的患兒,家長和教師不要以為孩子漫不經心、不認真而責備孩子,因為有時癲癇發作只表現為患兒突然停止原來的活動,雙目直視,呼之不應,或手中所持之物墜地,這是病情發作,並不是孩子搗亂、頑皮。

(二)癲癇大發作的護理

出現先兆,首先要保護好舌頭,搶在發作之前,將纏有紗布的壓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若發作之前未能放入,待病人強直期張口進再放入,陣攣期不要強行放入,以免傷害病人。發作期使病人平臥,鬆開衣領,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抽搐時口中不要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有些人看到癲癇病人抽搐時常常採用掐人中的辦法,希望以此來終止病人的發作,病人抽搐是大腦過度放電,一旦發作,不能控制,只能等放電終止,抽搐才能停止,所以遇到病人抽搐發作,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這樣對病人毫無益處。有人在病人陣攣期強制性按壓病人四肢,試圖制止抽搐而減少病人的痛苦,但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反而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三)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危重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家屬一旦發現病人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應立即送往醫院,送醫院之前如家裡備有苯巴比妥針劑、地西泮針劑或灌腸劑,可給予一次藥物,然後送往醫院,送醫院後要向醫生詳細報告發病過程,給藥時間及劑量,以利於醫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