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鎮

羊山鎮

金鄉縣羊山鎮位於金(鄉)、嘉(祥)、巨(野)三縣結合部,105國道、252省道傍鎮而過,羊馬公路與南謝公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交通十分便利。總人口5。2萬人,轄62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7。4萬畝。是魯西南地區的大鎮也是名鎮;自古商賈雲集,生意興隆。還有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羊山鎮。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羊山鎮羊山鎮
該鎮風景優美秀麗,氣候宜人,建於1952年的羊山革命烈士陵園,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命為魯西南戰役紀念館,現已經、成為觀光旅遊、憑弔革命先烈於一體的革命教育基地,2004年又被市政府命名為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教育事業名列前茅,鎮中心國小2004年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南(田)謝(集)現羊(山)吉(術)公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農村頌路網已經形成,實現了村村“雙通”公路工程;鎮駐地街道經緯公明,早在1996年該鎮就已被政府使名為“新型鄉鎮”。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迅猛發展,擁有各類運輸車輛1500餘部,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民營壘中企業有32家,水泥、建材、新型環保管材、棉業公司、果蔬貯藏保鮮形成產業仗勢;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近30000有;表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農業產業水平不斷推進,5000畝羊山大蔥遠近馳名,凱特杏、金太陽等2000畝特色林果效益豐碩,30000畝國家級大蒜標準推化基地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驗收,蒜產品國際市場。

全鎮規模養牛、養豬、養羊、養雞聲發展到120個,規模饅頭和特色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產業結構調整明顯加快,實現了天種三徦,年耕畝效益超過三千元。

行政區劃

羊山鎮下轄村:高廟村、東四村、滿莊村、杜樓村、鹿灣村、後李樓村、後周莊村、北胡村、葛莊村、葦子坑村、南胡莊村、杜莊村、李小樓村、王牌坊村、任莊村、東二村、電池王村、南楊樓村、西閣村、鞏堂村、固子村、蘇莊村、東袁莊村、小屯村、山西楊莊村葛針廟村、江莊村、東三村、邱官屯村、葛山後村、東王莊村、沙沃張莊村、西孟村、孟營前村、歡德營村、白衣堂村、北薛莊村東周莊村、東一村、西街村、徐樓村、沈莊村、王井村、前周莊村、前劉樓村、北李堂村、張莊村、韓樓村、趙樓村、豆腐李莊村、王小山村、仇莊村、後劉莊村、孟營後村楊早莊村、西周樓村、王舉樓村、五所樓村高窪村、前劉莊村、武坑村、東蘇莊村

歷史沿革

羊山鎮羊山鎮

羊山因處在魯西南群山之陽而得名陽山。東西走向,又因期形象一隻仰臥的山羊後改為羊山。

解放後,為金鄉縣第五區,一九五八年二月改建為羊山人民公社,同年八月改稱赤峰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恢復羊山人民公社建制,一九八四年三月改建為羊山鎮至今。羊山鎮地處金鄉、嘉祥、巨野三縣結合部,轄62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5.2萬人,總耕地面積7.2萬畝,鎮域面積98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縣道×036和×041線在主里十字交匯。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50元。

古鎮神韻

羊山因處在魯西南群山之陽而得名陽山,又因其形似一隻俯臥的羊,後改為羊山,一直被當地百姓奉為神山聖山。據《左傳》、《漢書》記載,夏朝諸侯國有緡氏即在此繁衍生息。東漢時期,兗州刺吏治所曾在山陽郡的昌邑設立200餘年(羊山距昌邑不足10公里,位於羊山西南),昌邑曾是昌邑國、山陽郡、昌邑縣三級治府所在地。據《中國古代史教學參孝地圖集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記述:“(西漢)兗州位於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東漢):兗州位於今山東金鄉縣西北”。由此可以斷定,東漢時兗州城在今金鄉西北。據康熙十二年《金鄉縣誌》記載,公元192年,一代奸雄曹操曾駐兗州牧治昌邑,並在此屯兵,招賢納士,使文臣武將聚於麾下。文有荀彧、郭嘉,劉曄,武有滿龐、于禁、夏侯惇、典韋。曹操率軍東擊青州綠林軍,南襲徐州城,與呂布大戰淮陽均由此處發兵。據考古人員發掘,羊山周圍是全國罕見的漢墓群,層層疊疊、星羅棋布,上萬個古墓埋藏地下幾米至幾十深不等,有單墓室和雙墓室,其中發現3處有多個墓室的漢墓,據相關資料記載和考古發現,墓主是漢代將軍。近年來,該墓群共出土了陶俑、陶壺、陶馬、漢代壁畫、銅鏡、古錢幣等2000多件文物,其中有100多件屬國家一、二級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2001年該墓群被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據文物部門普查,目前羊山現有保存完好,建於明、清時期,不同風格的古民居、古商鋪有148處。其中古民居有的是前鋪後院,有的是兩進式或三進式的四合院,由北房、南房、東西廂房四面圍合而成,軸線明確,房舍對稱,宅院左右互通,縱深相連。這些古民居多為磚木結構、石木結構的清磚灰瓦和石牆灰瓦,還有部分兩層小樓,稜角分明,玉階丹楹,其外觀十分講究,有的還飾以精美的木雕、磚雕和石雕,另有吊花樓、煙囪、神龕、照壁(照壁是正門內正對宅院大門的壁面,也稱迎門牆,上面有豐富的磚雕內容,有的配以華麗的彩繪,主要為寓意“吉祥”,“福祿”的吉辭和畫面),門前有石獅,拴馬柱(石)等。在較大的四合院,還建有規模不等的後院,即後花園。內宅的北房為正房,坐北朝南,是宅院中最主要的房間,台基和房屋的尺度都比較大,一般3間,大型住宅為5間;內宅的東、西兩側,各有3間房,分別向院內方向開門,稱為廂房。有的四合院規模較大,在廂房的南側還有廂耳房。南房又稱“倒座”,一般為客房或年輕人的書房。這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2008年羊山古民居被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農業發展

羊山鎮大蒜
羊山鎮不斷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主要盛產大蒜、棉花、玉米蔬菜等。先後建立了6萬畝蒜套棉生產基地,以楊早為中心的千畝無公害弓棚蔬菜基地;以葦子坑為中心的500畝特色林果基地,農業生產連年豐產豐收,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增長,2006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50元,是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2倍。

羊山鎮緊緊抓住畜產品市場價格高的機遇,在年初就把2007年定為畜牧業發展年,藉助縣政府關於鼓勵畜牧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農民發展養殖業積極性高的有利條件,採取有力措施,積極運籌部署,推動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認真研究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深入調查研究,通過反覆可行性論證後,確定了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戰略目標。鎮政府制定激勵機制,要求鎮村幹部幫助扶持養殖大場建設提供有效服務,年終對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幹部的積極性。飼養大戶的生產難題之一就是土地調整難,缺少發展平台,鎮政府主動幫助養殖業戶調整土地,讓養殖戶在屬於自己的承包工程田裡建養殖場,他們先後調整土地100多畝,解決了飼養大戶的首要難題。該鎮根據縣政府出台的畜牧小區配水、配電政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新建小區和場給予配電、配水、並獎勵一台水泵,僅此一項投資已達100餘萬元。

羊山鎮肉雞
該鎮針對畜牧業生產實際,確定了良種良法促進發展的思路,引導養殖小區、大場、大戶科學引進優良品種。鎮政府成立了由畜牧、獸醫、動檢、防設等部門組成的畜牧服務技術指導小組,指導全鎮養殖戶進行飼料配比,定期消毒和疫病診治,技術服務到位。他們注重發展生態養殖,積極引導養殖戶走綠色、生態、高效的養殖之路,從外地引進優質小豬崽2000餘只,蛋雞6萬多隻,肉雞10萬多隻。畜牧技術人員對引進的雞雛進行禽流感和雞新城疫疫苗注射;對引進的種豬和添欄仔豬都要進行口蹄疫、豬瘟、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從而保證了養殖戶健康穩定發展。聘請畜牧技術專家定期對全鎮的養殖大戶進行技術培訓,組織農戶到外地進行考察學習,使他們也看到了發展畜牧業的光明前景,增強了發展的信心。

該鎮抓住農業開發的機遇,採取多項有力措施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畜牧業發展取得了歷史以來好成績。已新建畜牧小區2個,飼養量300頭以上的養豬大場20個。全鎮養殖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預計全鎮20個村畜牧業可實現產值8000餘萬元。

工業經濟

羊山鎮建材
羊山鎮工業生產蓬勃發展。全鎮形成了建材製造、建築安裝、農副產品加工、棉花加工、通訊電纜和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全鎮個體工商戶達3830戶,民營企業83家,從業人員1.2萬人,實現了農民剩餘勞力就地轉移。山東輝煌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通訊和塑管製品是省優部優產品,該公司於2004年通過SO90014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被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華安汽配公司是全縣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其產品十分暢銷。

為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該鎮出台了各項優惠扶持政策:(1)凡來羊山鎮興工建廠者,可任選用地,並永久性無償使用,同時保證實現“五通”(通路、通水、通電、通話、通郵);(2)兩年內實行保稅免費經營;(3)實行扎口管理,掛牌重點保護,提供各項優質服務。由於鎮黨委、政府的重視,羊山鎮駐地經濟開發區和滿莊、邱官兩處農副產品加工區都已形成較大規模,2001年新開發的占地近百畝的李堂儲藏工業園也發展迅速。全鎮已有民營企業300家,個體工商戶1710多家,蔬菜儲藏能力達到2萬噸,年生產蒜乾、蒜粒、蒜粉1萬噸,年產水泥20萬噸,石灰50萬噸,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通訊器材,石雕等四大支柱產業。

金鄉縣蒜都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該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龍頭,現擁有固定資產300萬元,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大蒜製品加工生產線,日可產脫水蒜片、蒜粒、蒜粉30噸,產品均達到出口商品質量衛生標準,遠銷美國、德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金鄉縣齊威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現擁有固定資產600萬元,年產國標水泥10萬噸,產品銷往山東、河南、安徽等省。金鄉縣環球通訊器材廠,年產值達800多萬元,是生產的鐵芯通訊平線為信息產業部免檢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石雕是該鎮的民間傳統工藝,所雕刻的各類產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別有情趣,前來定購者絡繹不絕,現石雕專業戶已發展近百家。

運輸業興旺發達。該鎮現擁有大、中型運輸車輛1000餘部,長年奔波於祖國各地,帶動了羊山與外地的人流、物流,拉動了該鎮的繁榮、發展。

旅遊建設

羊山鎮羊山革命烈士陵園
羊山鎮依託資源優勢,努力打造旅遊大鎮、名鎮品牌。

一九四七年劉鄧大軍在此指揮了著名的魯西南戰役,生擒國民黨66師師長宋瑞珂,從此揭天了中國人民戰略反攻的序幕。為紀念這場偉大的戰役,上級黨委、政府在魯西南戰役舊址建有羊山革命烈士陵園和魯西南戰役紀念館,羊山革命烈士陵園依山而建,建有烈士紀念館,魯西南戰役紀念館一、二展室,挺進長江民念亭、革命公墓和烈士紀念堂等主體建築物,是人們任吊革命先烈和觀光旅遊的好地;

西山景區開發建設初縣規模,年內有望正式對外開放;沈莊古槐相傳有300多年的歷史,現枝繁葉茂。

駐地建設

羊山鎮羊山鎮
羊山鎮駐地環境優美,小城鎮建設欣欣向榮。該鎮不斷加大投入,加快了駐地開發建設,對幾條主要街道實施了綜合治理,保持了街道整潔。

羊山鎮政府務實高效,公正廉潔,有良好的行政環境;羊山鎮內無“三亂”,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羊山鎮民風淳樸,文明誠信,有良好的社會環境。教育質量全面提高,鎮中心國小是經濟市首家農村省級規定化學校。

領導分工

范宗武:黨委書記 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竇清奎:黨委副書記 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鎮長: 分管工商、稅務、財政、辦公室、後勤、農經、農統工作。

羊山鎮羊山鎮
劉福林:人大主席 主持鎮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 分管宣傳、武裝、統戰、人事檔案、青年、婦聯、老幹部、機關建設、教育、招商引資、市場管理工作。

趙利余:黨委副書記 分管組織、紀檢、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信訪辦、計畫生育、老科聯工作。

胡云生:政府副鎮長 分管交通、民政、畜牧、文化、廣播、衛生、電信、郵政、保險工作。

王守宏:政府副鎮長 分管農業、農機、林業、果樹、水利、科技、農電、兩建、勞務輸出工作。

沈國柱:政府副鎮長 分管土地、城建、個體私營經濟、工商聯工作。

朝陽市朝陽縣羊山鎮

羊山鎮羊山鎮
概述

羊山鎮地處朝陽縣南部,距離朝陽市區50公里,朝青、鞍羊、羊根、那缸四條公路線穿越全鎮,交通十便利。小凌河縱穿境內12.5公里,滾龍河縱穿全境。全鎮社會總面積28.7萬畝,耕地面積6.2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2.7萬畝;林地面積1.2萬畝;果業總面積2.0萬畝。平均年日照時數2797小時,年平均氣溫9.8℃左右。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尤其適合於大棗生長和繁育,全鎮大棗的株樹和產量均位居全縣第一位,現已超過1000萬株。全鎮20個行政村,10080戶,總人口3.8萬人。

信訪工作

為了有效遏制信訪案件的頻發、維護社會的穩定,朝陽縣羊山鎮建立了鎮、村、組“三位一體”立體調節模式,由49名調節員組成13個調節組,本著“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原則,分片進行監控定位,並通過定期下訪,對全鎮20個村的矛盾糾紛和潛在的信訪案件進行調查摸底,及時開展排查。一旦發現苗頭,立即向調節組報告,並隨即採取有效的調節措施,力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在“三位一體”調節組織的辛勤工作下,該鎮共減少越級上訪60餘次,調解矛盾糾紛600多件。

在不斷完善“三位一體”立體調節模式的基礎上,羊山鎮還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掛帥的40人信訪案件應急處理辦公室。對於各村已經發生的矛盾糾紛和上訪案件,應急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村組分散解決當地可化解的矛盾糾紛。上半年,該鎮已成功地解決了羊山村、北營子村徐杖子村、陳美營子村等在縣裡掛號的複雜上訪案件,贏得了多數民眾的滿意,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在堅持領導包村包案、分級負責、信訪統一協調等常規性做法的同時,羊山鎮還重點加強了責任追究和突出問題的處理,明確了村級矛盾糾紛解決工作的懲罰制度,將矛盾糾紛解決的好與壞與村幹部的工資掛鈎,有效地調動了各村解決村民矛盾糾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減少了矛盾糾紛的發生。

羊山鎮羊山鎮
產業發展

羊山鎮是農業大鎮,五山二水三分田,位於朝青線、羊根線、鞍羊線交匯處,小凌河貫穿全境內15個自然村,農田水利建設年年在大上快上,依據這些資源優勢,黨政一班人深入到村屯院落,與黨員幹部老農共同探討,尋找發展大計,黨委書記和鎮長走遍了村村落落,當走訪到魯王杖子村頭時,看到一位老農正趕著駝糞的毛驢上坡地,二位領導走上前問棗樹發展情況,老農笑著說:前幾年看到別人發棗財,瞅著眼紅,這幾年他也在山坡上沒白天黑夜地整地使勁栽,精心管,靠棗收入達2萬多元錢,為增強棗樹後勁,用毛驢駝糞施棗樹改土壤,上糞的棗樹結的棗又大又紅又亮。說完老農高興地趕著毛驢向棗園深處走去。二位領導望著滿坡子棗樹,品味著老農的話語,理出了產業發展的思路,確定了大棗、大畜、大棚三產業作為2007年主抓項目抓緊抓好。

棗樹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產量居全縣之首的羊山鎮,已擁有大棗530萬株,人均140株,總產量達800萬斤,產值1000多萬元。原來坡地居多的低收入村集中聯片地發展大棗,棗業生產蓬勃興起,這些村已成為富裕村,2007年要做大做強大棗產、供、銷。採取的措施:一是上栽棗,退耕還棗,搞棗糧間作;2007年要栽植30萬株,嫁接70萬株,新建大棗園2個,百畝以上10個,10畝以上若干個,使大棗在原基礎上增加20%。二是培訓大棗發展隊,提高棗農樹上樹下管理技能。三是藉助世界借貸款項目、遼西生態經濟林項目的契機,大力發展大棗。四是進一步培育無形市場、街邊市場,完善羊山鎮大棗夜市,開拓外界各大市場,給遠大客商出台優惠政策,把批量的棗運往各地。

羊山鎮羊山鎮
畜牲業以養羊、養牛為重點,以畜牧小區為龍頭,建標準畜舍,科學飼養優良品種,利用小凌河和滾龍河大力發展鴨鵝,種飼料3000畝,年底創畜牧產值達1450萬元。

在主抓大棗、大畜的同時,鎮也狠抓高效田,儘可能增加平肥地複種指數,使有限的土地高效利用。推廣西瓜套大蔥、棉花套元蔥、地豆里插大蔥、清栽蔥下茬種蔬菜等方法,提高單位面積利用率來提高生產率,杜絕農田上粗放經營。今年瓜菜生產10000畝,小麥6000畝,棉花5000畝,大蔥1000畝,棚菜要發展150畝。棚菜生產要形成規模、形成商品量,打開市場,創造效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