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鮮青

人物簡介

羅鮮清,生於1870年,四川高縣人,清末四川保路運動領導人之一。羅鮮清家道清貧,以零售食鹽為生。為人仗義,平時濟困撫危,好打抱不平,鄉人以“小宋江”相稱,1911年保路運動起義中遭受清政府偷襲於翠屏山中流彈不幸犧牲。

領導保路運動

起因:成都血案

1911年5月,清王朝悍然宣布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強行接管民辦的粵漢、川漢鐵路,不惜出賣路權以換取帝國主義的貸款。清廷的倒行逆返,激起了粵、湘、鄂、川四省人民的強烈反對。四川各地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開展破約保路鬥爭。1911年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竟然下令向手無寸鐵的請願民眾開槍射擊,致使數十人死於劊子手的槍彈下,並遭馬隊踐踏。這一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激化了階級矛盾,一場由民眾爭路權的愛國運動轉化為革命的武裝起義。

高縣起義

1911年春已加入同盟會的羅鮮清被選為高縣保路同志會會長,他借“復昌永”鹽號落成開張為由,在關帝廟向聚集的數百民眾宣布:回響同志會號召舉大旗,興義軍,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會上當地著名巫師(端公)程少廷身著法衣,手執司刀,口中念念有詞,為起義軍跳了“吉祥如意”的“端公”舞,並當場剪去辮子以示反清、擁護革命。誓師大會後,羅鮮清親自帶領先鋒隊、衛士隊800餘人,從蕉村出發直取筠連。筠連縣令張某聞風喪膽,連夜剃掉鬍鬚,喬裝逾牆逃走。起義軍深得民眾擁護,取高縣、克慶符、拿下珙縣,勢如破竹,名聲大噪,隊伍滾雪球似的劇增。一時興文、長永、古宋、江安南溪父老聯名致函祝捷,擁戴羅鮮清為“起義敘南第一標統”。此時,隊伍里混進了一個官僚地主出身、曾任過昭通府官的陳芷香。他以20枝長短槍為誘餌,騙取了羅鮮清的信任,委他負責軍需重任,隨軍北進。羅鮮清的隊伍軍紀嚴明,一路秋毫無犯,於4月下旬進駐宜賓翠屏山。鏇即,得川南保路同志會首領密令,要羅急速收復敘南各地,將隊伍整編後去成都會師。而這時,陳芷香早已暗中同官府勾結,突然偷襲羅在山上的不足百人的隊伍。羅身先士卒,英勇戰鬥,從早到晚堅守陣地,終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死前囑咐部下將起義進行到底。這場從起事到失敗不足兩個月的武裝起義,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地方上有首民謠唱道:“金雞叫,天要明,羅鮮清帶隊打筠連。攏了筠連鳴三槍,嚇得髒官越牆逃。打下筠連過羅場,拿下高縣、慶符喜洋洋。羅大哥好威風,一氣拿下敘州府。住在翠屏山,內部出了大賊奸。陳芷香沒良心,一槍打死羅鮮清。”歌謠較全面地概括了起義軍活動的全過程。

《草莽英雄》原型

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陽翰笙在其代表作《草莽英雄》中塑造了剛毅強悍的川南六縣保路同志會總會長羅選青,羅選青的原型就是保路運動先驅羅鮮青。作為羅鮮清的小老鄉,陽翰笙當時只有七八歲,卻也親眼目睹了這場悲壯慘烈的農民起義。關於這次起義,陽翰笙說:“羅鮮清打下筠連後帶著威武雄壯之師打從我家鄉羅場經過。他們手持長矛大刀,激昂慷慨,義憤填膺直取慶符宜賓。人民夾道歡送,鞭炮聲響了一夜,第二天,街上鞭炮紙鋪了幾寸厚。可是不久,起義失敗了,抬回一具具屍體,一路滴的血把田坎都染紅了。見此慘烈情景,我那顆憤怒的心簡直要爆炸了”(《陽翰笙話談錄》)。他從小就發誓,一定要全力歌頌家鄉保路同志軍羅鮮清的起義,讓世人知道這場辛亥革命的前奏曲響得多么壯烈。
1937年初,抗日戰爭即將爆發,民眾抗日情緒高漲之際,他寫出了《草莽英雄本事》,第一次將羅鮮清領導的保路反清鬥爭事跡以電影故事形式展現,突出民族鬥爭過程,忠於基本史實。後因抗戰爆發,電影未拍成。直至“皖南事變”發生後的1942年,這個在陽翰笙心中孕育了31年的悲壯故事,“在黑暗現實的激發下,作為同敵人鬥爭的武器,便以話劇的形式表現出來(42年2月動筆,9月完成)”。取名《草莽英雄》,原型的羅鮮清改名羅選青,提煉了題材,刪除“開山立堂”一些細節,強化了“本事”中的部分情節,集中突出羅選青領導的保路鬥爭一開始就面臨來自營壘內部(駱小豪叛變)和來自營壘外部(王雲路的權術)陰謀詭計的破壞,令人信服地昭示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道理,影射、抨擊了混在抗日陣營中專乾破壞的國民。

電影《草莽英雄》

原 著:陽翰笙 
導 演:劉子農
編 劇:趙爾寰 謝洪 李天雄
主 演:
夏宗佑 .... 羅選青
張國立 .... 唐彬賢
王姬 .... 三妹
郭家慶 .... 王雲路
翁顯樵 .... 李成華
趙小銳 .... 駱小豪
林俐 .... 杏花
商欣 .... 何玉庭
松濤 .... 朱九
左清飛 .... 羅大嫂
董渝 .... 陳二順
蔣德鑫 .... 李青起
張四全 .... 獅子頭
洪濤 .... 福慶
杜鵬 .... 翁老么
田大 .... 周統領
上 映:1986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出 品峨眉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

辛亥之秋,風雲變幻。腐朽的清朝政府賣國求榮,出賣川漢鐵路築路權,一場保路愛國的革命風暴席捲全川。川南六縣保路同志會總會長羅選青,是位剛毅強悍的草莽漢子,在他的帶領下與官府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血腥壓保路運動,激起眾愛國志士憤慨。羅選青以為老母親做壽為掩護,召集各縣會長密謀良策。縣知事王雲路也前來拜壽,使羅頗感驚訝。羅的義兄陳竟成被清兵統領李成華殺害後,派同盟會員唐彬賢赴川南協助開展運動,不幸被捕。羅得知後立刻派陳三妹和駱小豪前去營救。在清兵押解途中,救出唐彬賢,遂之羅、唐二人義結金蘭。死囚被劫,驚動了李成華,率清兵強行搜查羅府,羅怒不可遏,揮刀欲搏。正在千鈞一髮之際,王雲路前來羅府出面調解,避免了一場衝突。羅對之感激不盡,甚至想起義時拉王做內應,唐對此反對。正當武裝起義準備之時,一個潛在的危險孕育成熟,駱小豪已降變節。羅在與各江湖碼頭的舵爺正式建立保路同志會的結拜會,李成華率兵突然包圍了羅府。羅將計就計,以反包圍戰術,將李成華打得潰不成軍,倉皇逃竄,羅率軍乘勝追擊,直奔川南重鎮敘府城。然而,由於內奸作祟,義軍不幸中了埋伏,死傷慘重。正在這時,王雲路派人前來議和,羅未加斟酌貿然應允。羅等眾首領在王雲路恭候下,昂首闊步進駐敘府城,王將李成華獻祭,騙取羅的信任。深夜,王請求辭官歸隱,羅信以為真,執手送至江邊。不料,羅剛踏進船艙,突然生變,他束手被擒。失去主帥的義軍處在極度慌亂之中。陰險歹毒的王雲路繼續利用起義軍的蒙昧心理,揚言以唐彬賢交換羅選青。面對激憤的草莽英雄們,唐彬賢毅然自投羅網,為繼續反清愛國大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