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四卷)

內容介紹

這部書從奧古斯都立為皇帝,將羅馬共和國變為羅馬帝國寫起,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以後,還寫了羅馬的政變,到教皇重新控制羅馬。延續近乎1500年,包括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如何興起,以及羅馬帝國周邊國家對羅馬的影響,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亞、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簡短歷史,甚至還提到了長城和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以及北匈奴的西遷,忽必烈的艦隊對日本不成功的入侵。整部著作氣勢恢弘,是一部堪稱巨著的作品。 全書被分成好幾卷,本書為其中的第四卷。
全六卷本簡體中文版《羅馬帝國衰亡史》,上下縱橫一千三百年。全書涵蓋三大特點:一是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與社會生活,帝國擴張與防衛、內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權力拔河,二是蠻族入侵與其間之重大戰爭,三是基督教的發展,政教之爭,回教興起和十字軍東征等。《羅馬帝國衰亡史》出版後傳頌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學光彩與史學成就同樣為後人稱頌。

作者介紹

愛德華·吉本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運用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啟蒙時代的哲學理念,寫出英國最重要的一部歷史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從公元2世紀一直敘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博大雄偉的史觀加上優美典雅的風格,不僅是學術名著,更是文學傑作,兩百年來傲視西方史學界,要是與我國的史書相比,譽之為歐洲的《史記》和《漢書》亦不為過。
譯者簡介
席代岳 湖南省東安縣人,1939年生,10歲時隨父母來台,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三軍大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進修,在軍中歷任連長、營長、炮兵指揮官、署長、總部參謀長等職,亦曾在炮兵學校及三軍大學任教多年,對戰史深有研究。
退役後投入文字工作,譯筆忠實,文風流暢。譯作有《西澤戰記》(2001)、《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關係》(2001)、《戰爭的罪行》(2002)等。

作品目錄

第三十九章東羅馬皇帝芝諾和阿納斯塔修斯東哥特人狄奧多里克的 家世、教育和功勳進犯義大利及征服的行動義大利的哥 特王國西羅馬帝國其餘地區的情況文人政府的軍事統 治狄奧多里克臨終前各項舉措(455 A.D.—526 A.D.) 一、狄奧多里克的出身和東哥特人初期的狀況(455 A.D.—488 A.D.) 二、狄奧多里克遠征義大利擊敗並殺害奧多亞克(489 A.D.—493 A.D.) 三、哥特國王在義大利的統治策略和施政作為(493 A.D.—526 A.D.) 四、狄奧多里克巡視羅馬及義大利的繁榮景象(500 A.D) 五、蠻族信仰阿里烏斯教義引起的宗教迫害(493 A.D.—526A.D.) 六、波伊西烏斯的人品學識和定罪遭到處決(524 A.D.—525A.D.) 七、狄奧多里克的崩殂和最後的遺命(526 A.D.)第四十章查士丁一世繼位為帝查士丁尼當政狄奧多拉女皇 賽車場黨派形成君士坦丁堡動亂的根源絲織品的貿易 和生產財務和稅收查士丁尼的大型建築聖索菲亞 大教堂東羅馬帝國的防務和邊界雅典的學校教育和 羅馬的執政官制度遭到淪喪的命(482 A.D.—565 A.D.) 一、查士丁一世繼位後清除異己的作為(482 A.n一527 A.D.) 二、歷史學家對查士丁尼的描述和評論(527 A.D.—565 A.D.) 三、狄奧多拉女皇的家世出身和婚姻狀況(527 A.D.—565A.D.) 四、狄奧多拉的暴虐兇殘和宗教救濟的行為(527 A.D.—565A.D.) 五、賽車場的黨派造成君士坦丁堡的動亂(527 A.D.—565A.D.) 六、皇室的縱容包庇引起“尼卡”暴亂的始末(532 A.D.) 七、絲對羅馬帝國的影響和後來的發展(527 A.D.—565 A.D.) 八、東部帝國的稅收及皇帝的貪婪揮~(527 A.D.—565 A.D.) 九、帝國大臣約翰作惡多端及其慘痛下場(527 A.D.—565A.D.) 十、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興建和富麗堂皇的風格(527 A.D.—565 A.D.) 十一、查士丁尼酷愛工程建設及其重大成果(527 A.D.—565 A.D.) 十二、伊索里亞的平服及邊區防線的建立(492 A.D.—565 A.D.) 十三、波斯的興衰與東部帝國的和戰關係(488 A.D.—565 A.D.) 十四、查士丁尼廢除雅典學院和執政官制度(527 A.D.—565 A.D.)第四十一章查士丁尼在西羅馬帝國的征戰貝利薩留的出身家世和 最初各次戰役討伐並降服阿非利加的汪達爾王國班 師凱旋哥特人的戰事光復西西里、那不勒斯和羅馬 哥特人圍攻羅馬慘敗後撤走拉文納獻城貝利薩留 譽滿天下國內名聲受污慘遭不幸(522 A.D.—620 A.D.) 一、查士丁尼決定征服阿非利加及當前狀況(523 A.D.—534A.D.) 二、貝利薩留的家世經歷及出征的準備工作(529 A.D.—533A.D.) 三、羅馬艦隊在海上的航行及阿非利加的登入(533 A.D.) 四、貝利薩留進軍獲得初期勝利及占領迦太基(533 A.D.) 五、貝利薩留在特里卡梅隆會戰擊敗汪達爾國王(533A.D.) 六、阿非利加的綏靖工作和傑利默的歸順(534 A.D.) 七、貝利薩留的凱旋及汪達爾人最後的敗亡(534 A.D.) 八、所羅門擊敗摩爾人及哥特人保持中立的態度(534 A.D.—620 A.D.) 九、阿馬拉桑夏王后的統治作為和失權被殺(522 A.D.—535A.D.) 十、貝利薩留遠征西西里及狄奧達圖斯的示弱(534 A.D.—536 A.D.) 十一、貝利薩留進軍義大利光復那不勒斯和羅馬(537A.D.) 十二、維提吉斯率軍圍攻羅馬和貝利薩留的出擊(537A.D.) 十三、哥特人攻城被羅馬人擊退及後續的作戰(537 A.D.) 十四、羅馬遭受封鎖的困苦及東鄙援軍的到達(537 A.D.) 十五、哥特人撤離羅馬及貝利薩留的追擊行動(538 A.D.) 十六、法蘭克人大舉入寇義大利最後鎩羽而歸(538 A.D.—539 A.D.) 十七、維提吉斯在拉文納的開城和哥特王國的覆滅(538 A.D.—539 A.D.) 十八、貝利薩留功高震主及安東妮娜的荒淫暴虐(540A.D.) 十九、佛提烏受到迫害及貝利薩留羞辱的降伏(540 A.D.)第四十二章蠻族世界的狀況倫巴底人在多瑙河安身斯拉夫人的 部族突厥人的源起,向羅馬帝國派遣使者突厥人與 阿瓦爾人之間的鬥爭波斯國王努息萬帝號為科斯羅伊 斯一世治國有方與羅馬人發生戰事科爾克斯之戰 衣索比亞人(soo A.D.—582 A.D.) 一、羅馬帝國的衰弱和蠻族世界的興起(527 A.D.—565 A.D.) 二、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亞人的入侵行動(527 A.D.—565 A.D.) 三、突厥人在中亞建國及向外擴張的狀況(545 A.D.) 四、阿瓦爾人與帝國的結盟及突厥人的跟進(558 A.D.—582A.D.) 五、波斯的現況及科斯羅伊斯的文治武功(500 A.D.—579A.D.) 六、波斯入侵安條克及互有勝負的戰事(533 A.D.—543 A.D.) 七、波斯對黑海的進出及科爾克斯人的處境 八、科爾克斯的歷史發展和反叛羅馬的悔恨(542 A.D.—549A.D.) 九、佩特拉的圍攻和拉齊克戰爭的始末(549 A n一556 A n) 十、羅馬與波斯的和平談判和條約的簽訂(540 A.D.—561A.D.) 十一、阿比西尼亞戰爭及侵略阿拉伯的影響(522 A.D.—533A.D.)第四十三章阿非利加叛亂托提拉重整哥特王國羅馬失守與光復 納爾塞斯平定義大利東哥特人滅亡法蘭克人和阿勒 曼尼人的敗北貝利薩留大獲全勝,令名受污後死亡 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統治彗星、地震及瘟疫(531 A.D.—594 A.D.) 一、帝國的暴政引起阿非利加和摩爾人叛變(535 A.D.—558A.D.) 二、托提拉的起兵及對義大利的攻略和規劃(540 A.D.—544A.D.) 三、貝利薩留的受命和羅馬被圍的攻防作戰(544 A.D.—548A.D.) 四、托提拉擊退援軍及羅馬城被內奸出賣(546 A.D.) 五、貝利薩留光復羅馬及被召回後羅馬再度失守(547 A.D.—549 A.D.) 六、納爾塞斯指揮哥特戰爭的準備及其遠征行動(549 A.D.—552 A.D.) 七、塔吉那會戰和托提拉的陣亡及哥特王國的絕滅(552 A.D.—553 A.D.) 八、法蘭克人入侵義大利被納爾塞斯擊敗(553 A.D.—568A.D.) 九、保加利亞人對東部的入寇和貝利薩留的勝利(559A.D.) 十、貝利薩留在晚年遭到的羞辱和最後的死亡(561 A.D.—565 A.D.) 十一、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統治的蓋棺定論(565A.D.) 十二、羅馬帝國遭受彗星、地震和瘟疫的天災人禍(531 A.D.—594 A.D.) (一)彗星 (二)地震 (三)黑死病第四十四章羅馬的法治概念君主的法律十人委員會的十二銅表 法人民的法律元老院的敕令皇帝和官員的命令 市民的權責查士丁尼法典(527 A.D.—565 A.D.) 一、王政時代的法律及十人委員會的十二銅表法 二、人民立法權的行使以及政府對法律的運用 三、皇帝掌握立法和司法大權後羅馬法律體系的建立 四、法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階段的區分及主要的哲學理念 五、羅馬法學家所樹立的權威以及派系之間的競爭 六、查士丁尼對羅馬法的改革及法典的編纂 七、古代法律精神的喪失以及查士丁尼立法的矛盾 八、羅馬法的“人”:自由人與奴隸、父權與夫權、配偶與婚姻以及監護制度 九、羅馬法的“物”:財產權的建立、繼承和遺囑以及委託人的運用 十、羅馬法的“行為”:承諾、利益和傷害 十一、羅馬法的“罪行和懲處”:刑法的概念、罪行的區分和量刑的標準 十二、基督教對法律的影響及審判程式的確立 十三、羅馬人自我放逐和了斷的精神以及對民法的濫用第四十五章查士丁二世當政阿瓦爾人派遣使者定居在多瑙河 倫巴底人奪取義大利接受提比略二世為帝義大利在 倫巴底人及東正教徒控制下的狀況拉文納的局面悲 慘的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風範(565 A.D.—643 A.D.) 一、查士丁二世登極的始末及阿瓦爾人使臣來朝(565 A.D.—566 A.D.) 二、阿爾波因的英勇事跡及格庇德王國的滅亡(566 A.D.) 三、倫巴底人對義大利的征服及納爾塞斯的逝世(567 A.D.—570 A.D.) 四、阿爾波因被其妻羅莎蒙德所害和後續的狀況(573A.D.) 五、查士丁的軟弱及提比略二世的統治和德行(574 A.D.—582 A.D.) 六、莫里斯的接位和統治以及義大利的悲慘情況(582 A.D.—602 A.D.) 七、倫巴底人的語言和習俗以及奧薩里斯的豪情(584 A.D.—643 A.D.) 八、羅馬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對使徒聖墓的崇拜(590 A.D.—604 A.D.) 九、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家世出身及教會統治的影響(590 A.D.—604 A.D.)第四十六章科斯羅伊斯逝世後波斯發生革命其子荷姆茲是暴君 被廢立巴赫拉姆篡位科斯羅伊斯二世經過鬥爭後復 位福卡斯的暴政赫拉克利烏斯擁立為帝波斯戰爭 科斯羅伊斯占有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波斯人和阿 瓦爾人圍攻君士坦丁堡波斯人遠征赫拉克利烏斯的 勝利和凱旋(570 A.D.—642 A.D.) 一、羅馬與波斯的爭雄以及努息萬的征戰和逝世(570 A.D.—579 A.D.) 二、荷姆茲的繼位和暴政以及巴赫拉姆的功勳和篡奪(579 A.D.—590 A.D.) 三、科斯羅伊斯二世獲得羅馬人的支持及其復位的進軍(590 A.D.—603 A.D.) 四、阿瓦爾人的虎視眈眈及巴伊安台吉的權術和謀略(570A.D.—600 A.D.) 五、阿瓦爾戰爭與軍隊的叛亂以及莫里斯的被弒(595 A.D.—602 A.D.) 六、福卡斯的暴虐和絕滅以及赫拉克利烏斯的舉兵和稱帝(602 A.D.—642 A.D.) 七、科斯羅伊斯奪取埃及和東部各行省國勢已臻頂點(603 A.D.—616 A.D.) 八、赫拉克利烏斯的怠惰以及激起積極的進取精神(610 A.D.—622 A.D.) 九、赫拉克利烏斯的攻勢準備和對波斯的遠征行動(622 A.D.—625 A.D.) 十、阿瓦爾人和波斯人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鎩羽而歸(626A.D.) 十一、赫拉克利烏斯的進軍和尼尼微會戰的勝利(627 A.D.) 十二、科斯羅伊斯的遜位被弒以及羅馬與波斯恢復和平(627 A.D.—628 A.D.) 十三、赫拉克利烏斯的勝利和凱旋以及羅馬帝國的隱憂(628 A.D.—629 A.D.)第四十七章神學史上“道成肉身”的教義基督的人性和神性亞歷 山大里亞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相互敵視聖西里爾和聶 斯托利以弗所第三次神學會議優迪克派的異端思想 卡爾西頓的第四次神學會議政教之間的爭執查士丁 尼的不寬容作為“三章”的爭論東方諸教派的狀況(412 A.D.—1663 A.D.) 一、基督“道成肉身”的爭論及各教派所秉持的觀點 (一)伊比奧尼派的神學思想和對基督的崇敬 (二)幻影派的神性本質和永存不朽的肉體 (三)塞林蘇斯的兩種性質及對基督人性的肯定 (四)阿波利納里斯主張“道成肉身”的神性 (五)正統教會的神學見解和言辭辯論 二、亞歷山大里亞教長西里爾的宗教信念和強勢作為(412A.D.—444 A.D.) 三、君士坦丁堡教長聶斯托利異端思想的形成(428 A.D.—431 A.D.) 四、第一次以弗所大公會議引起東方教派的反對(431A.D.) 五、宗教戰爭下西里爾的勝利和聶斯托利的放逐(431 A.D一435 A.D.) 六、優迪克派的異端邪說和以弗所第二次大會(448 A.D.—449 A.D.) 七、卡爾西頓的大公會議和基督教信條的建立(451 A.D.) 八、東部的混亂局面以及“和諧論”和“三聖頌”(451 A.D.—518 A.D.) 九、查士丁尼的神學思想和正統教會的創立及宗教迫害(519 A.D.—565 A.D.) 十、“一志論”的爭論與後續各次大公會議的成就(629 A.D.—681 A.D.) 十一、希臘與拉丁教會的分合以及各教派的狀況 (一)聶斯托利派向亞洲各地傳教的成效和影響 (二)雅各派在敘利亞和埃及建立堅固的基礎 (三)馬龍派的“一志論”觀念及在東部的奮鬥 (四)亞美尼亞處於羅馬和波斯之間的宗教信仰 (五)埃及人與科普特人所面臨的宗教動亂狀況 (537 A.D.—661 A.D.) (六)阿比西尼亞人的宗教問題和耶穌會的建樹 (530 A.D.—1632 A.D.)羅馬帝國歷代皇帝年表羅馬帝國行政區圖(314A.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