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六卷)

內容介紹

全六卷本簡體中文版《羅馬帝國衰亡史》,上下縱橫一千三百年。全書涵蓋三大特點:一是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與社會生活,帝國擴張與防衛、內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權力拔河,二是蠻族入侵與其間之重大戰爭,三是基督教的發展,政教之爭,回教興起和十字軍東征等。《羅馬帝國衰亡史》出版後傳頌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學光彩與史學成就同樣為後人稱頌。

作者介紹

愛德華·吉本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運用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啟蒙時代的哲學理念,寫出英國最重要的一部歷史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從公元2世紀一直敘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博大雄偉的史觀加上優美典雅的風格,不僅是學術名著,更是文學傑作,兩百年來傲視西方史學界,要是與我國的史書相比,譽之為歐洲的《史記》和《漢書》亦不為過。
譯者簡介
席代岳 湖南省東安縣人,1939年生,10歲時隨父母來台,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三軍大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進修,在軍中歷任連長、營長、炮兵指揮官、署長、總部參謀長等職,亦曾在炮兵學校及三軍大學任教多年,對戰史深有研究。
退役後投入文字工作,譯筆忠實,文風流暢。譯作有《西澤戰記》(2001)、《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關係》(2001)、《戰爭的罪行》(2002)等。

作品目錄

第五十八章第一次十字軍的起源及兵力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進 軍君士坦丁堡希臘皇帝亞歷克修斯的政策法蘭克人 奪取尼斯、安條克和耶路撒冷解救聖地布永公爵戈弗 雷在耶路撒冷即位為王建立拉丁王國(1095 A.D.-1369 A.D.) 一、十字軍的起源與教皇烏爾班的宗教會議(1095 A.D.) 二、十字軍東征的正義原則、主要動機和後續影響 三、十字軍的先期行動及所遭遇的苦難(1096 A.D.) 四、主要領袖人物的出身、背景、性格和作為 五、中世紀歐洲騎士制度的濫觴和主要的內涵 六、第一次十字軍向君士坦丁堡的進軍(1096 A D.-1097 A D.) 七、亞歷克修斯對十字軍的策略和處理方式(1097 A.D.) 八、十字軍的兵力數量和對尼斯的圍攻(1097 A.D.) 九、多里利烏姆會戰及鮑德溫建立埃德薩公園(1097 A.D.-1151 A D.) 十、安條克的攻防及十字軍所遭遇的艱困和災難(1097 A.D.-1098 A.D.) 十一、聖矛的傳奇事件以及對作戰激起旺盛的士氣(1098 A.D.) 十二、法蘭克人進軍以及對耶路撒冷的圍攻與征服(1098 A.D.-1099 A.D.) 十三、推選戈弗雷為耶路撒冷國王及統治的狀況(1099 A.D.-1187 A.D.) 十四、《耶路撒冷條例》的頒布和法律體制的創立(1099 A.D.-1369 A.D.)第五十九章希臘帝國保存實力第二次及第三次十字軍的兵員數量、經 過路線與進展情形聖伯納德薩拉丁在埃及和敘利亞的 統治奪回耶路撒冷海上十字軍英格蘭的理察一世 教皇英諾森三世以及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軍皇帝腓特烈 二世法蘭西路易九世以及最後兩次十字軍拉丁王國的 法蘭克人被馬木路克驅離(1091 A.D.-1517 A.D.)第六十章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君士坦丁堡的情況保加 利亞人作亂艾薩克·安吉盧斯被弟弟亞歷克修斯推翻 第四次十字軍的起源艾薩克之子與法蘭西和威尼斯聯 盟兩國的海軍遠征君士坦丁堡兩次圍攻最後被拉丁 人奪取城市(697 A.D.-1204 A.D.)第六十一章帝國為法蘭西和威尼斯瓜分佛蘭德人和教廷派出五位 拉丁皇帝拉丁帝國的貧困和衰弱希臘人光復君士坦 丁堡十字軍的後續狀況(1020 A.D.-1261 A.D.)第六十二章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皇帝帕拉羅古斯繼位為帝 與教皇和拉丁教會的結盟以失敗收場設計反叛行動對 付安茹的查理西西里的叛變加泰蘭人在亞細亞和希臘的戰事雅典的革命及當前的情況(1204 A.D.-1456 A.D.)第六十三章內戰使得希臘帝國殘破不堪安德洛尼庫斯二世、安德 洛尼庫斯三世及約翰·帕拉羅古斯的當政坎塔庫澤努 斯的攝政、反叛、即位及廢立在佩拉建立熱那亞殖民區 與帝國和君士坦丁堡市府之間的戰事(1261 A.D.-1391 A.D.)第六十四章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從中國到波蘭的征戰君士坦丁堡 和希臘人的避戰奧斯曼土耳其人源於比提尼亞奧斯 曼、烏爾汗、穆拉德一世及巴耶塞特一世的統治和勝利 土耳其君主政體在亞洲和歐洲的奠基和發展君士坦丁 堡和希臘帝國的大禍臨頭(1206 A.D.-1523 A.D.)第六十五章帖木兒在撒馬爾罕稱帝征服波斯、喬治亞、韃靼、俄 羅斯、印度、敘利亞和安納托利亞在土耳其的戰事巴 耶塞特戰敗被俘帖木兒逝世巴耶塞特諸子之間的內 戰穆罕默德一世重建土耳其王朝穆拉德二世圍攻君 士坦丁堡(1361 A.D.-1451 A.D.)第六十六章東方諸帝求助於教皇約翰一世、曼紐爾、約翰二世訪問西 歐在巴西爾會議的鼓舞下,經過費拉拉和佛羅倫斯兩次 會議獲得結論,希臘和拉丁教會要合併君士坦丁堡的文 學和藝術希臘流亡人士有助義大利發生文藝復興拉 丁人的求知慾和競爭心(1339 A.D.-1500 A.D.)第六十七章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穆拉德二世的治術和風格 匈牙利國王拉底斯勞斯的十字軍運動戰敗被殺斯坎 德貝格東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帕拉羅古 斯(1421 A.D.-1467 A.D.)第六十八章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風格君士坦丁堡在圍 城和攻擊之後為土耳其人所奪取君士坦丁·帕拉羅古 斯戰死東羅馬帝國滅亡全歐震驚穆罕默德二世的 征戰和崩殂(1451 A.D.-1481 A.D.)第六十九章12世紀以後羅馬的狀況教皇對俗世的統治權城市的 暴動產生政治異端思想恢復共和國的行動元老院議 員自傲的羅馬人與附近城市之間的戰事剝奪教會 選舉教皇和出任的權利,迫使教皇到阿維尼翁避難大 赦年羅馬的貴族世系(1086 A.D.-1500 A.D.)第七十章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護民官里恩齊要恢復羅馬的自主 權和治理權他的德行和缺失,被驅逐出境以及後來的死 亡教皇從阿維尼翁返回羅馬西歐的教會發生重大的分 裂拉丁教會的統一羅馬人為爭自由做最後的奮鬥羅 馬法終於成為教會國家(1304 A.D.-1590 A.D.)第七十一章羅馬的廢墟在15世紀時的景觀衰敗和殘破的四點理由 以圓形競技場為例城市的重建本書的結論(1332 A.D.-1430A.D.)羅馬帝國歷代皇帝年表羅馬帝國行政區圖(314 A.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