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摩奴闍

羅摩奴闍

羅摩奴闍,印度 吠檀多派有限不二論哲學家,虔誠派運動的領袖。生於馬德拉斯附近,屬於婆羅門種姓。

基本信息

羅摩奴闍

從少年時起遁世修行,漫遊於印度南北各地,修建了很多印度教寺廟,最終停居於室利賴加姆。最初從學於不二論哲學家耶達伐波羅迦娑,以後接受了泰米爾毗濕奴派阿爾瓦利派行吟詩人的影響。他修正了不二論,認為,宇宙萬物最高本體“梵”,與它所演變出的“我”(個體靈魂)和物質世界在本體上是同一的;但靈魂和物質世界在屬性、因果的位置等方面都和梵不同。梵與靈魂、世界的關係是全體與部分、實體與屬性、因和果的關係。屬性從屬於實體,但不等於實體,實體受屬性的限制,因和果也有著差別。他的這種思想被稱為“有限不二論”或“殊勝不二論”。羅摩奴闍還對商羯羅的幻論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梵、我、世界這三者都是真實的;存在雖是梵的外化,但非絕對虛幻,與梵同樣實在。他宣傳要崇拜最高神毗濕奴,通過熱誠的信仰,使個體靈魂復歸於神,只有服從公正、慈悲的毗濕奴,才可以擺脫現世的苦難,求得永生。他是印度教毗濕奴派的理論奠基者和創始人,在現代印度還有很大影響。主要著作有:《吉祥疏》《吠陀義綱要》《薄伽梵歌注釋》等。《吉祥疏》是對於吠檀多派經典《梵經》的注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