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不責眾

罰不責眾

罰不責眾是一個成語, 指某種行為即使應該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乾,也就不好採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罰不責眾罰不責眾
罰不責眾罰的成語解釋是懲罰;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該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乾,也就不好採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典故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況罰不責眾,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諒那世主亦難遽將群芳盡廢。”

成語資料

罰不責眾罰不責眾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近代

舉例說明

投訴

“理論油耗”達不到
武昌水果湖住的張先生近日投訴稱,他半年前花了46萬多購買了一款頂級的混合動力車型,當時4S店的銷售人員介紹稱,該車使用了最新的雙離合技術以及連續可變控制氣門技術,加上混合動力,百公里的油耗不到8L,張先生聽完介紹後決定購買,但是買了之後卻發現,這輛車的油耗始終居高不下。“一開始,基本上每四天就要去加一次油。當時我想著第一是新車沒有過磨合期,油耗可能還沒有穩定。第二是當時孩子在漢陽,來回跑得多油耗高也正常。可是過了2500公里之後,百公里油耗還是在13~14L之間,我就很奇怪了。上個月我就特意控制了一下行程,發現油耗一直沒有降下來。”對此,張先生非常氣憤,認為該4S店存在欺詐行為。為此專門去4S店詢問此事,得到的答覆是“廠家給的數據是‘理論油耗’,武漢的路況複雜,無法達到理論數值是很正常的”。張先生並不認可這個說法,“我看到綜合路況上寫的很多路況比武漢更誇張,如山路、高坡,那么他們給出的綜合油耗應該比我這輛車的油耗更高。我問了問身邊的朋友,混合動力能達到油耗數據的並不多,燒汽油的就更別提了。”目前張先生已經開始考慮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調查

“理論油耗”作假嚴重
就在張先生投訴的當天,網路上有訊息指出,把國內大多數車型的油耗,與美國環境保護署(簡稱EPA)公布的實測油耗進行了對比之後發現,所有車型在中國的官方綜合油耗,都要低於在美國EPA公布的綜合油耗。也就是說,同一款車,在中國的油耗都比美國低,最大差距甚至超過27%。雖然在比較過程中略有誤差,但誤差值不會大得如此離譜。對此,有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的油耗標準主要是參照歐盟的做法,歐盟對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不作法令性規定,因此國內絕大多數都採用了理論油耗這一概念。“所謂理論油耗通常是指汽車廠商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溫度、風向、風速等客觀環境要求,讓車輛在平坦路面或在底盤測功機上保持等速行駛,再通過專業方法計算出來的油耗數據。一般說來,理論油耗是一個理想狀態,不太可能在現實中實現。而車企為了吸引車主購車將理論油耗標出,這本身就是一種注水。”這位專家說。

說法

主管部門監管需加強
專家指出,與日本、美國等國以政府牽頭立法並進行處罰不同,國內目前尚未有類似的處罰措施。去年11月2日,韓系車企在美國發表聲明,承認誇大了旗下13款逾100萬輛車的油耗標定,並同意對車主進行補償,預計損失金額或高達上億美元。而中國目前針對虛報油耗的處罰力度太低,使得各車企有恃無恐。2013年3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制定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該辦法明確指出,為進一步完善汽車節能管理制度,逐步降低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實現2015年和2020年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標,將引導車企生產節油車型,並嚴格規範耗油量的標註。不過辦法中並未確定處罰措施。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制訂標準的主管部門多非專業人士,他們很難核對數據的真實性;第二就是罰不責眾,“沒有監督部門以及明確的處罰條例是一個很硬的傷,本來車主應該占據優勢地位的,但如今卻很難拿出明確的條款去約束車企。像張先生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希望有關部門正視這種情況,儘早出台處罰規定,維護車主的正當權益。”

相關成語

罰不當罪 寡不敵眾 不負眾望 寡不勝眾 一不壓眾 百不隨一 一不扭眾 賞罰不明不孚眾望 與眾不同 眾寡不敵 比眾不同 敬酒不吃 吃罰酒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