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似鱗毛蕨

文獻描述:1995 Dryopterites gracilis,鄧勝徽,頁488,圖版 1,圖 1~3; 圖版2,圖7,8; 插圖1C 2001 Dryopterites gracilis,鄧勝徽和陳芬,頁135,圖版89,圖1~7 ;圖版 90,圖 1~8;圖版91,圖 1~9;插圖33,A~D,H
形態描述:末次羽軸寬0.2 mm,背部脊線明顯,約為軸寬的2/3。末次羽片長1~1.5 cm,寬0.7 cm。小羽片上先出,長卵形,長0.3 mm,寬1~1.5 mm,邊緣分裂為 2~4 對裂片;前緣分裂較深,裂片較大,有的裂片再進一步淺裂。小羽片基部收縮為楔形或柄狀,微下延。上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較長,伸至前一羽片基部。葉脈羽狀,但中脈弱,彎曲;側脈分叉 1~3次或不分;末次脈寬 50 μm 左右,中央呈溝狀,寬 30 μm,兩側各有 10 μm 的加厚邊緣。孢子囊群著生於小羽片背面,位於側脈前支脈的頂端。每一裂片有一個囊群。囊群圓形、圓腎形,直徑0.3 mm左右。囊托一是由側脈或其前分支的末端膨大而成,二是在側脈的中部分出一長約400 μm的短脈,由短脈頂端膨大而成,囊托紡錘形或菱形,長250~350 μm,寬200~300 μm。囊群呈橢圓形或圓腎形,以缺刻著生。孢子囊橢球形,直徑180~200 μm,以長350~500 μm的細柄著生於囊托上。每一個囊群含20個左右的孢子囊。環帶直立,不完全,由13個壁加厚的細胞組成。孢子產量48~64個。孢子極面觀豆形、橢圓形,兩側對稱; 赤道軸長25~35 μm,極軸長 18~25 μm; 單縫,縫線長20 μm,表面光滑,幾乎不褶皺(鄧勝徽和陳芬,2001) 。
比較研究:
時代產地:遼寧鐵法盆地,小明安碑組;早白堊世
圖版信息:圖版 169,圖 1~10;圖 4-21
數據來源:中國化石蕨類植物(2010),頁碼:2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