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燈明

個人簡介

繆燈明在北京抵禦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卻始終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一邊賣報一邊上北京大學旁聽課程。他唯讀過國中,卻出版了勵志新書《卓越者詞典》、撼人心魄的長篇自傳《親愛的苦難》及詩集《我的吉檀迦利》、《荒原之戀》。

艱苦歷程

從2005年起,沙漠舟開展“理想與人生”全國巡迴演講,迄今已在大、中、國小傾情演講100餘場,聽眾逾10萬人次。《北京晨報》、《楚天都市報》、《杭州日報》、福建電視台等20餘家新聞媒體,先後對他自強不息、追求理想的奮鬥歷程作了專題報導。 “面對現實——戰勝苦難——創造,這是一種貴族心態。”
1969年2月10日。繆燈明出生於建陽市將口鎮芹口村。對他來說,童年的色彩灰暗無光。三歲那年,因營養不良,繆燈明得了佝僂病,落下了終身駝背,至今身高只有1.4米。厄運並未就此罷手。5歲時,母親因肺結核而死,臨終前不捨地拉著小燈明的手,流著淚說,我最不放心的就是這個殘疾的兒子。因為幹不了體力活,家裡供繆燈明讀書。繆燈明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寫作。1983年讀初三時,班裡要填升學志願。班主任勸繆燈明,你還是報考高中吧,像你這樣的身體,考取了中專也沒人要。的確,當時的大中專院校都不招殘疾人。班主任本是善意的話,在繆燈明聽來卻像是在嘲笑他殘疾。一賭氣,在離國中畢業只剩一個月時,繆燈明挑著行李走出校門,退學了。 回到家的繆燈明一度消沉墮落,整天沉湎於打牌賭博,甚至還因私印非法印刷品被治安拘留過。在拘留所里,他請一個盜竊犯在自己手臂上文了兩個字——命運。“命運對自己如此不公平,我要把它像戴手銬一樣,一輩子戴在自己的手上。”20歲的繆燈明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做自己的主人。 1996年,繆燈明去嘉興牧鴨。鴨子趕到哪裡,人就睡在哪裡,高架橋下就是最好的“臥室”了。四月多雨,經常半夜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塑膠小帳篷形同虛設,渾身濕透的繆燈明只能苦等黎明的到來。儘管生活條件如此惡劣,繆燈明還總挎著一個書包,隨身帶著一些文學書籍。靈感來了,他就在田頭站著、蹲著或者索性趴著寫,創作了幾十首的詩歌。 這期間,繆燈明再次經歷了喪失親人的椎心痛苦。從小就與他感情深厚的哥哥在一場雷擊事故中不幸身亡。一個多月後,因悲傷過度,76歲的父親撒手人寰。此時,他的女友也離開了他。災難接踵而至,徹底擊垮了繆燈明。在給朋友的信里,他引用了作家畢淑敏的一句話:無助,無用,無望,是人生的大悲哀。絕望的情緒流露無遺。 7月的一個晚上,在水庫邊,繆燈明痛哭了一場,他指天罵地:“天啊天,你對我太不公平,我要把你殺了!”淚水流乾後,波濤洶湧的心情也慢慢平息了下來。仰望天邊,有3顆星星異常明亮,好像父母和哥哥用溫柔的眼神在撫慰他。“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活下去。”繆燈明默默地對逝去的親人許諾。
“當你還有判斷、迴旋的餘地時,再回去,便要作螺鏇式的上升。”
1999年3月11日,懷揣著80元和多年的文學夢想,繆燈明決定外出闖蕩,擁有厚重文化積澱的北京成了他此行的首站。 在京城,繆燈明常常背負沉重的行囊,輾轉尋求新的棲所。他登長城賣過詩歌,在大街上出售鮮花,後來,還當起了流動賣報人。每天不到5點就起床批發報紙,一天奔波下來,賣出百來份報紙獲得的一二十元收入用來維持生計。 艱苦的勞作沒有消磨殆盡繆燈明來北京的初衷。他抓住一切機會,混跡於高等學府各類講座的聽眾群落,留連於國家圖書館,貪婪地吮吸知識的甘泉,並開始在《北京晨報》等報刊發表作品。 有一次,繆燈明到北大聽講座,主講人正是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回答聽眾問題的環節里,余秋雨展讀了繆燈明寫的紙條,解開了繆燈明對“夢想”的困惑,並在事後親自題字“詩化人生”,送給繆燈明。 2003年,繆燈明送侄兒到武漢讀大學。他也留在了武漢,一邊街頭賣書、賣詩歌,一邊寫長篇自傳《親愛的苦難》。當年11月,繆燈明慕名拜訪了閩籍著名作家王宏甲。王宏甲看完詩作,了解他的人生經歷後,感慨地說:“原來詩是可以這樣寫出來的!”並建議他:“把觸角伸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空間,可以寫一部自傳體小說。”他倍受鼓舞。其後,他為自傳體小說《親愛的苦難》傾注了全部心血。 “沙漠舟”是繆燈明的詩筆名。繆燈明說:即使人生處於荒漠之中,也要像生命力很強的駱駝一樣,闖出生命的綠洲! 繆燈明身負文學十字架浴血前行,用滿腔熱血寫就78首散文詩篇和200餘首詩歌,彙編成詩集《荒原之戀》:創作出20多萬字的自傳體小說《親愛的苦難》,京城文學圈還為他舉辦了作品研討會。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成為偉人,但我正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 3月19日晚7點,繆燈明應邀在福州大學做專場“理想與人生”演講,時隔三年後,他再度登上福州大學的講壇。 繆燈明現在的生活內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讀書與寫作;二是在全國各地進行勵志演講。 演講始於2005年,繆燈明從故鄉閩北出發,開始他的“理想與人生”的全國巡迴演講。為什麼要講理想,在這個理想被嘲笑的時代?繆燈明說,他想把自己作為標本呈現給大家,讓人們從這個殘缺的身體裡領略到一些並不殘缺的東西。
去年8月,繆燈明還因過度勞累引發肺炎,住進了貴州省六盤水市礦務醫院,情況幾度惡化。憑著堅定的意志和社會的關愛,他得以闖過“鬼門關”,重返講壇。 幾年來,繆燈明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一中等大、中、國小傾情演說100餘場,至今聽眾已逾10萬人次。伴著笑聲和淚水的掌聲,更加堅定了繆燈明傳播理想和愛的決心。接下來,他還想與朋友合辦一所孤兒院,並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 (朱玲整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