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藝術創作基礎教程

內容介紹

《總體藝術創作基礎教程》將逐一分析從文化研究領域借用到總體藝術創作中的社會學、符號學、傳播學等新方法,以具體的個案呈現這些新的方法論如何成為新的創作實踐的工具。總體藝術方法論建立在文化研究的基礎上,超越了經典的觀念藝術,使當代藝術創作成為感性採集、理性研究與感性建設的綜合和互動的過程。

作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本課題的文脈思考:1.“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國文化傳統:人文和技藝的統一2.歐美現當代藝術史中的“總體藝術”話語和實踐3.總體藝術理念的提出是文明接觸時代的必然選擇討論:什麼是文脈案例:中山公同調查附錄:《杭州中山路步行博物館群》方案與實施作業:城市街道名稱體系調查旅遊紀念品調查第二章總體藝術創作教學中社會調查方法的具體運用思考:1.課題的設定和方法的設計2.前期文獻調查案例:《北京的邊緣:地下室招待所的文化生態調查》及《光》的自由創作附錄一:《北京的邊緣:地下室招待所的文化生態調查表》附錄二:《美術館小組關於旅客情況的調查問卷情況統計》3.田野觀察和實地訪問階段4.理性認知模型的建立:尋找關鍵字和範式5.“關鍵字”轉換和視角的改變附錄三:《北京的邊緣:地下室招,寺所的文化生態調查》教師筆記6.回到感性的事實收集7.提交調查報告討論:話語和符號案例:新西湖十景計畫作業:導遊詞和另類地圖第三章從社會調查升華到建構性的總體藝術創作思考:1.改造的敘述2.建立類比性的平行敘述3.設計提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逆向思維能力4.集體協作討論:總體藝術醫院調查網路課堂討論及進展追蹤附錄一:關於陝北綏德縣郭家坪醫療狀況的調查報告附錄二:關於藥的調查問卷附錄三:第二屆巾國藝術三年展《在校實驗》項目《總體藝術醫院》案例:安養八景計畫的實施過程作業:結緣計畫第四章基於社會調查方法的總體藝術創作的教學意義思考:1.全局的藝術觀和眨思性的藝術實踐2.最開放的材料觀和媒體觀3.自我批判與社會批判的合一4.社會調查和田野工作的現實主義關懷5.跨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綜合6.形成以項目帶動教學的動態模式討論:關於“搞異術”的MSN討論案例:西藏題材繪畫調查及相關創作附錄一:關於西藏題材繪畫的調查問卷附錄二:《西藏題材繪畫調查報告》節選討論:關於再現的對話作業:《一個自我調查》《行走計畫》《行走計畫》作業舉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