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孔雀龜

緬甸孔雀龜

緬甸孔雀龜,學名 Morenia ocellata,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爬行綱,背甲整體背甲底色為淺綠色,背甲上面有明顯的黑斑很像孔雀尾巴上的斑紋,孔雀龜也是因此得名,分布於森林河流湖沼區。原產地緬甸南部。

基本信息

學 名 Morenia ocellata
原 產 地 緬甸南部
棲息環境 森林河流湖沼區
體 長 背甲20-25公分
緬甸孔雀龜緬甸孔雀龜

適 溫 攝氏23-30度
在所有的CITES I 保育水龜類當中,仍然遭受大量採集的就是緬甸孔雀龜.這種中小型龜類到目前為止,在大陸地區仍然有著很大量的輸入做為藥食用.在廣州青平市場可以輕易見到成箱的個體出售.因此,在大陸飼養的人也比較多,台灣只有零星的引進,飼養的人口 較為有限.
 
緬甸孔雀龜因為背甲上的黑斑類似孔雀尾羽上的眼斑而得名,美國多稱為Burmese Peacock turtle.但是由於這個英文名稱很容易與緬甸孔雀龞Burmese Peacock softshell turtle 混淆,所以我們就沿用CITES使用的英文名稱.
 
基本上牠們屬於水棲龜類,無論覓食,交配或睡眠都在水中進行,飼養難度並不高.有時夜間也會在岸上休息.,很容易馴養,與飼主的互動性比較高.唯一是必須注意牠們的龜甲比一般水龜容易受到水生黴菌感染.水質比較要注意過濾,只要保持水質潔淨就可以快速成長.
 
緬甸孔雀龜是水棲龜類當中十分少見的純素食龜種.由幼體到成體都是以植物類食物為主,對於動物類食物如魚蝦貝類或昆蟲類接受度都不高,但是對一般水龜飼料仍然可以接受.在飼養時最好以葉菜類食物為主,水龜飼料為輔.幼龜也是一樣.這種食性並不會隨著成長而改變.
 
雖然不屬於高背龜屬,不過幼龜的背甲也十分高聳,幾乎與鋸背龜的幼龜不相上下,隨著成長才逐漸平緩.雌雄的分辨比較不易,雄龜背甲邊緣比較突出而翹起,腹甲較狹長,泄殖孔距腹甲下緣較遠,雌龜 背甲較渾圓,腹甲葉較寬大,泄殖孔距腹甲下緣較近.雌龜每年產卵2-3次,每次可產3-10顆不等.在攝氏30度的溫度下孵育,約80-100天可以孵化.幼龜自出生就擁有眼斑,以葉菜類植物餵食,成長速度也很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