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新油42

2006-2007年長江上游區試平均畝產169.15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8.95%。 2007-2008年長江上游區試平均畝產178.61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10.11%。 200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3.33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10.77%。

審定編號:國審油2008010
品種名稱:綿新油42
選育單位:綿陽市新宇生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036A/18C
審定情況:2007年11月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8年1月通過重慶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甘藍型半冬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24.0天,與油研10號相當。幼苗直立,子葉腎型,苗期葉緣呈半園型,葉色青綠,微具蠟粉。初花期莖桿微紫,上部葉包莖、中部葉呈長三角型,下部葉琴狀,葉緣大波浪淺齒。株型半緊湊,勻生分枝,株型扇型,花冠碩大,黃色花瓣開展好,微側疊,角果向上微斜生,角中長,籽粒黑褐色。平均株高187.87厘米,單株有效角438.62個,一次有效分枝8.37個。平均每角粒數18.71粒,千粒重3.71克。區域試驗田間調查,菌核病發病率6.29%,病指為3.06,病毒病發病率0.45%,病指為0.19。抗病鑑定結果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5%,餅粕硫甙含量25.53μmol/g,含油量41.83%。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長江上游區試平均畝產169.15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8.95%。2007-2008年長江上游區試平均畝產178.61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10.11%。兩年平均畝產173.88公斤,比對照增產9.54%,兩年總計24個點,18個點增產。200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3.33公斤,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10.77%。

栽培技術要點

⒈播種期。育苗期:9月1日至9月20日,直播9月25日至10月20日。
⒉密度。育苗移栽6000-8000株/畝 直播留苗10000-12000株。
⒊施肥。可採用底肥一次性深施,也可以70%底肥,15%苗肥,15%開盤肥,畝總肥量純氮10kg,純磷8kg,純鉀8kg,硼砂1-2kg。
⒋防治病蟲。3月上旬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苗期和終花期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陝西省南部的漢中和安康、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的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